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上将中,都有哪些将领!曾经是上下级关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的意思。要知道,在开国十位元帅与开国十位大将中,都有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他们分别是徐帅与大将陈赓将军。然而,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三的林总,也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也就是说,徐帅与陈赓是林总的学长。就他们三人,在后来各自的军事生涯中,取得的成就来看,毫无疑问林总超越了昔日的学长。这也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实林总,不仅是在军事造诣方面超越了他的学长们。在军事较量方面,他也打败了曾经的黄埔教官(自己的老师),让他成为黄埔军校第一名将。还有在57位开国上将中,曾经是上下级关系,在后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建国后,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正如亮剑中,孔捷所说的那句话,曾经的下属,现在也扛一颗星了,和我平起平坐。

孔捷所说的话,并不是子虚乌有,要知道,戏剧来源于生活。就比如著名的开国上将杨得志将军与李聚奎将军,曾经就是上下级关系。这还得从红军长征途中说起,当时,红一方面军的编制是军团,师,再往下就是团。
想必大家都知道,杨得志将军在长征途中,是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的团长(杨得志)。而我们的李聚奎上将,在长征途中,是红一师的师长。这样一算的话,上将李聚奎曾经就是上将杨得志的顶头上司。

还有上将黄永胜,在长征途中,也是上将李聚奎的下属。黄永胜长在征途中,是红一师红三团的团长,属于典型的上下级关系。不过,杨得志与黄永胜两位将军,他们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与曾经的上级李聚奎将军,都被授予上将军衔,同样是肩上扛三颗星。
开国上将之首萧克将军,在长征途中是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抗战时期,又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也就是说,只要是从红二方面军,还有八路军120师,走出来的开国上将,曾经都是萧克将军的下属。

在红二方面军刚刚成立后,萧克将军就是副总指挥。而此时,红二方面军下辖第六师的师长是贺炳炎将军。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两位,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也就是说,开国上将萧克将军与贺炳炎,曾经就是上下级关系。
还有在萧克将军担任120师副师长后,隶属120师三五八旅,716团的团长宋时轮将军。在经过解放战争的洗礼后,以及在解放战场上立下的战功,包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都是很大的。所以建国后的1955年,宋时轮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与曾经的上级萧克,同样是肩上扛三颗星。这样看来,宋时轮与萧克两位上将曾经也是上下级关系。

包括,后来接任三五八旅的旅长彭绍辉(上将军衔)与萧克将军也算是上下级关系。严格上来讲,三五八旅最初的旅长张宗逊,三五九旅的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在抗战时期,与萧克都是上下级关系。注解在红军时期,王震与萧克是搭档。
八路军129师三八五旅769团的团长陈锡联将军,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也成为人民军队中一位勇猛之将。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西南等重大战斗,所以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恰好,三八五旅的旅长王宏坤,在1955年也是被授予了上将。也就是说,上将陈锡联与上将王宏坤曾经也是上下级关系。
看样子,在57位开国上将中,曾经是上下级关系的开国上将,还是挺多的。这些上将,都是通过后期自己的努力赶上了,曾经的顶头上司,甚至超越。
民国史上的云南,除了家喻户晓的三位云南王,还出了哪些名将
云南简称滇,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它东靠贵州,广西,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紧依西藏,西南与缅甸相接,南部靠近越南,总面积达到39.41万平方千米,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然而,作为我国西南地区较为重要的云南,在近代史上占也有很重要的位置。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袁世凯称帝,蔡锷领导的护国军都是滇系士兵。作为一个省的士兵能够抵抗袁世凯的北洋军,足以可见,当时的滇军战斗力是很强的。诺哈网2023-05-31 21:43:370000五大野战军管辖的19个兵团中,是哪一个兵团?下辖六个军
1949年2月,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共编成16个兵团。这个16个兵团,都是直接归五大野战军管辖,他们在野战军司令员的指挥下,投入全国各地的解放战争。后来,随着解放战争局势越来越好,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在战场上也频繁取得胜利。这时就有很多国军将士,在我党地下同志的劝说下,最终走上了起义道路。诺哈网2023-05-27 14:47:050000民国乱世,群雄并起,拥有地方王称号的枭雄人物都有谁?
在清朝灭亡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正式宣告结束,由封建社会进入了民国时期,是文明的进步。虽说是民国了,但也是战争纷纷,民不聊生,外有强敌,对中华民国虎视眈眈,同时内部也十分混乱,没有统一,尤其是在袁世凯死后,民国更是一片混乱,各地实力派人物群雄并起,慢慢地形成了以地方为首的地方军阀集团。他们为了争夺北洋的统治权,进行了一系列明争暗斗,甚至发动战争,史称军阀混战。诺哈网2023-05-29 04:47:260000陈粟大军麾下四支王牌纵队,在部队进行改编后,都分配到哪个兵团
陈粟大军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野战军,由于司令员是陈老总,副司令员是粟裕故称之为陈粟大军。可能了解解放战争历史朋友都知道,华东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一支强大的野战军。在这场战役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要知道,蒋介石的我精锐部队大多都是华东野战军给歼灭的。正是在这王牌对王牌的作战环境下,陈粟大军锻炼出四支王牌纵队。都知道蒋介石有五大主力,而这四支王牌纵队就是陈粟大军的四大主力。诺哈网2023-06-01 03:24:550000177位开国中将,率先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有三位,他们都是谁?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1956年,先后有13位将领,成为全国各地大军区的司令员。要知道,在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司令员,都是元帅级别的将领担任。而1955年成立的十二大军区(外加56年的福州军区),基本上都是由开国上将级别的将领担任。就比如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包括,五六年成立的福州军区司令员叶飞等大军区司令,都是上将军衔。诺哈网2023-05-28 06:26: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