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飞机156架!号称全球第二的俄罗斯空军,为何实战表现拙劣?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骤然爆发的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13个月,而战火依然在继续蔓延,不断吞噬着前线士兵的生命。作为自越南战争以来最血腥的一场战争,俄乌双方一线交战水平远低于外界之前预计,普遍依赖大口径火炮的火力支援,让人不禁怀疑是回到了二战时期。再加上俄罗斯空天军屡出纰漏,各种问题此起彼伏,让人不禁发出疑问——战前号称全球第二的俄罗斯空天军,为何实战表现如此拙劣?

▲双方大量炮兵轰击的巴赫穆特战场
按照“Oryx”网站统计数据,目前俄空天军共损失156架飞行器,其中固定翼战机77架,直升机79架(俄罗斯直升机部队归属空天军管辖)。其中29架苏-25、20架苏-34和11架苏-30SM,占据了俄军固定翼战机战损的绝大部分。这些专司对地作战的战机,在风险最高的攻击任务中损失巨大,也暴露了俄罗斯空天军最大的缺陷——对地攻击水平不足。载人航空器自介入战争开始,就因为其居高临下的独特对地攻击优势而饱受重视,在一战中甚至有飞行员投掷手榴弹的先例。而在二战中,苏联空军独创的攻击机战术,更是直接促成了伊尔-2“黑死神”的赫赫威名。

▲苏-25是俄军损失数量最多的固定翼战机
冷战期间,苏联空军秉承向西突击的战略思想,在80年代推出图-22M3、苏-34、苏-25三级攻击体制,分别针对不同等级的地面目标。在当时,这些红色铁翼象征着毁灭和死亡,是让北约惶惶不可终日,认为只有战术核武器才能遏制的突击装备。而在几十年后的今日,驾驶着同样装备的俄罗斯空天军,却如同不堪一击的泥人一样倒下阵来。具体来说,大名鼎鼎的图-22M3“逆火”实战出动架次极少,完全没有苏联时代高速轰炸机的绚丽姿态。以超音速飞行、低空精确打击著称的苏-34,也因此屡屡被击落变得畏首畏尾,仅剩下苏-25孤军奋战,却也独木难支。

▲俄军被击落的苏-34战斗轰炸机残骸
缺乏精确制导炸弹往往被外界视为俄军对地攻击保守的原因,但真相恐怕并不仅仅如此。以图-22M3为例,在苏联时期其就负责攻击交通枢纽、仓库、指挥中心等关键目标,精确制导武器在当时也并非唯一选项,而现实是“逆火”仅仅在马里乌波尔围城战中现身过,根本没有起到高速轰炸机的效果。事实上,武器欠缺仅仅是其中一个问题,战机保障乏力导致起飞架次少、大量飞行员训练不足使得夜间/复杂气象攻击难以为继,战场配合乏力以至于攻击效率不高等,是往往被忽视的其他方面。而攻击乏力意味着乌军残余防空系统,无法被彻底摧毁,其形成的威胁又反过来制约了俄军战机攻击效率,形成恶性循环。

▲“逆火”威名赫赫但很少在乌克兰战场出现
此外,俄军空中侦察/情报搜集的弱势,也非常明显。其虽然装备了约16架大型预警机,以及数量不明的伊尔-20指挥机,但这两者完全没有起到战场空情中心的职能。具体表现在:无法对乌军防空系统保持监视跟踪、不能快速侦察到乌军“海马斯”等远程装备的活动轨迹、对于越境的乌军无人机监视乏力。相比之下,乌军虽然没有空中监视/侦察系统,但在西方情报单位的支持下,却能对俄军动向迅速做出反应。其“海马斯”的高效攻击、使用“海王星”反舰导弹击沉“莫斯科”号巡洋舰,以及频频使用无人机袭击俄军后方,都是乌军在这一领域的表现。

