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进入日本高级军校进修的四位中国留学生,后来怎样
在清朝末年,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都被清王朝安排到日本学习先进知识,有个别表现好的,通过考试,顺利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但就是这些,被清王朝安排到国外学习的青年才俊,在学成回国后,竟成了推翻清王朝的顶梁柱。这样一来,就导致在民国建立时,许多军政要员,有很多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如阎锡山,蔡锷,蒋百里,张作霖的心腹干将杨宇霆,段祺瑞的心腹干将徐树铮,直系军阀孙传芳等等民国大佬,都是士官学校毕业的。包括,蒋介石阵营高级将领何应钦,汤恩伯也都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
然而,在日本本土,士官学校并非是一所高级军校。如果和日本陆军大学比,那么士官学校就相当于是一所中学。而要进入,陆军大学学习的日本军人,必须先就读于士官学校,然后通过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到陆军大学,这样高级军校进修。

要知道,国与国之间互相学习,都不会把核心技术,全部泄露,都会藏着掖着。就算是互相交流,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识。而民国时期,到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都只会被安排到士官学校学习。 很少能够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的,如果,能够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的中国留学生,那肯定是十分牛掰的人物,而且是要经过层层面试,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方可进入日本高级军校进修。
还别说,真的有四位中国留学生,有这样的才能,通过考试,进入日本高级军校进修。

第一位是陈仪,可能讲到此人,大家有点陌生,不过,蒋介石军事集团高级将领汤恩伯,就是他的义子。而汤恩伯能够得到蒋介石重用,并且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全依靠陈仪的帮助。而陈仪与蒋介石的关系也非同一般,两人既是同学,又是老乡。在1902年陈仪与蒋介石入振武学校第五期炮兵科学习。1907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1916年入日本高级军校进修,也就是陆军大学。
三年学业,学成回国后,在1919年,陈仪担任总统府顾问,官至中将军衔。可见,进入陆军大学学习,回国后的人,就是不一样。不管是在北洋军阀时期,还是蒋介石执政时期,陈仪担任的官职都不低。
可惜在1949年,陈仪因邀请淞沪警备司令汤恩伯一起加入我军。后汤恩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蒋介石。于是,陈仪遭到了蒋介石的软禁。后来,老蒋以通匪罪,枪毙于台北市马场町刑场。

第二位是刘斐,他是湖南醴陵人,早年就读于广西南宁讲武堂和广东西江讲武堂。后东渡日本,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学成回国后,他来到了桂系军阀集团任参谋一职,因拥有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在这期间,刘斐得到了来自白崇禧的赏识,并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成为小诸葛白崇禧的得力助手。
而在之后的生涯中,刘斐也一直从事参谋工作。在抗战时期,担任蒋介石军事集团参谋次长,作战厅厅长等职务。因经常顶撞蒋介石,时间一长,大家都称他是霸王次长。虽说顶撞蒋介石,但他的结局还是不错的,在解放战争时期,起义加入我党,后从事水利部职业,1983年因病逝世。

第三位是吴石,他是福建闽侯人,早年考入保定军校学习,并且是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由此可见,吴石的军事理论知识很好,也就是因为这一点,后来他又到了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并且也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走出校门,成为,当时日本国土媒体界,最关注的一位中国留学生。
虽然,吴石军事才华横溢,但他怀才不遇,一直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也没有机会带兵打仗,而是在大本营担任参谋一职。加上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让他心生厌倦,于是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地下同志。
但他的结局很可惜,在蒋介石输掉解放战争后,他原本可以留在大陆的,但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继续潜伏在蒋介石的身边。后因蔡孝乾的叛变,吴石与陈宝仓、聂曦、朱谌之全部被蒋介石杀害。

第四位是黄慕松,他是广东省梅县人。先后就读于广东武备学堂第一期、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工兵科、日本火炮工兵专门学校,及日本陆军大学。从他的学业来看,黄慕松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不过,他并没有指挥部队打过仗,从陆军大学毕业回国后,曾两次担任陆大校长。也就是说,黄慕松回国后从事军事教育工作。不过他还有另外一项职业,任参谋本部,测量总局局长时,首次完成全国军事测量任务,被誉为“中国军事测量之父”。后因1937年3月20日病逝于广州,终年54岁。
解放战争中,为蒋介石打内战的黄埔系将领,后来各自结局如何
诺哈网2023-06-01 09:00:340000三大战役结束后,我军挥师渡江直捣南京,蒋介石携带一家老小逃走
在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当属著名的三大战役。而最先爆发的是在东北战场上的辽沈战役,这一场战役,我军投入了七十万部队,蒋介石领导的国军投入了55万,双方在东北战场上进行了生死决斗,最终在东北野战军全体将士,顽强英勇作战情况下战胜敌军,赢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全东北。诺哈网2023-06-01 02:58:240000滇系桂系晋系,各拥有一支铁血之师,作战能力堪比国军五大主力
滇系是指民国时期,盘踞在云南的一支地方部队。桂系是指民国时期,盘踞在广西的一支地方部队。晋系是指民国时期,盘踞在山西,绥远的一支地方部队。要知道,这三家地方军阀,都是民国时期,割据称雄时间最久的军阀集团。滇系军阀先后经历了唐继尧,龙云,卢汉三个不同的执政时期,存在时间1907年至1949年。诺哈网2023-05-27 05:26:560000北京军区连续六任司令,都是开国名将担任,而且他们的级别都不低
北京军区是在1955年成立的,该军区的主要责任就是捍卫京师重地,保卫首都。可见该军区的重要性,所以,在北京军区成立后,该军区历任司令员,全部都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名将担任。北京军区首任司令员就是拥有白袍小将之称的杨成武。在平津战役结束后,杨成武的第20兵团就留在了北平,担负起保卫首长的重任。在这期间杨成武将军尽职尽责,无一点差错。所以,在北京军区成立后,他就成为该军区的第一任司令员。诺哈网2023-05-28 22:29:360000盘踞西南的四大军阀,是指哪四个省,军阀头目又是谁?
北洋集团创始人袁世凯死后,全国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各地军阀群雄并起,如东北有张作霖,河北有冯国璋,安徽有段祺瑞,山西有阎锡山,西北有冯玉祥,浙江有卢永祥,江苏有齐燮元,还有后来的东南五省的联军统帅孙传芳。以上这些军阀都是北方,东南,西北等省份的大军阀。其实除了这些,还有盘踞西南的四大军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四位军阀是指哪四个省?军阀头目又是谁?诺哈网2023-06-01 22:16: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