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神舟十四号丨三舱结构稳定成熟 飞船更可靠更安全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出征时,是否会有特别的仪式?
此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三艘神舟飞船,这一次神舟十四号延续了以往神舟飞船的三舱构型,也就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构成,这三舱都具有什么功能?一起来了解一下。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神舟号飞船的高度是9米,它的起飞重量是8吨多,最大的直径是2.8米。最上面的部分叫轨道舱,它也是航天员的生活区,航天员在轨的支持设备,包括交会对接的敏感器,都要装在轨道舱中。在飞船单独运行的时候,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地方。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高旭:轨道舱的主要作用就是它配置了很多交会对接的敏感器,是负责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的,同时也提供了航天员独立飞行期间在轨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位于飞船中间的舱段就是返回舱了,它是唯一一个将返回地面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飞船的控制计算机,各种通信设备都主要集中在返回舱,航天员就是乘坐在这里往返天地。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高旭:舱体内部都是一些核心的控制组件,包括姿态的测量,返回舱的姿态控制等方面的设备。同时航天员一些仪表设备也都在返回舱,航天员在独立飞行期间主要也是在返回舱进行操作。
飞船最下面的舱段叫做推进舱,这里装载着飞船的推进系统、电源、热控、测控等设备,为飞船提供能源、动力和通信保障。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载人飞船分总体主任设计师 杨华星:飞船在轨飞行主要的姿态变化的发动机全部在推进舱。主电源都在推进舱,整个飞船入轨之后,它的供电系统就是靠推进舱的这些能源系统来供电。
适应性改进 “神十四”更可靠更安全
据介绍,神舟十四号飞船充分继承了神舟十三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根据空间站的任务要求,研制人员对神舟十四号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使这艘飞船更加安全可靠,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据介绍,神舟载人飞船的设计理念就是以航天员的安全性为核心,所有的设计和改进,都是以确保航天员更加安全,飞行任务更加可靠为目的。随着载人飞船技术不断成熟,其设备及零部件也在不断进行升级换代,产品的技术成熟度、质量与可靠性也在随之提高。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贾世锦:神十四主要是从原材料原型件的国产化,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进一步提升飞船的可靠性安全性。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 肖雪迪:在载人飞船出厂前和发射场阶段,针对飞船的关键性能指标,我们与已经成功飞行过的飞船的数据,还有神舟十四号在各次各个阶段的测试结果进行了一致性的比对,确保它的质量比较稳定。
据介绍,如果飞船自主飞行过程中发生紧急故障,神舟飞船可以随时应急返回地球,既可以在地面人员的控制下计算返回参数,也可以由飞船自主控制返回。
神舟飞船在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自动对接过程中,如果发生相对位置、相对姿态的测量控制设备故障,导致不能进行自动对接时,神舟飞船可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飞船完成对接。
在停靠空间站期间,如果空间站发生严重威胁航天员生命的事故,神舟飞船具备随时紧急撤离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的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高旭:我们的关键环节都进行了冗余的备份设计,不会出现由于一台设备突然失效,就导致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受威胁。同时我们对于所有的危险源,包括火工品、高压气体都做了严格的过程控制来确保飞船的绝对安全。
此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三艘神舟飞船,这一次神舟十四号延续了以往神舟飞船的三舱构型,也就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构成,这三舱都具有什么功能?一起来了解一下。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神舟号飞船的高度是9米,它的起飞重量是8吨多,最大的直径是2.8米。最上面的部分叫轨道舱,它也是航天员的生活区,航天员在轨的支持设备,包括交会对接的敏感器,都要装在轨道舱中。在飞船单独运行的时候,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地方。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高旭:轨道舱的主要作用就是它配置了很多交会对接的敏感器,是负责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的,同时也提供了航天员独立飞行期间在轨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位于飞船中间的舱段就是返回舱了,它是唯一一个将返回地面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飞船的控制计算机,各种通信设备都主要集中在返回舱,航天员就是乘坐在这里往返天地。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高旭:舱体内部都是一些核心的控制组件,包括姿态的测量,返回舱的姿态控制等方面的设备。同时航天员一些仪表设备也都在返回舱,航天员在独立飞行期间主要也是在返回舱进行操作。
