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是许光达,那在他之后还有谁担任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装甲军团可谓是天下无敌,也正是因为希特勒拥有强大的装甲军团,才能够让他在短时间内击败曾经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军,包括英军也不是德军的对手。装甲兵在二战大战中,带来了如此大的威力,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都大力发展装甲兵。其实装甲兵亦称坦克兵,也就是在战场上,士兵驾驶坦克作战。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就投入了坦克兵,但由于坦克体型庞大,灵活度低,还需要与士兵协同作战。这样一来,在一战结束后,英国就放弃了对坦克的研究,而德国则让坦克发扬光大,并且成为战争利器。

坦克兵是陆战利器,作为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都大力发展坦克兵。作为新崛起的中国,自然也不会落下发展坦克兵,要知道,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许光达将军就被任命为装甲兵司令员,负责发展我国的装甲兵。
装甲兵的创建初期,也十分困难,严重缺乏坦克,及会驾驶坦克作战的专业人士。所以说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无论是创建装甲兵,还是炮兵,空军,海军,防空军,工程兵都十分困难。也就是在这困难的条件下,老一辈们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国防。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无论是装甲兵,还是炮兵,空军,海军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装甲兵也是在司令员许光达将军的带领下,慢慢地走向正规化,创办装甲兵学院,从苏联老大哥那里请来专业装甲兵教师讲学。从这里毕业的首批学员,之后都成为我国装甲兵骨干人员。后来我们都知道,在斯大林病逝后,苏联与我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再像之前那么友好了。新继任者赫鲁晓夫将全部苏联专家撤回国内,这无疑给刚刚起步的装甲兵带来了不小的重创。
还好在兵团司令员许光达的带领下,装甲兵并没有走向衰败,而是慢慢走向强大。并且他本人还撰写《陆军的发展趋向及装甲兵的运用》等多篇论文,提出机械化是陆军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等重要观点,强调军事训练与实战需要相结合。

可以看得出,我国首任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将军,对装甲兵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他本人也被誉为我国的装甲兵之父。
为装甲兵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许光达将军卸任后,下一任装甲兵司令员是开国少将陈宏。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的装甲兵慢慢地走向现代化。因此,陈宏将军在装甲兵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也添加了重要的一笔。而在陈宏将军之后,装甲兵第三任司令员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第一野战军的猛将黄新延中将。

黄新延在解放大西北战役中,他任第三军的军长,在著名的兰州战役,指挥部队抢占黄河大桥,切断马家军的退路,为夺取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1952年,他出任第一军军长,不久后率领该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这场异国他乡的战斗中,黄新延参与了夏季反击战,歼灭大批敌军,又为援朝战役的结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回国后,先后出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务,后由于特殊时期退居幕后,直到1975年才恢复工作,并出任装甲兵司令员,在装甲兵事业发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是元帅,副总指挥是大将,那么政委是什么军衔!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1955年授衔时,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方面军总指挥,都是被授予了元帅军衔。这也不奇怪,毕竟在那个时代,他们都是红军队伍的创建者之一,也是各大苏区的领导人之一,为壮大建设革命武装力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红军时期的方面军总指挥,在革命战争胜利后都享受元帅军衔,就比如红四方面军的徐总指挥是元帅,还有红二方面军的贺总指挥也是元帅军衔。诺哈网2023-05-26 13:48:350000叶飞陶勇王必成三位虎将的名气都很响亮,那么他们的搭档都是谁?
如果讲到华东野战军的猛将,那就不得不提,被后人誉为华野三虎的叶飞,陶勇,王必成三位将军。他们三人绝对是华东野战军响当当的虎将,英勇善战,带兵有方,是华野副司令员粟裕将军对敌作战,最为倚重的将领。他们三人,就如同三把利刃,在战场上直插敌人,中军大营。诺哈网2023-05-28 05:17:380000蒋介石的五虎将,名声好,职位高,名声差的虎将分别是指谁
蒋介石军事集团的陈诚,顾祝同,蒋鼎文,刘峙,卫立煌等五位将领,都被称之为是蒋介石的五虎将。而这五位将领都是蒋介石早期在军事上比较倚重的五人,同时也是那个时期打仗比较厉害的五人,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被尊称为国军五虎将。可能在当时,蒋介石的五虎将都是名声响亮的人物。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后期,蒋介石的五虎将在战场上的表现是褒贬不一,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差的。诺哈网2023-05-31 21:25:390000为啥?白崇禧助李宗仁竞选成功,而自己弄丢了国防部长一职
1949年蒋介石顺利当选民国总统,除此之外,还有六位候选人竞选副总统职务,他们分别是孙科,李宗仁,程潜,于右任,莫德惠,徐傅霖等五人。在这六人中,当属孙科与李宗仁实力最强,孙科背后有蒋介石支持,而李宗仁的势力也不弱,背后有桂系势力支持。可以说这两位,在当时是旗鼓相当,难分上下。不过,蒋介石是希望李宗仁主动放弃竞选机会,并且明确表态,说就算你参加,也选不上诺哈网2023-05-31 21:40:340000逐鹿中原的淮海大战,看看双方指挥官,才知道蒋介石输得并不冤
在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场战斗,当属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这是一场逐鹿中原的大战,无论是赢的一方,还是输的一方,都是属于一战定乾坤。为此,在著名的淮海战役爆发后,敌我双方的最高长官都十分关注此战。而我党的毛爷爷为了不延误战机,成立了淮海总前委,成员有邓公,陈老总,刘伯承元帅,粟裕将军,谭震林,这五人应该是淮海战役最高指挥官。淮海大战的大事小事都是这五人说了算。诺哈网2023-05-31 23:58: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