登陆注册
9742

张学良派出两位得力干将,统兵10万,入关支援老蒋,他们是谁

诺哈网2023-05-29 08:36:340

蒋介石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在先后进行了两次北伐战争后,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等北洋军阀,并击败奉系军阀张作霖,迫使老张连夜撤回东北,但很不幸的事发生了,在半路上被日本人事先埋好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奉天官邸后死去,史称“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死后,他的长子张学良继任大统,成为奉系军阀的新主帅,简称少帅。不过张学良并不愿意和蒋介石继续打,而是选择了归顺。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称接受蒋介石管辖,史称东北易帜。张学良的易帜让蒋介石很高兴,不久后,奉军被蒋介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还由张学良统辖。

虽说,东北军也是属于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但老蒋并没有权力,调动东北军一兵一卒,其性质还是和古时候的各地藩王一样。不仅,东北军蒋介石无法调动,还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冯玉祥的西北军,李宗仁的桂军,龙云的滇军等民国,由地方军阀掌控的队伍,蒋介石都无法调动。这也是为何,蒋介石在赢得两次北伐战争以后,主张削藩的重要原因。

当然,蒋介石肯定不会像古代那样,要剿灭这些藩王(地方军阀)。而是让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他们裁军,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一来,这些军阀头子就没有实力和蒋介石军事集团进行对抗。然而,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也知道蒋介石心里的小算盘,于是联合起来拒绝蒋介石的要求。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及一些小军阀组成反蒋联军,总兵力约80万,对抗蒋介石。

蒋介石也不示弱,马上集结兵力对抗阎锡山,李宗仁,冯玉祥,于是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就在几场战役打下来后,胜负各半,谁也无法击垮对方,形成了僵局。也就是在这时,双方把目光都投向,关外的张学良。如果哪一方得到张学良的支持,那么,哪一方就是中原大战最后胜利者。

就这样,东北一时成了全国最关注的一个地方。双方阵营成员都在观望张学良的态度,这让常年身居关外的张学良成了香饽饽。都以高官厚禄,金钱争取得到张学良的支持。

蒋介石为了得到张学良的支持,可谓是下足了血本,任命张学良为全国陆海空军三军副司令,请注意,当时,蒋介石就是全国陆海空三军司令员。意思就是说,张学良的职位,就在蒋介石之下。同时,许诺平津地区的军政、财权均归张学良掌握,黄河以北地区全由张学良节制。与此同时,蒋介石为了表达诚意,还派出得力助手张群,吴铁诚到东北游说张学良。

就在这双管齐下的攻势下,终于攻破了张学良,蒋介石得到了东北军的支持。1930年8月30日,张学良致电张作相、万福麟:“良于卅日返省,现有事待商,希即来沈为盼。”将东北军老将张作相,万福麟召回沈阳商议率兵入关,支援蒋介石。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支援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以其9个精锐旅共10万人编成两军,入关支援蒋介石。而统领这10万大军的东北军将领分别是于学忠、王树常二人。他们都是张学良的爱将,同时,也是东北军最为出色的军官。

于学忠,山东蓬莱人,是张学良的左膀右臂。后东北军被蒋介石收编后,于学忠任第51军军长。在抗战中参加淞沪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保卫战等,立下赫赫功勋。然而,在蒋介石输了解放战争以后,他坚持留在了大陆。在建国后,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后于1964年9月22日病逝,终年74岁。

王树常,东北沈阳人,因作战能力强,深得张家父子的重用,也是张学良的得力干将。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投入水电部事业,任全国政协等职务。后于1960年因病去世,终年75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