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珠峰!我们为什么要在地球之巅科考?
据新华社电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这是我国珠峰科考继2022年之后,再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当日,科考队员在珠峰峰顶利用科学仪器,采集珠峰峰顶的雪冰样品,用于分析气候环境指标。
近日,2023年珠穆朗玛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正在西藏珠峰地区开展,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将继续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揭示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变化机理,优化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海拔8848.86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鼎鼎大名的世界最高峰。围绕这座传奇的山峰,有哪些值得纪念的时刻?研究它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珠穆朗玛峰。
登珠峰的科学家们在研究什么?
作为世界最高峰,珠峰独特的地位和地质、生态结构,使得研究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这座山峰本身。而攀登珠峰正是获取研究珠峰一手数据的最佳机会。
通常来讲,为珠峰“测身高”是众多任务中最受关注的一个。这一数据不仅仅是最高峰的“身高”记录,还能为研究板块变化等地质运动提供丰富资料。珠峰高度的测量能够揭示板块运动的强弱变化,这十分有助于监测地震活动和减灾、防灾。
此外,珠峰和南北极一样,都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因此这里的生态变化也被视为全球环境变化的“试纸”。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珠峰的生态环境、植被分布的变化,冰川形态、规模和储量变化,来为全球的生态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一手的参考。
气象观测是本次青藏科考重头戏
2021年以来,珠峰科考专家克服重重困难,在珠峰北坡的高海拔地区陆续建成运行8套自动气象观测站,最高的一个站点建在了海拔8830米处。
首先,这意味着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完成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气象科学考察工作。另外,极高海拔区域的气象观测资料在全球范围也十分匮乏。因此,这一举措对填补全球范围内的气象记录空白也有不小的贡献。
气象观测正是本次珠峰科考,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内容。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珠峰科考总指挥姚檀栋院士介绍,2023年珠峰科考将聚焦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珠峰极高海拔环境如何变化、珠峰环境变化与西风-季风如何相互作用、珠峰地区未来环境如何影响亚洲水塔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据介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此前在珠峰的科学考察活动已收获“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影响”“巅峰海拔的强烈升温”“巅峰海拔的冰雪融化”“珠峰地区人体生理的特殊反应”“珠峰地区变绿的生态过程”等多个领域一系列科研成果。
保护珠峰生态,我们能做什么?
从“征服”珠峰,到了解珠峰、保护珠峰,我们一次又一次造访世界之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守护它。
作为世界之巅,珠峰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很“高冷”的。的确,山顶的高度已不适合任何动植物生活。不过正因为珠峰太过高耸,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巨大的海拔落差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地。
比如,距离珠峰不远的谷地——嘎玛沟就是因雪山河流侵蚀而形成的,那里的海拔从两千多米到五千多米,景色秀丽,是徒步爱好者的圣地。
而以珠峰为核心的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550种,动物509种,是西藏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藏普村,是离珠峰最近的一个行政村。珠峰旅游成了村集体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也让这里的居民在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上更有底气。
2021年的一个重要发现印证了珠峰多年生态保护的成果。我国科研人员在珠峰东绒布冰川6212米处,成功采集到须弥扇叶芥的种子,刷新了我国植物种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纪录。
巍峨的雪峰下,无数生灵正茁壮生长。
70年间,人类这样攀登珠峰
“一旦珠峰被确认为地球的最高点,那人们决定登上它就只是时间问题。”美国登山家乔恩·克拉考尔的话道出了人类对于登顶世界之巅的执着。
起初,这种执着源于对未知的探索。
早在清朝,康熙皇帝就曾派人进入西藏踏勘地形,绘制山水图纸,并首次标注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并载于清《皇舆全览图》中,这是世界最高峰最早的文献记载。
直到1953年,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尼泊尔人丹增才创下首次问鼎的纪录。从那时起的70年间,珠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攀登者的造访。
1960年5月25日,这是载入中国登山史的一天。这天的凌晨4时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州、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五星红旗首次在世界之巅亮相。
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冲顶世界最高峰。
“每一次登顶,都是向它致敬。”
——2023年珠峰科考登顶队成员边巴顿珠第七次登顶珠峰。
“十年我只登这一座山,珠峰已然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当代艺术工作者孙义全先后三次从南坡登顶,今年首次从北坡登顶,他十分激动。
“以前只要埋头登山就行了,相对轻松;而作为一名科考队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登顶不再是唯一目标。”
——已经五次登顶珠峰的西藏登山队攀岩队队长德庆欧珠今年留守登山大本营。去年,他曾作为登山组长,带领队伍在8830米成功架设了全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相关】
登顶珠峰28次,尼泊尔登山向导再创纪录
尼泊尔登山向导凯米·瑞塔·夏尔巴23日从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创造第28次登顶这座世界最高峰的新纪录。
报道说,今年登山季以来,凯米与另一名尼泊尔登山向导巴桑·达瓦·夏尔巴竞相创下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新纪录。现年53岁的凯米去年5月初第26次登顶珠峰,成为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人。今年5月14日,46岁的巴桑第26次登顶珠峰,追平这项纪录。三天后,即5月17日,凯米第27次登顶珠峰创下新纪录,不想于22日再次被巴桑追平。
凯米于1994年5月首次登顶珠峰。2019年,他曾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两次登顶世界最高峰。
1-4月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7.2%
本报讯日前,工信部发布1-4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电信业务收入实现稳步提升,电信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5G、千兆光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网络连接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拉动作用明显,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快增长,行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0000【白夜谈】在《王国之泪》里拒绝进入现代化的原始人
来源:游戏研究社跟大多数玩家一样,在《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发售后的这十来天里,我也一头扎进了海拉鲁大陆,废寝忘食般地遨游了90小时。游戏研究社2023-05-29 08:50:470000沙子告急!2060年全球需求飙升45%
研究人员称,未来40年,人类对沙子的需求可能会激增约45%。他们表示,不加节制的消费可能会破坏环境,并导致建筑关键用材出现短缺。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24日出版的《自然—可持续发展》上。建筑用沙(用于制造混凝土、玻璃和其他重要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由于肆无忌惮地采矿,印尼已有数十座岛屿消失。诺哈网2023-05-25 20:02:500000美光在华未通过安全审查,商务部: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欢迎进入中国市场
红星资本局5月25日消息,针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一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就此回应,有关审查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只要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欢迎各国企业各类产品服务进入中国市场。0000某运营商一原处级干部落马!被查出多达9项严重问题令人大跌眼镜
通信爆料据甘肃兰州某区纪检监察网发布的官方信息显示,甘肃某运营商庆阳分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淑燕严重违纪违法和职务犯罪,在2021年已对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同时给予开除dang籍、公司开除处分。距离这一通报已过去两年时间,目前尚未有关于王淑燕的最新报道,但可想而知结局不会好。王淑燕到底在任期间犯了什么严重问题会被“双开”?被查出多达9项严重问题市场资讯2023-05-27 20:44: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