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才培养要鼓励“去功利化”
本报讯(记者崔雪芹)5月21日,“创新自信的历史诠释——回顾20世纪中国科学重大创新成果”主题对谈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活动由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主持,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等作为对谈嘉宾,围绕20世纪中国科学史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成果进行了探讨。
在现场提问环节,田刚收到3个问题:中国数学研究与西方差距有多大?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数学研究目前需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您对数学人才培养有何建议?
田刚表示,近年来,中国数学研究发展态势非常好,但与西方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中国数学在一些方向上已经处于国际前沿的位置,但在另一些方向上仍有不足。“近年来,政府、高校等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发挥世界级领军数学家的作用,支持一些新的、比较欠缺的项目,鼓励年轻人投入研究,以尽早处于国际前沿。”田刚说。
在田刚看来,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国数学研究需要在两端发力。他表示,数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方面,数学要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这主要是理论方面的。但他认为,“数学不是以有用为起点的,后来发现有用的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检验”。另一方面,目前情况下一些有待解决的“卡脖子”问题、落地问题,可能需要将数学应用到具体问题中。“这就需要一部分数学研究人员或者应用数学方面的人才将本学科与工程等其他学科很好地进行交叉、交流。”
关于数学人才培养,田刚强调,数学强国建设需要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投身于数学研究,成为新一代数学家,而这需要现在的数学家在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多精力。此外,田刚认为,无论是年轻学者的数学研究,还是现在的数学教育,都要鼓励“去功利化”。“要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锲而不舍地、专心地做学问。”
随后的交流环节,对“中国人何时能有菲尔兹奖级别的成果”这一问题,田刚也作了回应。
他说,目前,中国年轻数学家已经有了一些非常优秀的成果,甚至“达到了菲尔兹奖级别”。田刚强调,无论是否得奖,都应该看到“一批优秀的年轻数学家确实做出了非常优秀的成果”。“具体什么时候能得,我觉得等待的时间不会太长。”他说。
这种致命毒药,竟是所有生命的起源
来源:科研圈在氧气出现在地球上之前,环境里到处是氰化物。这种致命毒气是如何成为地球生命诞生的关键成分的?来源Discovermagazine作者DonnaSarkar翻译阿金编辑魏潇诺哈网2023-05-26 00:52:220000微软发布 Win11 22621.1778 更新(KB5026446),支持蓝牙低功耗 LE 音频
IT之家5月25日消息,微软今天为Win11用户推送了KB5026446(操作系统内部版本22621.1778)更新,也就是“Moment3”更新,并且还向DEV渠道推送了Build23466版本更新,我们现在先来看一下22621.1778。此非安全更新程序包括质量改进。安装此KB时:诺哈网2023-05-26 09:25:460000打破对称性带来的惊喜
来源:原理1911年,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丝(HeikeKamerlinghOnnes)最早注意到了超导现象。它起初被认为仅仅代表了一种科学的好奇,但随后,这种非同寻常的现象为物理学家带来了无数的理论挑战和实验惊喜。从20世纪中叶年著名的巴丁-库珀-施里弗(BCS)理论的发展,到1987年高温超导铜氧化物陶瓷的发现,超导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0000科学家发现作物耐碱性新机制,为全球粮食安全开辟新道路
来源:DeepTech深科技于菲菲谈到,该研究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因此课题组非常积极地在该方向持续探索。另外,坚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是一项融合了多学科和多方研究人员的工作,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好在坚持最后收获了突破性的成果。DeepTech深科技2023-05-26 05:08:390000最奇特的海洋生物是什么?深海的角落奇特生物远超想象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迄今为止,我们在海洋中发现的最奇特的动物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不少选项。细想一下,即使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海洋生物也很奇特,以比目鱼为例,它们的身体是扁平的,两只眼睛都在一侧。又比如牡蛎,它们的身体绝大部分都是粘液。还有鲸类,你能想象“鲸须”这样的东西吗?诺哈网2023-05-26 01:56: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