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志愿军副司令员,最后转正成为司令员的有三位,他们都是谁?
在1950年,我军决定出兵援朝时,就将之前的东北边防军改编为志愿军。并且让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彭总担任志愿军司令员。与此同时,入朝参战的志愿军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还有洪学智,韩先楚等两位将军也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
志愿军第13兵团也就是在彭总,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四位正副司令员的带领下,跨过鸭绿江与敌人作战。

首批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的三位将领,在援朝战场上,各自有各自的作战任务。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将军,就是坐镇志愿军司令部,协助司令员彭总指挥全局作战。在这个过程中,副司令员邓华将军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成为彭总在抗美援朝期间,身边的第一得力助手,被称赞为是出主意的好帮手。
副司令员洪学智将军,在整个援朝战争时期,主要是负责志愿军的后勤工作。作为从来没有接触过后勤工作的洪学智,在这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把志愿军大后方,管理得井井有条。在既要,躲避敌人的空袭,又要将物资运送到第一前线。在这样的条件下,负责全军后勤工作的洪学智,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

不过,洪学智将军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在他的努力下,建立起一条轰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确保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兵器时代,军队的后勤补给都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一场战役的胜败。
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是一位勇猛之将。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参与了太多的经典战斗,每一次都能够出奇制胜,赢得胜利,深受司令员林总的欣赏,被誉为四野的三把尖刀之一。在抗美援朝时期,韩先楚同样是志愿军的主力战将之一,是第一前线的重要指挥官。在四次战役中,他的表现都十分出色,指挥部队攻占敌人的首府,率先抵达三八线。

志愿军除了以上这三位副司令员外, 还有后期加入抗美援朝战争的宋时轮将军,陈赓将军,均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同时他们还兼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第三兵团司令员。
这两个兵团,在援朝战争时期,各自都参与了一场经典战役,而且影响很大。首先就是宋时轮将军率领第九兵团,参与指挥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此战双方伤亡都很大,但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着钢铁般的战斗意志,战胜了寒冷的天气,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取得长津湖战役的胜利。
陈赓将军率领的第三兵团,下辖第15军,第12军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注解此时的陈赓将军回国,准备筹建哈军工,由副司令员王近山代替指挥。上甘岭战役的胜败影响,是非常大的,直接关系着抗美援朝战争能否提前结束。还好,此战是以我军的胜利而结束,这样一来,也为接下来的谈判,赢得了重要的筹码。

邓华,洪学智,韩先楚,宋时轮,陈赓等五位将领,都是志愿军副司令员。然而,还有两位将军,也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员,他们分别是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勇。
杨得志与杨勇两位将军,并不是,一开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就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的,而是在入朝后,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才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

因为此时的志愿军副司令员宋时轮,陈赓回国,还有在四次战役结束后的韩先楚,也回国了。也就是说,之前的五位副司令员,就有三位回国了。这样一来,杨得志,杨勇就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
七位志愿军副司令员,后来转正成为志愿军司令员的应该有三位。首先就是邓华将军,他是在彭总回国后,代替彭总的位置,成为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注解是代司令员)

在援朝战役结束后,邓华将军也回国了,下一任志愿军司令员是杨得志将军,政委是李志民。等到1955年7月,杨得志将军回国后,杨勇将军就成为志愿军第四任司令员,政委是王平。1958年10月,杨勇将军率领全部志愿军撤回国内,就此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结束。
1949年,纵队编制取消后,哪四位将领,还是担任纵队司令员
在1948年11月,我军总部就颁发了,有关于部队统一改编,及番号的决定。由于各大野战军,都忙于与敌军作战。所以,东北野战军是在辽沈战役结束后,就开始实行改编工作。而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都是在淮海战役结束后,才开始实行部队的改编工作。还有华北军区野战部队,西北野战军都是在1949年2月,开始实行部队的改编工作。诺哈网2023-05-27 16:38:330000开国上将,在军事生涯中,征战区域较广的三位将领都是谁
1955年至1958年,我军共有57位能征善战的将领,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他们都是解放战争时期作战勇猛,打仗厉害的人物。57位开国上将各有各的特点,有擅长主持部队政治一类的工作,还有擅长在后方主持部队后勤运输工作。而类型最多的还是军事将领,毕竟开国上将都是,在前线指挥部队打仗的战术指挥家。诺哈网2023-05-31 21:10:310000韩先楚可能不是第四野战军,战绩第一人,但他却创造了三个第一
解放战争时期的第四野战军,是由杰出的军事统帅林总领导的一支部队。由于司令员林总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综合作战能力较强的一位将军。因此,第四野战军在他的指挥下,在解放战场上也是屡立战功,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四大野战军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从祖国的东北一路南下,如秋风扫落叶,将敌军赶出大陆大,逃往海南岛。这一路上相继解放了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诺哈网2023-05-29 17:35:260000东北野战军,取得战绩最佳的王牌纵队,都是谁任司令员
东北野战军是由东北民主联军改编而成的,当时,该野战军总司令是林总,因地处东北所以称之为东北野战军。改编成的东北野战军拥有12个纵队,成为当时各大野战军,拥有纵队数量最多的一个野战军。如果,从这12个纵队中,评选出战绩最佳的王牌纵队,分别都有哪些纵队,有实力,有资格入选,以及它们的司令员都是谁担任?(排名不分先后)诺哈网2023-06-01 15:40:220000在开国将军中,有两位虎将,被誉为是林总与粟司令的救火队长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总与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被誉为是人民队伍中,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两位将军。他们二人在解放战场上,各自指挥的经典战役,都予以重创敌军集团,有效地促进了解放战争胜利的步伐。诺哈网2023-05-27 03:43: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