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全面爆发后,除了红军不计前嫌与蒋介石合作,还有三家大军阀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后,由此正式揭开长达十年的武装革命战争。在这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先后与蒋军展开了多次战斗。就比如:井冈山保卫战,五次苏区反围剿战争,还有四次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战争,都是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与敌人之间展开的战斗。
如果要说: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经典的反围剿战争,莫属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此战是红四方面军徐总指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以少胜多经典战斗,以6万大军击败20万大军的反围剿,创造了我军战争史上的奇迹。

可以讲,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与蒋军之间展开了无数次战斗。在这过程中,也有许多红军战士,为了信仰,为了革命事业,奉献年轻生命。著名的湘江之战,就有5万红军将士英勇就义,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整个湘江,可见战斗的惨烈程度。
红军与蒋军之间,说是深仇大恨,一点都不夸张。可是在1937年,红军不计前嫌与蒋介石再次达成合作,史称国共第二次合作。
那么,为何红军可以不计前嫌与蒋介石再次达成合作!

其重要原因就是共同抵御侵略者日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日寇发动全面入侵战争,由此八年抗战正式揭开。
在这场抵御外敌的战斗中,除了红军将士不计前嫌与蒋介石达成合作,共同抵御侵略者外,还有三家大军阀也与蒋介石冰释前嫌共同抵御侵略者日寇。
要知道,在1937年之前,蒋介石与各地军阀之间也是征战不断。如蒋桂战争,福建事变,两广事变,中原等战役,都是蒋介石军事集团,与地方军阀集团发生的战斗。

然而,就在卢沟桥事件爆发,日寇发动全面入侵战争时,那些曾经反对蒋介石的地方军阀,都纷纷表示支持蒋介石抗战到底。四川军阀刘湘就是其中一位,他也是民国众多军阀中,第一个通电发表支持蒋介石抗战,并且做出了实际行动,出兵出钱。
在八年抗战时期,川军共编成两个集团军,分别在刘湘,邓锡侯的率领下出川抗战。而川军将士,在这场抵御外敌的战斗中,表现得十分英勇,打出了无川不成军的威名。
第二家是桂系军阀李白二人。可能熟知民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李白二人与蒋介石之间矛盾很深,为此双方先后爆发了蒋桂战争,两广事变,中原大战。这三场战役,都是桂系军阀李白二人,起兵反蒋展开的战斗。尽管最后,三场战斗都是以李白二人的失败告终。但可以说明,他们之间不和谐,有矛盾。
可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也深明大义,与蒋介石携手并进,冰释前嫌,共同对付侵略者日寇。他们在广西动员组织桂军,出桂抗战,开赴淞沪战场。而李宗仁与白崇禧也受蒋介石之邀,到南京共商抗日大计。要知道,在八年抗战时期,李宗仁与白崇禧都是这场外战中,比较重要的抗战名将。

第三家军阀是云南的滇系。在民国时期,共有三位大佬级别的人物,执掌滇系军阀集团。第一位是唐继尧,第二位是龙云,第三位是卢汉,他们三人也被誉为是云南王。就在第二任云南王龙云执政时期,恰逢抗战爆发。
在1937年之前,龙云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微妙。虽然,龙云表面对蒋介石很恭敬,但就是反对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入滇。因为龙云知道,请佛容易送佛难,王家烈就是他的前车之鉴(这位贵州王就是让蒋介石的国军入黔后,被老蒋架空,最后失去了贵州王的地位),这让龙云更加反对蒋介石的国军入滇。

不过,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龙云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改变。亲自组建滇军,出滇抗战,部队统一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并且由他的心腹爱将卢汉担任军长。滇军第六十军是滇系军阀的精锐部队,拥有清一色的法式装备。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这支部队,在八年抗战时期,转战祖国的大江南北,先后与侵略者展开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南昌战役,长沙战役,滇南战役。在这些战斗中,滇军第六十军表现得都十分出色,赢得国之劲旅的美称。而这支英雄部队,就是后来抗美援朝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志愿军第五十军。
第12兵团麾下12个主力师的师长,哪四位!名气响亮,会打仗
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是在1948年12月,由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改编而成。兵团司令员是萧劲光,政委是萧华。1949年5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又兼任政委职务。与此同时,还有两位名将担任12兵团的副司令员,他们分别是韩先楚,陈伯钧。新成立的12兵团是下辖三个军(第40军,第45军,第46军),每个军又下辖4个师,三个军就是12个师,也就意味着有12位主力战将,担任12兵团的师长职务。诺哈网2023-05-28 08:22:250000黄埔军校第一期,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黄埔三杰之外,还有哪些名将
黄埔军校是近代史上一所名校,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都成为后来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黄埔三杰,这三人就是黄埔一期的学员。能够称得上三杰的,肯定是黄埔一期最优秀的学员,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战术都是排名第一。但是,黄埔三杰最后真正在军事上取得成就最大的是陈赓将军。而蒋先云早年战死沙场,贺衷寒后来从事特务工作,与军事根本不挨边。诺哈网2023-06-01 20:25:560000八路军这个旅,两位旅长在解放后无军衔,而两位团长分别都是上将
可能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六位师长就有五位授予元帅军衔,一位上将军衔。作为师长都是元帅军衔,那么,师长下一个级别就是旅长,怎么地也是大将或者是上将军衔吧。像344旅两位旅长(徐海东,黄克诚)都是大将,还有386旅的陈赓也是大将,再不济也是上将军衔。那么,为什么八路军343旅长两位旅长,在解放后的1955年没有授予军衔?这还要从两位旅长的人生经历说起。诺哈网2023-06-02 03:52:140000在57位开国上将中,都有哪些上将!是在野战军司令部任职
在解放后的1955年,共有55位,战功卓越的将军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加上1956年~1958年授予的两位将军,恰好共计57位开国上将。在这57位开国上将中,多数将领在解放时期,都是担任五大野战军下辖的兵团司令员。诺哈网2023-05-27 15:29:300000错过淮海大战的三位名将,后来发展都怎样,是不是落后别人一截
淮海大战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此战爆发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同时,此战也是解放战场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场会战。不管是对于蒋介石一方,还是对于人民军队来说,淮海大战的成败,都决定着解放战争能否提前结束。为此,人民军队参加淮海大战的是两个野战军(中原与华东野战军),主要指挥员有刘帅,粟裕,邓公,陈老总。诺哈网2023-05-28 04:36: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