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场蒋介石三个精锐兵团司令官,两位战死沙场,另一位被生擒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并称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这三场战役都是解放战争中,投入的兵力最多,战争涉及的范围也是最大的,同样影响也最大。就连伟大的毛爷爷都说,三大战役的胜利,可能要让解放战争提前几年结束。
主要因为这三场战役,都歼灭敌军大批有生力量,特别是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如果要说,在这三场战役中,歼灭蒋介石精锐部队最多的战役。那肯定就是淮海战场,要知道淮海战场蒋介石投入的兵力最多,人数达到80万,大多都是由黄埔生组成的部队。而辽沈战役是50万,平津战役好像也是50万,而且指挥官还是地方军阀傅作义,蒋介石根本没有机会插手。

而淮海战场就不一样,因为它处的位置也不一样,蒋介石格外关注。虽说淮海战场总司令是刘峙,但是,前线实际指挥官是杜聿明,而杜聿明背后指挥官则是蒋介石。蒋介石也很拼命,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投入了三个最精锐的兵团。这三个兵团装备是最好的,人数最多的,兵团司令官都是国军中一流的指挥官。
尽管如此,但是,也挽救不了淮海战场上失败的命运。那么,等待,这三个精锐兵团司令官的命运又如何?他们是战死沙场?还是苟且偷生做了俘虏?让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

第一个淮海战场上的精锐兵团是第七兵团。这个兵团是由杂牌军组成的,里面成员大多来自粵军,还有少数的滇军,川军士兵组成。这支兵团算是杂牌兵团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了,而且在淮海战场上的表现,比蒋介石嫡系兵团还要出色。而兵团司令官黄百韬也是杂牌将领中一颗闪耀的将星。
第七兵团奉命参加淮海战役,可不曾想,它成为这场战役中第一个被歼灭的对象。第七兵团本来是可以逃出华野的包围圈,但是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犯了致命的错误。在新安镇白白等了两天两夜,让华野有足够的时间调集兵力实施包围行动。要知道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谁掌握了时间?谁就是胜利者。
还有就是过运河时,没有架设几座浮桥?而是让十几万士兵拥堵在一座铁桥上,据说,当时踩死的士兵都达到一万多人,而且还浪费了时间,使得华野士兵追了上来,将他们包围于碾庄地区。
第七兵团被包围后,华野士兵还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来吃掉这股敌人。这场包围战整整打了15天,双方投入兵力达到20万,而战死沙场的敌我双方各一半共10万余人。可见战斗的惨烈程度,黄百韬本人也战死沙场,为蒋介石尽忠了。

第二个淮海战场上的精锐兵团是第二兵团,也称邱清泉兵团,因为兵团司令官就是邱清泉。这支兵团算是蒋介石的嫡系兵团了,兵团成员太多都是黄埔生,如铁马雄狮第5军就是划归给第二兵团。这样一来,第二兵团战斗可说翻了几倍。
在淮海战场上,邱清泉的第二兵团,都是处于增援任务,但没有哪一次成功过。也许是邱清泉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所以,在增援过程中并没有那么拼命。以及担任保卫国军在徐蚌会战中总指挥部,属于杜聿明统帅部直属军。
不过在黄百韬兵团与黄维兵团被歼灭后,邱清泉的第二兵团最后也在陈庄官地区全歼。就连邱清泉本人也在这场混战中,据说是被乱枪打死了。还有一种说法是网上流传的,说他惊慌失措,被乱枪打死。

第三个淮海战场上的精锐兵团是第12兵团,司令官是黄维,因此也称黄维兵团。这个兵团拥有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可以说是装备好,战斗力强,兵团人数也达到12万之众。在整个国军中属于规模较大,战斗力强悍的大兵团。因此,在淮海战役中,光一个12兵团就要用一个野战军来对付。
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场上,是被中原野战军给歼灭的。但是在这场见面战中,中原野战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战斗十分惨烈。而且能够确保12兵团被歼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12兵团85军第110师(廖运周)战前起义。为中原野战军歼灭黄维兵团打开一个缺口。最后全歼灭于双堆集地区,就连黄维本人也被中原野战军生擒了,做了俘虏。
淮海战场在这三个兵团被歼灭后,此战基本上算是结束了。胜利一方肯定是属于我军,不顾蒋介石因淮海战役的失败,失去了总统的职位,这也是他人生第三次被赶下野。就是在淮海战役失败后,手中的精锐部队全部被歼。可见淮海战役的影响有多大?
解放战争,那两场战役的失败,让蒋介石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从1946年~1950年,国共双方,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无数的战役,而在战争初期,国民革命军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凭借着手中拥有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以及在抗日战场上,历练出一批精锐部队,使得国民革命军在战场上连连取胜。但是,这样的胜利,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诺哈网2023-05-31 23:35:300000革命火种,正义之师集聚井冈山,建立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可能大家都知道,南昌起义是我党打响反动派的第一枪,同时也揭开了我党武装斗争的岁月。然而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内,湘赣边境又爆发了秋收起义。也正是因为这两场起义,使得全国各地的革命人相继发动了平江起义,广州起义,黄麻起义,百色起义等革命运动。而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就好比是火种,正是他们点燃了整个革命事业。诺哈网2023-05-31 22:44:3800001926年,北伐军第五军至第八军的各级指挥官,都是谁担任?
#头条创作挑战赛#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并率师北伐。这一次,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军自成立以来,第一次远离大后方作战。对手是北洋三大军阀,第一大军阀是直系的吴佩孚。第二大军阀是从直系分化出来的孙传芳。第三大军阀是奉系的张作霖,控制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三大军阀集团拥有的人数,加起来约70万,而蒋介石率领的北伐军只10万余人。诺哈网2023-05-27 04:13:430000国军起义将领中,有三位被授予上将头衔,那么授予中将的都有谁!
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军衔制度,对那些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功劳的将领们。按照级别的大小分别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再往下就是大校,中校,少校。然而,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三位开国上将是来自蒋介石阵营。他们都是在解放战争中,战前起义加入我军的人员。他们的起义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也被授予上将头衔。诺哈网2023-06-02 12:30:480000解放后,没有当过大军区司令的兵团司令员,有几位
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曾经叱咤风云的各大野战军司令员,先是担任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司令员。然而,在1955年之后,他们分别都投入不同的工作岗位,为我国的国防建设事业而奋斗。其中的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老总,在解放后,投入外交事业,开创我国的外交领域。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帅,投入我国的军事教育事业,开办南京军事学院。诺哈网2023-05-27 11:28: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