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海域进入休渔期 休渔期如何保障“海鲜自由”?
水产品是“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日起,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全面进入海洋伏季休渔期。
伏季休渔期海产品供应充足
我国四大海域进入休渔期 休渔期如何保障“海鲜自由”?
当前正值旅游旺季,记者随机走访了全国多地海鲜市场和超市,发现鱼类、壳类等主要海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的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品交易集散地,汇集了周边渔港以及全球的水产品,销售网覆盖全国。鱼、虾、贝类、藻类四种水产品占到水产品消费的前四位。

早上6点这里就热闹起来,运输水产品的货车进进出出,供货商、采购商忙忙碌碌。市场并没有因为休渔期的到来而降低热度。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副局长 王公略:伏季休渔又恰逢五一假期,市场的需求量有所增大,我们提早进行了预判,鼓励相关供应企业提前进行备货。
在山东日照市规模最大的海鲜市场石臼海鲜市场,鱼类、贝类等海产品100多种,每天供应量10万斤左右。本地海鲜以螃蟹、八爪鱼、对虾、鲅鱼为主,还有从俄罗斯、加拿大等地进口的海鲜,包括帝王蟹、波士顿龙虾等。

据了解,休渔期间海鲜产品的市场供应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方面是冷库冰鲜产品及时补位,另一方面是养殖海产品。
在烟台长岛南隍城海域,10个智能化深海网箱组成的亚洲规模最大深远海养殖渔场,最近迎来丰收季,休渔期间预计有100多万吨海鱼端上市民餐桌。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 张家瑜:南隍城海域位于黄渤海交汇处,这里的水全部达到了国家一类水质标准。这里海水流速非常快,在每秒1米以上,相当于网箱每天自然换水1000多次。所以说在经海网箱里生长的鱼,基本上跟野生的鱼没有任何区别。
除养殖保供外,今年伏休期间,远洋渔船、钓具渔船可以正常出海生产作业,这都为休渔期间市场充足供应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业农村部进一步优化调整伏季休渔制度
我国四大海域进入休渔期 休渔期如何保障“海鲜自由”?
我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自1995年开始实施以来,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今年,农业农村部进一步优化调整了伏季休渔制度。将北纬35度至北纬26度30分之间的黄海、东海海域的休渔结束时间统一为9月16日,同时允许该区域范围内的刺网等4种作业类型渔船,在休渔期间申请开展专项捕捞。为什么要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呢?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条所规定的“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的一种形式。由于禁渔区域为我国管辖的部分海域,禁渔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夏两季,形象地称之为“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目前,伏季休渔制度已覆盖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休渔渔船近12万艘,休渔渔民上百万人。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政处处长 张信安:每年的春夏两季是主要海洋生物种类的繁殖期和幼体生长期,在此期间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可以有效地保护海洋生物的产卵群体和幼生群体,海洋渔业资源普遍得到休养生息。
今年,伏季休渔制度调整后,4种作业类型渔船依法依规纳入专项捕捞管理。这些制度的调整安排,不仅有利于加大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力度,也充分考虑到渔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有助于促进渔业资源合理利用。

资源监测显示,实施伏季休渔后,海洋渔业资源得到有效恢复,中国对虾重现渤海湾,黄渤海区鲅鱼、海蜇、梭子蟹、毛虾等出现恢复迹象,个别种类产量明显增加;东海区带鱼、小黄鱼等优质鱼种数量也显著增加。
休渔期间渔民有事干 有钱赚
我国四大海域进入休渔期 休渔期如何保障“海鲜自由”?
在海洋伏季休渔期间,涉及的渔船超11万艘,渔民上百万人。休渔期,渔民们都在做什么呢?
伏季休渔刚刚开始,福建连江县苔菉镇就利用伏季休渔期广大渔民上岸休整的有利时机,邀请了福州市海洋技校的4名老师,为渔民们举办了一场海上安全生产培训班。

福建连江县苔菉镇茭南村渔民 王勇:通过这次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双脚并拢、垂直落水才是正确的方法。我们以前像青蛙扎猛子一样扎下去,或者是平躺着跳下去,这样既对我们自身造成伤害,也容易把救生衣冲掉。
位于渤海之滨的山东无棣县有长达38公里的海岸线,60万亩的海域面积,现有渔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船舶360多艘。和汽车年检一样,渔船每年也要进行一次全面维修保养,对于渔民们来说,伏季休渔正是渔船上岸维修的最佳时机。眼下,在当地的一家渔业专业合作社,渔民们正趁着休渔期加紧修补网具、修缮渔船,为接下来的开海做好准备。

山东无棣县渔民 张道胜:这期间,我们维修船只,补补网具,这都是我的饭碗。为迎接好的收成,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
伏季休渔期间,山东积极鼓励引导近海捕捞渔民向海洋牧场、绿色养殖、加工休闲等领域转移,扶持和培植有创新、有引领、有带动能力的渔业企业,把休渔期间闲散的劳动力资源转化成优势的就业资源,确保休渔期间渔民群众有业就、有事干、有钱赚,让更多渔民享受到发展红利。
其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强渔民的培训教育力度,围绕渔业法律法规、安全技能、操作规范、海上急救、船舶消防等有关知识开展线上、线下大培训、大比武、大演练,增强渔民安全生产意识,提升渔民素质和能力。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刘成 薛建启 王伟 马宁)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
总书记的“三农”情怀(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2022年10月26日,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的第一次外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陕西延安,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乡村振兴怎么搞。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0001第一观察丨感悟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的“历史逻辑”
3月的莫斯科天朗气清。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本月早些时候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也是他时隔3年多再次来到莫斯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大背景下,这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备受中俄两国和国际社会关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为何将俄罗斯作为连任国家主席之后的首访国家?新华社2023-03-24 09:21:400000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如下。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推动全面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0000习近平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刘华)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习近平指出,中方始终将欧盟视为国际格局中一支战略性力量,一直把发展中欧关系视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愿同欧方延续良好传统,保持密切沟通,增进战略互信,聚焦互利共赢合作,共同克服干扰和挑战,实现中欧关系高水平运行。0000五村十年话变迁——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山西乡村考察足迹看乡村振兴
新华社太原3月26日电题:五村十年话变迁——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山西乡村考察足迹看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赵东辉、晏国政、孙亮全、李紫薇春和景明,万物昭苏。春耕备耕在山西由南到北次第展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到山西,深入多个村庄,对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新华网2023-03-28 11:35: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