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徐帅任总长期间,五位副总长都是谁?
在建国后,首次担任总参谋长(总长)一职的是徐帅(向qián前)。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是华北军区野战部队的副司令员,同时兼任第一兵团司令员,主要是负责山西地区的解放战争。虽然,在解放战场上,徐帅指挥的部队数量不多,但他也顺利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作战任务。
不过,就在解放太原的作战中,由于长期奔赴在第一前线的徐帅,累劳成疾,病倒了。所以,太原战役的总指挥,由彭总代行指挥权,徐帅转到后方休养。包括,在建国后的1949年10月,徐帅被任命为第一任总长的时候,由于他的身体情况,还没有得到完全康复,因此并没有走马上任。

这样一来,1949年至1954年期间,主持总参谋部日常工作的都是第一副总长聂总(他是华北野战军司令员)。那也就是说,在徐帅任总长期间,第一位副总长是聂总(也是代任总长)。
1950年10月,由于总参谋部事务繁忙,聂总一人根本就忙不过来。于是,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司令)裕被任命为副总长。要知道,粟(司令)的军事指挥才能,不用多说,那绝对是全军的佼佼者,拥有战神的美称。

在解放战场上,他创造的战绩,那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影响规模较大的有淮海战役。据说在此战中,粟(司令)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七天七夜没合眼,有的时候忙于战事指挥,连饭都忘了吃。可见,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粟司令是想尽一切办法,呕心沥血,来打赢这场战争。
1952年,总参谋部先后成立了多个不同的部门。这样一来,又有两位将领被任命为副总长。第一位是来自第四野战军的黄克chéng城将军,第二位是来自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将军。他们二人,都是解放时期,各自野战军的高级指挥官,均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53年2月,作为情报工作者出身的李克农担任副总长。相信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李克农是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杰出的情报工作者,与胡底、钱壮飞三人被周公称呼为龙潭三杰。但很可惜的是另外两位,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牺牲,只有李克农见证了革命的胜利。成为建国后的副总长,并且在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唯一一位没有带过兵的开国上将。
五位副总长之一的粟司令员,在1954年接任总长一职,成为建国后第二任总长,也是继徐帅,聂总之后,首次担任总长的大将。黄克chéng城将军是在1958年接任总长一职,1959年9月卸任。
总结:在建国后,徐帅任总长期间(1949年~1954年),五位副总长分别是聂总(代总长),粟司令,黄克chéng诚,张宗逊,李克农等五位开国将帅任副总长。
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员中,后来取得成就最大的,都有哪些学生
云南陆军讲武堂简称云南讲武堂,该校前身是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创办时间是1907年,是民国时期三大军校成立时间最早的一所军校。该校在建立后,面向全国招生,其中还有几位外国的学生也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可见云南讲武堂教学质量是得到认可的。诺哈网2023-06-01 02:27:270000一睹二战时期,各国名将的风采,能够上榜的将领都是大咖人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据统计,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这场战争,作战区域面积达到2200万平方千米。可以看得出,二战时期,全世界各地都在打仗,俗话讲得好,乱世出英雄。二战中,参战的国家,都涌现出一大批名将。就比如我国,在二战时期,出的名将也不少,像大家熟知的彭总,林总,粟司令员(裕),还蒋介石阵营的白崇禧,薛岳等将领,都是二战时期,我国杰出军事指挥家。诺哈网2023-05-27 23:53:370000解放西南,除了第三兵团与第五兵团外,还有一个兵团的功劳也不小
诺哈网2023-05-29 07:07:140000淮海战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哪三个集团军?
如果说起解放战争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相信大家都会想到的是淮海战役。此战爆发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结束是1949年10月7日。双方参战人数共约140万,战火涉及地区以徐州为中心,东至连云港,西至河南商丘,北至枣庄,南至淮河广大地区。是三大战役中战火涉及面积最广的一场战役。更为主要的是,此战是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共同在解放战争时期创造的辉煌战绩,也是全体将士共同的努力。诺哈网2023-06-01 00:00:290000张学良的亲信部将王以哲,为何会被自己人杀害
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指换了皇帝,下面的大臣也就要换一批新人。新皇帝不会再重用,前任皇帝留下来的老臣,而是要培养自己的政权圈子。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汉景帝的重臣窦婴,到了汉武帝时期被杀。顺治皇帝的重臣鳌拜,到了康熙时期被杀,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到了嘉庆时期被杀。由此可见,新主上位都会培养自己的人,不会再重用那帮老臣。诺哈网2023-05-31 21:48: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