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中原的淮海大战,看看双方指挥官,才知道蒋介石输得并不冤
在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场战斗,当属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这是一场逐鹿中原的大战,无论是赢的一方,还是输的一方,都是属于一战定乾坤。
为此,在著名的淮海战役爆发后,敌我双方的最高长官都十分关注此战。而我党的毛爷爷为了不延误战机,成立了淮海总前委,成员有邓公,陈老总,刘伯承元帅,粟裕将军,谭震林,这五人应该是淮海战役最高指挥官。淮海大战的大事小事都是这五人说了算。

毛爷爷成立淮海总前委,意图就是为了不延误战机,战场上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都由这五人商量的来,不用打报告,除非是非常重大事件,才要向上级报告。要知道,战场上瞬息万变,加上当时信息传播又不是很发达,主要是靠发电报,而且电报还有加密,因此在破解这一块也耽误时间。不像现如今有电话,网络,要是一件小事,只要上了网络几分钟后就全国皆知。
然而,作为国军最高长官蒋介石,也十分重视徐蚌会战(也称淮海战役,只是双方叫法不一样)。本来老蒋是想让华中剿匪司令官白崇禧任总指挥官,可是遭到了拒绝。最后,蒋介石没有办法,就派刘峙任徐州剿匪总指挥,也是淮海战役国军阵营最高指挥官。当蒋介石任命刘峙徐州剿匪总司令,国军内部高级将领都很惊讶,说徐州如此重要的战略之地,不派一名虎将镇守,也不应该派一只猪镇守,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刘峙是一位十分特殊的将领,说他不能打仗,那也不对。说他很能打,那也不对。他的经历类似于唐明皇李隆基,前半生是辉煌的,后半生是黑暗的,恰好刘峙经历和这位唐明皇很相似。在北伐战争时期与中原大战时期,还有军阀混战时期,刘峙被誉为是常胜将军,也是那个时期蒋介石麾下最能打的将领。可惜到了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名声扫地,被大家戏称为猪将军。
当然了,逐鹿中原一争天下的淮海战役,国军指挥官除了刘峙以外,还有杜聿明,黄维,胡琏,邱清泉,黄百韬等将领都是这场战役的主要指挥官。其实,在淮海大战中,从双方的指挥官来看,蒋介石输的并不冤。

虽然邱清泉,黄百韬,胡琏皆为当时的骄兵悍将,但并非是统帅之才,充其量属于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猛将,就是类似于华东野战军的王必成,陶勇,叶飞,许世友这一类将领。然而,作为徐蚌会战的二把手杜聿明,虽然被誉为是蒋介石的救火队长,但是,凭他一人之力也无法改变整个战局。更重要的是一个杜聿明要对付,两位拥有战神之称的粟裕将军与刘伯承元帅。1:2也注定了逐鹿中原的淮海大战,非蒋介石失败不可。
最后,国军指挥官就剩下一个刘峙,随便是邓公还是陈老总相信都可以战胜刘峙。因此,从双方的指挥官军事能力来分析,蒋介石输掉淮海战役并不冤。
穷途末路的日军,选择自杀式的进攻,逼得美军使用杀手锏
诺哈网2023-05-31 23:15:400000民国最有钱的江浙财团,为何愿意出钱,帮助蒋介石打天下
任何时代的一个政权,背后都有强大的财团支持,不然的话,这个政权就很难维持下去。要知道,打仗没军饷,肚子都填不饱,拿什么和人家拼命。包括在民国乱世也是一样的,著名的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王朝,也是多次向海外华侨申请援助,包括抗日战争,蒋介石也同样向英美申请军事上,或者钱财方面的帮助,来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诺哈网2023-05-31 22:49:320000武力值最强的两位上将同框合影,他们是虎将,也是毛爷爷的爱将
#头条创作挑战赛#如果讲到,武力值最强的开国上将,相信熟知历史的朋友都会想到,著名的上将三杨,虎将许世友,韩先楚,黄永胜,陈锡联等将领,都是属于武力值较强的开国上将。诺哈网2023-05-26 17:43:220000第一野战军的彭老总身兼两职,那么谁?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大野战军,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四支威武雄狮。如第四野战军驰骋东北,横扫敌军,南下追歼,兵锋直指海南岛。第三野战军威震华东,横扫东南,解放蒋家王朝统治中心南京。第二野战军纵横中原地区,千里挥师大西南,对蒋介石军事集团实行最后一击。第一野战军驰骋西北,歼灭为非作歹多年西北马家军。诺哈网2023-05-31 21:20:140000此将的人生虽然很短暂,但十分辉煌,曾担任过三个重要的职务
在开国将领中,有不少将领活到了一百多岁,如开国上将吕正操106岁,还有陈锐霆:享年105岁,童陆生:享年103岁,萧克:享年102岁,孙毅:享年100岁,这些开国将领都算是高寿了。当然了,也有不少开国将领在五十多岁时就病故了,像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走得就比较早。还有开国上将贺炳炎,还有开国上将刘亚楼,病故的时候才55岁。诺哈网2023-06-01 01:03:4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