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杂牌强悍军的军长们,在解放战争结束后,他们的结局如何?
在蒋介石军事集团,除了世人比较熟知的五大主力外。该军事集团,还拥有不少能征善战的王牌部队。就比如:作战能力可以与五大主力相媲美的第七军,还有黄百韬的第25军,以及晋军出身的第35军,都是属于杂牌强悍军。
这三个军,之所以被称之为杂牌强悍军,是因为他们都是由民国时期的地方部队组建而成的,故此,被称之为杂牌部队。由于,第七军,第25军,第35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堪比国军五大主力。所以,这三支部队,也被世人誉为杂牌强悍军。
虽然,杂牌强悍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这三支部队,打起仗来异常凶猛,没有出现过投降,或者不战而退的情况。

杂牌强悍军第七军,前后共历任十位军长,今天小编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查一查。只讲一下,该军的首任军长与末代军长的结局如何?
第七军的首任军长李宗仁,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漂洋海外多年,直到1965年回国。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病逝世,享年78岁。第七军最后一任军长是李本一,他是在广西战役中,被第四野战军俘虏。因李本一在抗战时期,解放时期,滥杀无辜,最后遭到审判,处于枪决。
杂牌部队第25军(亦称整编第25师),是在黄百韬担任军长后,开始脱胎换骨,逐渐成长为一支王牌劲旅。要晓得,黄百韬可是一位悍将,他在解放战场上的表现绝对出色,是曾经让华野,中野都吃过亏的国军虎将。之后,黄百韬担任第七兵团司令员时,第25军军长由陈士章担任。

虽然,黄百韬与陈士章都是属于杂牌将领,但他们对蒋介石很忠心。所以,在解放时期,没有选择起义,黄百韬战死疆场,陈士章兵败被俘。
杂牌强悍军第35军,是晋军出身,作战优势,擅长守城防御作战。据统计,第35军从成立到覆灭,前后共历任四位军长。第一任是晋军名将傅作义,任期时间,前后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三年。第三十五军也就是在傅作义的带领下,脱颖而出,成为一支善于防守作战的王牌部队。故此,军长傅作义也拥有守城名将的美称。

第35军的第二任军长是董其武,他是傅作义的得力干将。所以,在1944年,傅作义卸任军长一职时,老傅就让董其武接替自己的位子,成为这支杂牌强悍军的第二任军长。
傅作义与董其武两位将军,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都选择了起义。傅作义的起义,使得北平和平解放,让这座古老的城市没有毁于战火中。董其武将军的起义,使得绥远和平解放,并率领10万大军加入人民队伍。在建国后,董其武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因功,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看样子,杂牌强悍军第35军的四任军长,就有两位选择了起义。第三任军长是鲁英麟,第四任军长是郭景云,他也是最后一任军长。

鲁英麟也是晋军13太保之一,而且与傅作义的关系很不一般。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太好了,导致在解放战场上,鲁英麟被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包围后,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拼死抵抗,奋力突围,结果使得第35军损失惨重。
这让鲁英麟很是自责,因为,他知道第35军就是傅作义的脸面。如今第三十五军打了败仗,就等于丢了傅作义的脸面。这让鲁英麟更加羞愧,也无脸再面见傅作义。最后,选择了杀身成仁,享年55岁。
郭景云是在新安保战斗中,因打了败仗,使得第35军全军覆没,而他则是在警卫员的拼死掩护下,逃出了包围圈。不过,郭景云也没有选择苟活,举枪自杀,成为继鲁英麟之后,第二位自裁的军长。
鲁英麟与郭景云之所以走上自裁,这条道路,是因为他们二人对傅作义很忠心,不愿意辜负他。要是两位将军,知道傅作义后来选择了起义,不知他们有何感想。
新组建的新四军,不仅七位师长是牛掰人物,连独立旅旅长也很牛掰
诺哈网2023-05-28 10:47:250000作为二战时期的战犯隆美尔,为何会名利双收,并受到尊敬
诺哈网2023-05-29 23:31:170005捍卫京师重地,保卫首长安全的六位开国名将都是谁?
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后。朱毛周等领导人就将指挥所搬进北平城,就此这个地方,就成了我军大本营。当时,负责捍卫北平,保护首长们安全的名将,是华北野战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将军。为何是杨成武将军呢?主要是因为当时其它兵团,都参与解放我国西北,西南,华南,东南地区的战斗。包括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平正式更名为北京后,捍卫京师重地的依然是杨成武将军,率领的第20兵团。诺哈网2023-05-29 10:36:220000为何跟着蒋介石,一起赴台的国军高级将领,都得不到重用
在三大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开始为自己考虑退路,于是他把目标锁在远离大陆的台湾。为了经营这块后方基地,他把自己的心腹将领陈诚派到那里,帮助自己经营这块后撤之路。而蒋介石也在为自己撤退做准备,把国家的古玩字画都运走,还有大量黄金,只要是能运走的东西,他全部用船运往台湾。诺哈网2023-06-01 16:17:1200001945年,林总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四位副总司令都是谁担任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并且派遣部队进入东北三省与盘踞在东北的20万关东军作战。为了支援苏联部队,我党上级也派出一部八路军进入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可见,我军是最早进入东北地区的部队,而此时蒋介石的国军大多数都聚集在南方。诺哈网2023-05-29 04:21: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