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蒋介石的爱将,因不敢杀身成仁被俘,老蒋说他没骨气
杀身成仁是蒋介石对每一位黄埔系将领常说的一句话,其目的很简单,就是对黄埔系将领灌输,在战场上要做到勇往直前,不惧牺牲,抱住杀身成仁的决心,这样才能战胜敌人。虽然,蒋介石提倡杀身成仁,但真正到了生死关头,能够做到杀身成仁的黄埔系将领,是少之又少。比如在抗战时期,却有不少国军将领为国牺牲,如张自忠,戴安澜,李家钰,郝梦龄,王铭章等将领,都是为抗战事业而牺牲的国军名将。他们的牺牲,以及对抗战作出的贡献蒋介石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包括身后之事也都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而对于在战场上,投靠日寇的国军将领,肯定是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包括在抗战时期,不战而退的韩复渠,算是被蒋介石处决级别最高的国军将领吧。

在抗战时期为国牺牲的国军将领,蒋介石都会优待其家人,或者追赠荣誉。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为蒋介石打内战而牺牲的国军将领,同样受到了蒋介石的称赞。就比如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击毙的黄埔系将领张灵甫。在他死后,就受到了蒋介石的称赞,说要是每一位国军将领,都像钟麟这样抱着杀身成仁的决心,何愁敌营不破。还别说,只要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战死的国军将领,基本上都受到了老蒋的追赠。
而对于那些战败,有没有杀身成仁的决心,最后导致被俘的国军将领,蒋介石也是十分痛恨的。就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济南战役中,守城之将王耀武,那可是蒋介石的嫡系爱将。要知道,王耀武是黄埔三期毕业生,但因为能打仗,加上为人也十分随和,让这位黄埔三期的学生一路遥遥领先,升职速度超越了黄埔二期,黄埔一期的学生。

能够升职如此之快,毫无疑问,王耀武肯定是蒋介石的嫡系爱将。而且蒋介石对王耀武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能打仗。足以可见,在蒋介石的心中,王耀武就是他的嫡系爱将。要不然,在抗战胜利后,作为黄埔三期生的他,也不会被蒋介石任命为山东军政最高长官。以至还有一些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学生,当时都在王耀武手下任职,可见蒋介石是多么的器重他。
然而,也就是这位蒋介石的嫡系爱将王耀武,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济南战役中,因没能守住济南。最后化妆弃城而逃,可是很不幸运,行至寿光时,行踪被当地的百姓发现,并上报,这才顺藤摸瓜,将王耀武擒获。
济南城被解放的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时,他正在东北战场大本营沈阳指挥所,听从将领汇报东北战况。而当手下将领告诉蒋介石济南被陈粟大军占领后,老蒋本人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就问王耀武怎么样?

这时老蒋的副官告诉他,王将军在济南城攻破的前一天,就撤离了济南,最后在寿光被敌匪抓获。当老蒋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十分生气,说这位王耀武,看来是太珍惜自己的生命了,缺乏杀身成仁的精神,没骨气,不配做我的黄埔学生。
蒋介石之所以如此生气,是因为王耀武曾是他的嫡系将领,并且对他十分器重。如果是杂牌将领被俘或者起义,蒋介石不会那么生气。要是作为嫡系将领背叛他,老蒋要被气得吐血,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爱之深,恨之切吧。
上将三杨,其中就有两位担任过志愿军司令员,他们是谁
诺哈网2023-05-31 21:48:110000淮海大战蒋介石投入的7个兵团,一个绥靖区,都是谁任司令官
淮海大战是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发动规模较大的一场战役,爆发时间是在1948年11月6日,结束时间是1949年1月10日。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联合发动了一场影响较大的会战。对于蒋介石军事集团来说,淮海大战是生死攸关,对于我军来说同样很重要,如果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长江以北基本上获得了全部解放,百姓再也不用饱受战火之苦。诺哈网2023-05-29 01:37:240000最特殊的兵团,司令员是上将军衔,就连三位军长也全部是上将军衔
在1955年授衔时,有四位开国上将,他们在解放战争年代,曾经走在一个兵团中共事。按理来说,兵团司令员是上将军衔,那么,作为下属的军长应该是中将才合理。但是,在我军历史上的第13兵团就比较特殊,司令员是上将,就连麾下三位军长也全部拥有上将军衔。诺哈网2023-06-02 09:42:200000第一野战军四大兵团司令,三位是新兵种司令员,一位是总参谋长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野战军下辖的兵团司令员,都是属于人民军队中的骨干将领。因此,他们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都担任很重要的职位。如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在建国后成为首任炮兵司令,之后又担任大军区司令员,副总理,也主持过军委日常工作。绝对算是众多兵团司令员中,在建国后发展较好的一位。诺哈网2023-05-26 14:49:3400001955年至1973年,南京军区司令员是许世友,而政委却换了三位
在解放后的1955年,上级将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拆散成12个军区。这样一来,六大军区的时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十二大军区成立后,就意味着有12位骁勇善战的开国将军担任军区司令员。来自第三野战军的猛将许世友将军,在1955年就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司令员。诺哈网2023-05-27 13:34: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