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与军衔擦肩而过的,三位开国上将都是谁?
建国后的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对于那些战功赫赫的将军们,进行授衔。比如战绩,功劳最大的将军们,是被授予了元帅军衔。接下来就是根据每一位将领,对革命的贡献大小,以及立下的功劳,分别授予大将军衔,上将军衔,中将军衔,少将军衔,以及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可后来,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也就是1965年,我国的军衔制度被取消了,不再对那些有功的将军们进行评衔。

然而,等到了1988年,在邓公的主持下,又提出恢复军衔制度,并对那些有功于国家的将军们进行授军衔。有一点不同的是,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度后,没有再设元帅与大将军衔。将衔分三个等级(上将,中将,少将),本来还有一级上将,由于没有人授予这个军衔,所以后来就被取消了。也就是说,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上将军衔是最高的一个等级。
那么,在1988年,都有哪些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呢?当时评衔标准跟1955年差不多,不在军中任职的将领,一律不授予军衔。就比如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秦基伟与张震两位将军,在1988年就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还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李德生,尤太忠,刘华清,向守志等开国少将,在1988年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包括,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洪学智将军,在1988年也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领。其实,在1988年,有27位开国上将健在,不过在这27位开国上将中,只有洪学智将军一人在军中任职,故此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而其他开国上将要么是退休了,要么不在军中任职。比如王震将军,韦国清,叶飞,乌兰夫等四位开国上将。在1988年都担任国家要职,只不过,他们都不是在军中任职,故此与军衔擦肩而过。

除了这四位上将与军衔擦肩而过外,还有三位开国上将,比这四位开国上将还可惜。他们一直都是在军中任职,可就在1988年授衔的前一年,或者前几个月就退休了。 故此,在1988年,这三位上将也与军衔擦肩而过。
第一位是张爱萍将军,他在1955年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在建国后的发展也很不错,当过副总理,也当过国防部部长(注解是57位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位担任国防部长的上将),按照这个级别,在1988年,张爱萍绝对可以,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但很可惜,他在1988年3月就卸任国防部部长,进入中顾委当常委。不在军中任职,所以,没有被授予军衔。假如再晚几个月,张爱萍将军绝对,可以再次授予上将军衔。

第二位是王平上将,他在80年代,负责部队中的后勤工作。可在1985年,王平将军因年事已高,无法再处理如此繁琐的事务,因此就辞去了职位。故此,在1988年,王平将军也与军衔失之交臂。
第三位是杨得志将军,他是一位身经百战之将。在建国后的发展,非常不错,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指挥过79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 1980年,接替邓公出任总参谋长,可在1987年,杨得志将军卸任总参谋长, 进入中顾委当常委,和张爱萍将军一样,与军衔失之交臂。如果再晚一年,杨得志将军一定也可以,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四大野战军麾下15位兵团司令,后来任职最高的有三位,他们是谁?
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被誉为是解放战场上的四大野战军。这四支部队的总司令都是属于杰出的军事统帅。一野的彭老总,是我军五大名将之一,也是人民军队创建者之一。所以,他在建国后担任的职位很高,授予了元帅军衔,任职首任国防部长。诺哈网2023-05-26 09:40:070000红安是出将军最多的一个县,那么民国出将军最多的,又是哪一个县
诺哈网2023-05-28 15:31:250000此人能说会道,靠一张嘴帮助蒋介石扫除不少敌人,被誉为民国张仪
看过芈月传,大秦帝国之纵横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里面有一位能说会道的“张仪”。他是鬼谷子的学生,就是靠一张嘴游说各国,而得秦惠文王的重用,最后官拜相国。上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然而,在民国时期也出了一位像张仪一样的人物,他也是能说会道,靠一口利嘴帮助蒋介石扫除了不少政敌。他就是“何成濬”,民国时期的张仪。诺哈网2023-06-02 14:42:320000西北五虎将都是彭老总,在解放西北战役中的得力干将,他们都是谁
诺哈网2023-05-31 21:00:100001来自二野大军的10位将军,都是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的佼佼者
#头条创作挑战赛#解放战场上的五大野战军,都是属于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对抗反动派军事集团的主力部队。五大野战军的综合实力并不一样,由林帅领导的第四野战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兵多将广。由陈老总领导的第三野战军是一支虎狼之军,在解放时期打了不少硬仗,是公认的主力王牌。诺哈网2023-05-26 11:29: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