飞船最下面的舱段叫做推进舱,这里装载着飞船的推进系统、电源、热控、测控等设备,为飞船提供能源、动力和通信保障。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载人飞船分总体主任设计师 杨华星:飞船在轨飞行主要的姿态变化的发动机全部在推进舱。主电源都在推进舱,整个飞船入轨之后,它的供电系统就是靠推进舱的这些能源系统来供电。
适应性改进 “神十四”更可靠更安全
据介绍,神舟十四号飞船充分继承了神舟十三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根据空间站的任务要求,研制人员对神舟十四号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使这艘飞船更加安全可靠,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据介绍,神舟载人飞船的设计理念就是以航天员的安全性为核心,所有的设计和改进,都是以确保航天员更加安全,飞行任务更加可靠为目的。随着载人飞船技术不断成熟,其设备及零部件也在不断进行升级换代,产品的技术成熟度、质量与可靠性也在随之提高。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贾世锦:神十四主要是从原材料原型件的国产化,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进一步提升飞船的可靠性安全性。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 肖雪迪:在载人飞船出厂前和发射场阶段,针对飞船的关键性能指标,我们与已经成功飞行过的飞船的数据,还有神舟十四号在各次各个阶段的测试结果进行了一致性的比对,确保它的质量比较稳定。
据介绍,如果飞船自主飞行过程中发生紧急故障,神舟飞船可以随时应急返回地球,既可以在地面人员的控制下计算返回参数,也可以由飞船自主控制返回。
神舟飞船在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自动对接过程中,如果发生相对位置、相对姿态的测量控制设备故障,导致不能进行自动对接时,神舟飞船可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飞船完成对接。
在停靠空间站期间,如果空间站发生严重威胁航天员生命的事故,神舟飞船具备随时紧急撤离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的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高旭:我们的关键环节都进行了冗余的备份设计,不会出现由于一台设备突然失效,就导致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受威胁。同时我们对于所有的危险源,包括火工品、高压气体都做了严格的过程控制来确保飞船的绝对安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宽带之父”:比发丝还细的纤维,牵动着世界神经
来源:原点阅读2006年12月26日,中国台湾南部海域发生了7.2级的地震,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失,但破坏却十分严重。地震造成13条国际海底光缆受损,中国至欧洲大陆部分语音通信和数据专线中断,更为严重的是,互联网大面积拥堵、瘫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成为重灾区。诺哈网2023-05-25 22:19:0800002K直屏同级唯一!Redmi K60E史低价:12 256GB仅1699元
快科技5月24日,今天是真正意义上京东618开启的第一天,很多产品都刷新率上半年的最低价。RedmiK60E机型又迎来了新的史低价格,12256GB版本定金预售仅需1699元,比之前还便宜100元,提前下手的朋友们记得保价。与K60系列两位大哥一样,K60E的最大亮点同样是2K直屏,这也是K50系列延续下来的优良传统。诺哈网2023-05-26 02:55:220000不捏烂不撕碎,机器人也会剥香蕉皮
根据近日发表于预印本平台arXiv的一篇论文,一个经过机器学习训练的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类成功地剥香蕉,而不会把它撕成碎片。处理柔软的水果对机器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机器人通常缺乏在不破坏物品的情况下处理它们的灵巧性和细微的触感。水果形状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种水果,形状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会扰乱计算机视觉算法,而视觉算法通常充当机器人的大脑。诺哈网2023-05-26 01:33:290000科学好故事|动物行为变化能预警地震、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吗?
来源:bbc撰文:NormanMiller翻译:任天2004年,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9.1级海底地震引发了剧烈海啸,摧毁了印度洋沿岸的许多居民区,造成12个国家至少22.5万人死亡。之所以造成如此巨大的死亡人数,部分原因是许多社区事先没有收到任何警告。诺哈网2023-05-25 22:13:310000获多个国际首次发现 中国天眼有望确定快速射电暴中心引擎机制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孙自法)作为宇宙中偶发的射电爆发事件,快速射电暴(fastradioburst,FRB)自2007年首次被发现至今已经观测到数百个,但其起源、能源机制仍然成谜,吸引全球天文学家持续观测研究,更因其可能为外星人向地球发送信号的猜测广为流传而备受大众关注。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诺哈网2023-05-27 02:18: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