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观测到量子导引的非马尔可夫动力学演化
中国科学报2023-05-29 02:30:211阅
本报讯(记者王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许金时、孙凯等人,实验研究了量子导引在开放系统中的动力学演化,验证了非马尔可夫记忆效应在恢复量子导引过程中的作用。日前,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量子导引是介于量子纠缠和贝尔非局域性之间的一种量子非局域关联,描述了一方的局域测量影响另一方量子态的现象。其特有的方向性允许存在单向量子导引,即一方可以成功地导引另一方,反之却不行。目前大多数量子导引的研究都是在封闭的量子体系下进行的,而实际情形中,量子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种相互作用通常会使系统的信息逐渐向环境耗散。然而,在非马尔可夫环境中,其记忆效应会使已耗散的信息从环境回流到量子系统中,具体回流的能力由环境的非马尔可夫度进行刻画,更高的非马尔可夫度意味着更强的信息回流能力。
在该工作中,研究组实验制备了两种不同非马尔可夫度的环境,研究了量子导引在耗散环境中的动力学演化,实现了多测量方向下系统状态从最初的双向导引到单向导引以及不可导引的耗散过程。
研究组进一步实现了在较高非马尔可夫度环境中的量子导引恢复,验证了环境的非马尔可夫度越高,对应的记忆效应越强,对量子导引的恢复能力也越强。另外,研究组还观测到可导引量子态逐渐演化为具有纠缠但不可导引的量子态,证实了量子纠缠和量子导引之间的层级关系。
该成果展示了非马尔可夫记忆效应对于开放系统中量子导引动力学演化的影响,加深了对量子导引方向性的理解,也为其在开放量子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30.200202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一图读懂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网信北京2023-05-26 03:23:060001中国发现迄今为止科学记录最完整的鸭嘴龙胚胎
2022年5月11日,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学者联合发表了一篇有趣的论文,文章描述了两件来自中国江西省赣州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的恐龙胚胎,记录了迄今为止科学记录的最完整的鸭嘴龙类胚胎。诺哈网2023-05-25 18:25:500000AIGC热火朝天!Adobe和英伟达同时推出图片生成AI:旨在解决版权问题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2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当地时间周二,Adobe和英伟达公司发布了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的新工具,同时还解决了使用该技术时最棘手的版权和支付两个法律问题。新浪科技2023-03-22 11:15:490000科大讯飞: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数学能力方面结果优于ChatGPT
品玩5月24日讯,科大讯飞在互动平台表示,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设计了通用认知大模型评测体系,并与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和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共同探讨形成了覆盖7大类481个细分任务类型。PingWest品玩2023-05-27 18:19:240000苹果公布 WWDC23 日程,主题演讲将在6月6日1点举行
品玩5月24日讯,据苹果官网显示,苹果现已公开WWDC23的具体日程,备受瞩目的主题演讲将会在北京时间6月6日凌晨1点举行。每年苹果都会在主题演讲上公布多款旗下产品,预计今年苹果将会带来iOS17、AR/VR头显、15英寸MacBookAir等产品的相关情报。PingWest品玩2023-05-28 23:17: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