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三期名气较大的是王耀武,但军衔最高的是另外一位,他是谁
黄埔军校第三期那也是名将如云。如与彭老总发动平江起义的黄公略,领导黄麻起义的吴光浩,还有参加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担任过红一军团参谋长的是朱云卿等一批我军将领,都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生。可惜这几位牺牲得太早,导致名气被同期毕业的国军将领王耀武掩盖。
讲到毕业于黄埔三期的王耀武,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蒋介石的爱将,也是黄埔众多学生中升职最快的一位。他升职快,并不是靠溜须拍马得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拼出来的。也就是因为在战场上王耀武表现出色,得到了蒋介石的提拔,一路高升,在抗战时期他就是师长职务,不久后升任74军军长,超越了同期毕业的黄埔三期所有的学生,赶上了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可见,在众多黄埔学生中,王耀武升迁的速度也是最快的一位。

在八年抗战时期的王耀武,在面对侵略者日寇,在战场上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重创侵略者嚣张气焰,大大提高了抗战士气。所率领的第74军是长年累月与日寇厮杀,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王耀武率领的第74军也赢得了抗日虎贲军,抗日铁军等荣誉称号。作为军长的王耀武成为八年抗战时期最耀眼的一颗将星,是国军集团中,在抗战时期作战最勇猛,表现最佳的一员虎将。
由于王耀武能打,国军集团内部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李(是指毕业于黄埔一期的李玉堂,李仙洲,李廷年)不如一王(是指王耀武)的说法。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只是想更好的描述王耀武将军的厉害之处。要知道三李,在抗战时期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也算得上是能征善战的将领。

王耀武因为能打,加上对抗战有功,他成为黄埔三期名气较大的一位学生。但是,王耀武并非是黄埔三期学生中,军衔最高的一位将领。都知道,王耀武在解放战争时期军衔级别是中将。假如他在济南战役中没有被俘虏,跟随蒋介石一起赴台,说不定军衔等级还有所提高。但现实是残酷的,在解放战场上的济南战役中,一代名将王耀武被华东野战军击败,后化妆逃走被俘,就此军事生涯正式宣告结束。
在黄埔三期学生中的刘安祺,可能名气没有王耀武那么响亮,但他却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很受老蒋器重。在八年抗战时期,先后参与指挥过兰封会战,徐州会战,灵宝会战等战斗,不久后又调任青年军任207师师长。别看是师长职务,只有蒋介石的嫡系将领才有资格担任青年军的师长职位。

抗战胜利后,青年军的番号被撤销。 1947年8月,蒋介石派刘安祺为七十一军军长,去四平街坚守。1948年,蒋介石又派刘安祺到济南任城防司令,但刘安祺拒绝了,因为济南是王耀武的地盘,加上此时的济南也不太平,就在同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仅用一周时间,就解放了山东重镇济南,活捉了王耀武。幸亏刘安祺拒绝了蒋介石的命令,要不然他也会兵败被俘。
没有去济南的刘安祺,转到青岛任城防司令官。后在山东全部被我军占领,刘安祺从青岛坐船赴台。在台期间先后历任台中防卫区司令、金门防卫部司令、陆军总司令、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校长等职务,1970年晋升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成为黄埔三期学生中,军衔等级最高的一位。1995年9月9日,刘安祺逝世,享年94岁。
都知淮海战役总司令是刘峙,但实际指挥者,却是这位国军名将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国军一方把这次战役也称之为徐蚌会战。因为在此战结束后,长江以北无战事。作为如此重要的战役,双方最高领导人都十分关注,此战的成与败。毛爷爷为了不贻误战机,设立淮海总前委,所有,有关淮海的战事都由总前委决定。总前委成员有陈老总,刘帅,粟司令,邓公,谭振林这五人,就是淮海战役最高指挥官。诺哈网2023-06-02 12:16:250000在解放战场上,有九位兵团司令官选择了起义,他们都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解放战场上,随着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敌我双方先后都成立了兵团制度。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人民队伍在解放战场上,先后成立了19个兵团。作为对手的蒋介石军事集团,在解放战场上也先后成立了22个兵团。诺哈网2023-05-27 07:09:020000最特殊的兵团,司令员是上将军衔,就连三位军长也全部是上将军衔
在1955年授衔时,有四位开国上将,他们在解放战争年代,曾经走在一个兵团中共事。按理来说,兵团司令员是上将军衔,那么,作为下属的军长应该是中将才合理。但是,在我军历史上的第13兵团就比较特殊,司令员是上将,就连麾下三位军长也全部拥有上将军衔。诺哈网2023-06-02 09:42:200000华东野战军刚成立时,司令员陈老总说;不要在粟司令面前摆资历
华东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支重要的王牌部队。然而,它的成立是由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而成。在此之前山东野战军司令员是陈老总,而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是粟裕。在两个野战军合并后,司令员兼政委由陈老总担任,而副司令员由粟裕担任。诺哈网2023-06-01 00:46:340000第四野战军下辖的46个主力师,有12位师长,名气响亮,会打仗
据统计,在1949年东北野战军改编成第四野战军后,共下辖46个主力师。按照当时的编制,第四野战军共下辖四个兵团,每个兵团管辖三个军,每个军下辖四个师,其中的第42军与第48军是下辖三个师。这样一来,第四野战军就是下辖46个主力师。诺哈网2023-05-27 21:36: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