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第一次派军主动与匈奴作战,四路大军都是哪位名将统领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王朝第七任皇帝,他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文帝刘恒之孙子。不得不说,祖孙三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有为之君。刘恒与刘启开创了大一统后,第一个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而刘彻就更加了不起了,在位54年,开疆辟土,进一步扩大汉王朝的版图。更为要紧的是,汉武帝刘彻自从登基以来,就把北方的匈奴视为心中第一大敌人,发誓有生之年,踏步匈奴王庭,一雪祖辈留下来的耻辱。

要知道,在汉王朝刚刚成立的时候,开国皇帝刘邦率领30万大军迎战匈奴,结果被困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七天七夜,最后还是在陈平的帮助一下得以解围,顺利逃回长安。至此之后,汉王朝对匈奴都是采取和亲政策,以换边境和平。
等到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国家富裕了,也有能力,有本钱与匈奴一决高低。于是,刘彻打破以往的传统风俗礼节,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只要你有本事,不在乎你的出身,照样可以受到重用。就比如,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就是歌妓出身,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同时她也是幸运的,因为卫子夫遇到了汉武帝刘彻,这位不寻常的皇帝。两人在一起没多久,卫子夫就为刘彻诞下第一个皇长子刘据。公元一二八年,卫子夫被立为皇后。

出身微贱的卫子夫都能够被立为皇后,自然,其他一些重要职位,也可以让平民出身的将领担任。被誉为帝国双剑的卫青,霍去病就是奴隶出身,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骑兵将领。而霍去病被誉为是闪击战的鼻祖,他的作战特点是一路狂飙,如同闪电,不需要任何后勤支援。可以说,这两位将领,在汉武帝刘彻消灭匈奴的作战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汉武帝刘彻继位后,是在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主动派军越过长城,寻找匈奴主力作战,改变以往的防守战术,全部换上骑兵对阵。
这一次汉武帝刘彻是兵分四路寻找匈奴作战,四路大军就有四位将领统领,每一路大军的人数,大约一万余人,共计4万大军,越过长城,寻找匈奴决战。

这不仅仅是汉武帝刘彻自登基以来,主动寻找匈奴作战,也是汉王朝自成立以来,第一次越过长城,以汉朝骑兵对匈奴骑兵的作战。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汉王朝对匈奴用兵的策略彻底发生了改变。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也是汉武帝刘彻崛起的时刻。
四路大军分别由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统领。在这四位将领中,李广的资历最老,是平定七国之乱的有功之将,也是守卫长城边境线,抗击匈奴的名将,被称之为飞将军。而卫青的资历最浅,是属于寸功未立的将领。
汉武帝对他们四人都寄予厚望,希望经过这一战之后,能够打出一位统帅之将。结果四路大军,只有卫青,这一路大军获得了胜利,直捣匈奴人的祭天圣地龙城,斩敌千余人,俘虏敌军700。另外三路大军,李广这一路全军覆没,公孙敖这一路损失惨重,只有三千余人逃回长安,公孙贺原路返回,未遭遇敌军,不输不赢。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经典之作。可能大家都认为,诗中所提的飞将是指李广,其实并不是。据历史记载,在汉朝所有的名将中,只有卫青去过龙城。
总结:汉武帝刘彻第一次派军主动与匈奴作战,四路大军分别由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统领。
日寇未灭,何以家为,抗战英雄陈安宝,一腔热血,洒遍中华大地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是汉代名将霍去病所说。当时汉武帝为了表扬他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为霍去病修建府邸。但被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后人。然而,在民国时期当日寇发动侵华战争时,也有一位抗日英雄说过这样一句话,日寇未灭,何以家为。他就是“陈安宝”将军,借着霍去病的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来表达他爱国心情,以及对敌人的痛恨。诺哈网2023-06-02 15:07:380000人杰地灵的湖南,被世人歌颂的三帅六将,是指哪九位开国将领
诺哈网2023-06-01 01:36:030000率先崛起的皖系,为何最先走向衰败,原来和此人有很大的关系
诺哈网2023-05-31 22:41:520000志愿军第39军,在战场上连创四个第一,威名远播国际
在抗美援朝期间,除了大家熟知的第38军,在这场战役中,打得很出色以外。其实还有一支志愿军部队,在朝鲜战场上的战绩也十分出色,甚至比第38军还要牛掰一点。因为它在朝鲜战场上,连创四个第一,作战勇猛远播国际。是抗美援朝期间让敌军最头疼的一支志愿军部队,是敌人的噩梦,同时也是我军的骄傲。这支部队番号就是大名鼎鼎的志愿军第39军,时任军长是吴信泉将军。诺哈网2023-05-31 22:01:260000陈诚可能不是保定军校的学霸,但绝对是该校,最火的一位学生
诺哈网2023-05-29 17:31: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