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野战军的虎将虽少,但也有九位将军,获得上将军衔
在四大野战军中,其中的第四野战军,是公认的王牌野战军。该野战军,不仅是在数量方面,超越了其他三个野战军,包括能征善战的虎将,也要多于其他野战军。
第四野战军是出虎将,数量最多的一个野战军,同时质量还高。这也直接导致,在建国后的1955年授衔时,来自第四野战军的将领,获得的军衔数量最多。可能大家都知道,在十大元帅中,就有两位来自第四野战军。十位大将中,就有三位来自第四野战军。而在开国上将,中将,少将里头,来自第四野战军的将领,更是数不胜数。

有多就有少,可能第四野战军在各个方面的条件,都超越了其它三个野战军。但是,作为与第四野战军相反的第一野战军。在解放时期,应该是拥有人数最少的一支野战军。
要知道,第一野战军在1949年2月刚刚成立的时候,部队数量约15万。相比之下,与拥兵约30万的第二野战军,拥兵约70万的第三野战军,拥兵约100万的第四野战军做比较,第一野战军的人数确实有点少。不过,为了帮助第一野战军解决兵员少的问题,同时也为了加快西北地区的解放。
在1949年4月,我军总部决定,将华北野战军的第18兵团,第19兵团拨归第一野战军。这样一来,第一野战军在数量方面就比之前翻了一倍,人数赶上了第二野战军。虽然,第一野战军与第二野战军在兵员数量方面,不分伯仲。如果论:两个野战军出的虎将数量做比较,可能第二野战军要略胜一筹。
要知道,第二野战军在兵员数量方面,可能是比不上第三野战军,但是质量高,出了许多能征善战的虎将。可以说,在虎将这方面,能够与第三野战军相媲美。

当然了,作为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第一野战军,也有九位将军,在建国后,获得开国上将军衔。
第一位是张宗逊将军,任职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他在57位开国上将中,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都名列前茅。同时,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他在开国上将中的排名,至少在前五名以内。
第二位是王震将军,任职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从他担任的职位来看,足以说明,王震是一位军政皆能的将领。同时,王震也是第一野战军,极少数在建国后,发展比较好的一位将领。

第三位是甘泗淇将军,任职第一野战军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等职。相信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甘泗淇是我军史上,一位优秀的政工将领。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政工上将。
第四位是贺炳炎将军,任职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一军军长。作为军长级别的将领,在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还是比较少见的。据统计,全军总共不超过十位。这也能说明,第一军军长贺炳炎,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也只有上将军衔,能够与他的功劳相匹配。
第五位是彭绍辉,任职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七军军长。他的情况与贺炳炎将军很相似,在解放时期,都是属于军长级别的将领,最后获得上将军衔。同时两位将军,也是我军史上,勇猛无敌的独臂虎将。

第六位是陶峙岳,他是国军起义将领。在加入人民队伍后,起义部队被整编成第22兵团,隶属第一野战军管辖,而陶峙岳就是第22兵团的司令员。作为起义将领,能够获得上将军衔,十分难得。
第七位是周士第将军,任职第一野战军第18兵团司令员。他原本是华北野战军的主力战将,在1949年4月,调拨第一野战军。
第八位是杨得志将军,任职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司令员。他的情况与周士第很相似,都是从华北野战军抽调到第一野战军的。

第九位是王新亭将军,任职第一野战军第18兵团副司令员,副政委。从他担任的职位,不难看出,王新亭也是一位军政兼优的将领。在解放时期,与周士第共同协助徐帅解放山西,成功消灭阎锡山军事集团。1949年4月,从华北野战军转至第一野战军。
总结:第一野战军的虎将虽少,但也有九位将军,获得上将军衔。他们分别是张宗逊,王震,贺炳炎,彭绍辉,周士第,杨得志,甘泗淇,陶峙岳,王新亭等九位将军。
四野大军成立后,是谁接替刘亚楼的位置,成为林总身边第一参谋长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是刘亚楼将军给林总担任参谋长,而且两位将帅,在一起共事的时间很长。在这期间,联手指挥了影响较大的四保临江战役,成功遏制东北国军的进攻势头,稳定了东北战局。诺哈网2023-05-27 17:28:090000解放时期,四大野战军下辖的王牌部队,最后保留下来的有几个
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拥有的部队数量,高达到几百万,而常规作战部队就拥有70个军,这绝对是,人民军队史上的巅峰时期。然而,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有些部队的番号就被取消了,或者投入其他兵种,如炮兵,海军,空军,装甲兵,防空军,铁道兵,工程兵。诺哈网2023-05-27 19:41:180000第二野战军有三位后起之秀,职位与军衔都超越了,曾经的顶头上司
在解放战场上,四大野战军之一的第二野战军,可能不是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一个王牌野战军。但是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的作用,还是挺大的。要知道,我军打响战略反攻第一枪,就是从第二野战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侵略中原开始的。诺哈网2023-05-27 23:01:1100001955年,负责评衔的四位将领都是谁?他们自己又是什么军衔
1955年是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时,主要是由总干部管理部四位将领负责评选工作,先是由他们对开国将领进行评衔,最后交由主席一锤定音。然后,你们知道吗?在1955年,负责评衔的四位将领都是谁?最后,他们又给自己评了什么军衔!诺哈网2023-06-01 04:00:300000因不愿意打内战,而被蒋介石撤职的国军将领,都有哪些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成功完成北伐事业后,国家基本上算是得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是,当时,全国各地还拥有许多拥兵自重的大军阀,他们表面归顺蒋介石,但背地里却是阳奉阴违。如西北军冯玉祥,晋绥军阎锡山,桂军李宗仁,这几家虽然与蒋介石不和,但是他们的信仰是一样的,奉新三民主义。然而此时,在中华大地上还有一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红军部队,因此,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也形成了水火不容的态势。诺哈网2023-06-01 11:10: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