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嫡系王牌悍将,为何结局都很差,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蒋介石是一位比较复杂的人物。相对而言,他在近代史上,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毕竟曾经率领国民革命军消灭了北洋军阀,结束了自袁世凯死后,长达多年的军阀混战,让民众过上了和平生活。也就是在1927年~1937年的时间内,被史学家称之为十年黄金时期。
到了1937年,抗战爆发了,全国又陷入了战火纷飞的岁月。总体来讲,在接下来的抗日战争中,作为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客观上讲, 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与侵略者敌军,展开所有的正面对抗,都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冲在第一前线。而作为国军将领,以及士兵,在这场战役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取得抗战胜利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包括,蒋介石本人,在面对侵略者,也是坚持抗战到底,绝不做亡国奴。

这样看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对这场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中,还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的。然而,就在把日本人打跑后,蒋介石千不该万不该,再次挑起战端,发动内战,将天下百姓带入战火之中,成为天下的罪人。后来,我们都知道,在这场解放战争中,蒋介石从一开始占尽所有的优势,到最后输得精光,以至最后,带着老婆孩子背井离乡赴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蒋介石是逃走了,而作为曾经,他在军事上最倚重的嫡系王牌悍将,却糟糕了。不是战死疆场,就成了我军的俘虏。如戴之奇,张灵甫,黄百韬,杨干才,邱清泉,刘戡,熊绶春等人,都是十分忠心于蒋介石的王牌悍将,最后都战死疆场。而被俘虏的,基本上也都是蒋介石的嫡系王牌将领,像杜聿明,王耀武,李仙洲,康泽,廖耀湘,黄维,宋希濂,邱行湘,郑庭笈等将领都是为蒋介石打内战,最后兵败被俘的嫡系将领。

那么,为何在这场解放战争中,蒋介石的嫡系王牌悍将,结局都很差,不是战死就是被俘呢?
第一个原因是蒋介石在这场战役中,基本上只重用嫡系王牌将领,像一些杂牌将领,他不太相信。始终认为这些人都会背叛他,看样子老蒋的疑心病很重。不像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还重用了一些杂牌将,如孙立人,薛岳就是最典型的人物。而一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的孙立人因与杜聿明不和,最后被明升暗降,回南京大本营担任蒋介石的教员,还说他打仗不行,练兵可以。
假如孙立人是嫡系将领,说不定还会继续留在东北战场作战,这样一来的结局只有一个,要么战死疆场,要么成为东北野战军的俘虏。而薛岳的情况基本上差不多。他在抗战时期确实是一位百战之将,著名的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至今让人津津乐道。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这位百战之将,就好像成了不会打仗的将军一样。在华东战场上连败两场,损失蒋介石两个整编王牌师,最后被调离前线,从此在后方担任文职。

其实,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假如,薛岳的关系与蒋介石再铁一点,说不定还会继续留在前线带兵打仗。 就是因为他不是蒋介石的嫡系王牌将领,这才受到了老蒋的猜忌,从而不重用他。其实,蒋介石与薛岳的关系一直很微妙,蒋介石也重用过他,但薛岳也做过一些对不起蒋介石的事情。就比如在孙科竞选副总统时,薛岳和一些粤系将领,就在背后搞小动作,拉选票,想让孙科借此机会当选总统。后来这件事情被蒋介石知道了,这样一来也导致,薛岳,在蒋介石心中,总是处于半嫡系,半杂牌状态。还好薛岳后来离开了前线,不然结局也只有一个,要么战死疆场,要么被俘。
第二个原因杂牌将领不受重用,蒋介石的嫡系悍将,被他视为珍宝。这样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战场上肯为蒋介石卖命的,只有他的嫡系王牌将领。又卖命,又对蒋介石忠心,毫无疑问,在战场上的结局只有两种。第一种结局就是为蒋介石杀身成仁,受到老蒋的表扬。第二种结局就是拼死抵抗,最后成为我军的俘虏。

而杂牌将领就不一样,知道蒋介石对他们不在乎,不重用。所以这一类将领,战场上意志比较薄弱,只要遇到困难,他们下意识就是选择投降或者起义,再者就是率部全线撤退。
就比如西南战役爆发时,蒋介石号称在西南还有90万大军,可是战斗历经57天就结束了,90万大军全线崩溃,第二野战军顺利解放云贵川西四省。为何90万大军57天就全军覆没呢?就是因为在三大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的王牌嫡系悍将,基本上是死的死,俘虏的俘辱。等到了西南战役爆发时,参战的部队将领都是杂牌。因此,他们在面对第二野战军的攻击时,大多数都选择了投降或者起义。真正战死的可能不到10万,而这十万人,可能就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宋希濂率领的第14兵团。由于宋希濂顽抗,最后兵败大渡河,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庆幸的是宋希濂没有战死,而是被俘虏了,后在1959年得以释放。
可以看得出,在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的嫡系王牌将领,在战场上都是拼死抵抗,最后结局自然很差。而杂牌将领大多数都选择起义,或者投降,相对而言,他们的结局都会好一点。
1949年,第一野战军新增的两个兵团,是哪位名将任司令员?
在1949年,革命队伍迎来史上最大的一次改编,之前的纵队编制全部取消。全军部队的新番号,是按照数字顺序统一排列。这样的好处,就是各大野战军不会出现相同的番号。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49年之前,各大野战军下辖的纵队番号都有相同的。而在一九四九年之后,革命队伍中就没再出现番号相同的情况。诺哈网2023-05-26 20:52:280000二野的三位兵团司令员,两位参加过援朝战争,一位担任过炮兵司令
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野战军改编成的一支铁马雄师。在解放战争时期,该部队战淮海,挥师渡江,直捣蒋介石的老巢南京,对蒋家王朝实行雷霆之击。让蒋介石率军撤退到西南,想依靠西南四省为基地,像战时期一样养精蓄锐,意图东山再起。然而,第二野战军在刘邓两人领导下,根本不给蒋介石喘息的机会。随后率领第二野战军进攻西南,对蒋介石盘踞西南的百万兵力实行最后的致命一击。诺哈网2023-06-02 05:11:250000淮海战场蒋介石三个精锐兵团司令官,两位战死沙场,另一位被生擒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并称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这三场战役都是解放战争中,投入的兵力最多,战争涉及的范围也是最大的,同样影响也最大。就连伟大的毛爷爷都说,三大战役的胜利,可能要让解放战争提前几年结束。诺哈网2023-06-02 12:27:210000元帅中战绩最佳的是林总,但是建国后,最受器重的却是这位元帅
1955年授予的开国十大元帅,相信大家都比较了解,在这十人中有几元帅是得到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打仗最牛叉的军事奇才。他们分别是林总,彭老总,刘元帅,徐帅四位元帅。如果要是在这四人中评选出在解放战争中战绩最佳者,无疑是林帅。诺哈网2023-06-02 04:42:320000华东野战军,除了世人皆知的叶王陶三位虎将外,还有哪些悍将
诺哈网2023-05-31 23:38: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