▲俄军A-50实战表现真的配不上大型预警机的名号
俄罗斯空天军表现尚可的两个领域,是对空和防空作战。受益于开战初期有效的突然袭击,乌克兰空中力量早就遭到毁灭性打击,残余战斗机和落后的远程导弹,在俄军苏-35S、S-400的围猎下损失惨重,为俄罗斯空天军留下了最后一点颜面。如果再加上俄军米格-31BM战斗机,发射“匕首”高超音速武器,以及使用R-37远程空空导弹拦截作战的例子,其实就已经可以勾勒出俄罗斯空天军,目前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质量尚可而数量不足。

▲俄军米格-31战斗机实现表现上佳
在战前俄罗斯空天军之所以被认为,是超越中国空军的空中力量,主要是因为其拥有数量众多的战略武器。具体来说,俄军16架A-50对中国4架空警-2000形成4:1的数量优势,俄军约20架伊尔-78大型加油机,是中国空军大型加油机规模的三倍以上。至于最引人瞩目的战略轰炸机,俄军更是遥遥领先。但从实战结果来看,俄军这些大型战机相当一部分都是虚有其表,多年的局部战争经验和有限的发展资源,使得俄罗斯空天军有意识地培养了一小群精锐力量。其以一小撮精锐飞行员、优秀地勤和有限改装的先进战机为核心,事事走在战争最前沿,撑起了俄罗斯之前的数场局部战争。

▲俄军苏-35S机队总体表现不错,但无法扭转大局
由于这时俄罗斯介入规模有限,对手作战水平也相当低下,因此这批精锐力量表现上佳。但在乌克兰这个辽阔战场上,小批精锐就不足以改变整个战争局势,俄军虽然屡屡在部分战场占据优势,但大量低水平飞行员、地勤、战机,却导致其他战争纰漏不断,无法扩大战果。归根结底,失去苏联时代市场的俄罗斯,其实已经撑不起世界第二空军的花费,小规模精锐加上大量低水准部队的模式,是之前数场战争推动,也是其目前实力的发展极限。想维持一支苏联时代的大规模先进空中部队,已经超过其负担极限,完全不现实。从这一点来说,或许俄罗斯空天军会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美军M3中型坦克,看上去挺唬人,防护力和机动性却十分拉胯!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M3李-格兰特中型坦克是美军在二战初期的坦克设计方案,可根据乘组人数区分为李(7名乘员)和格兰特(6名乘员)两种坦克,分别取自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将领罗伯特.E.李和尤利西斯.S.格兰特。该坦克的诞生是基于当时美军对75mm火炮坦克的迫切需求,在参考了M2坦克的相关设计后,一台同时装备M3型75mm火炮和M5型37mm火炮的奇怪坦克出现在公众视野。诺哈网2023-05-26 13:40:400000北京地铁能防原子弹?你不知道的人防工程,关键时刻救你命
如果防空警报响了,你知道往哪躲吗2018年1月13日早上8点,刚睡醒的夏威夷居民突然从手机上收到一条即将遭受导弹打击的警报!▲紧急警报,夏威夷即将受到弹道导弹攻击!当地居民瞬间睡意全无紧急警报消息中写道:“夏威夷即将受到弹道导弹攻击,立即寻找庇护所,这不是演习!”当时朝鲜不仅成功进行了核试验,而且刚刚试射过远程弹道导弹,美国和朝鲜关系比较紧张,夏威夷一直处于警备装备。诺哈网2023-06-02 01:18:260000匈牙利重金采购德国装甲车,外观设计独具匠心,暗藏一特殊功能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作为一支曾在二战时期让世界各个军事强国闻之色变的军队,德军的威名可以说从一战开始在上个世纪就是声名鹊起的存在。德军在二战时期确实开创了不少新颖的战法,尤其是德国陆军,开创的"闪电战"作战模式甚至对今天各个军事强国的陆军指导思想都还存在很强势的影响力。诺哈网2023-06-03 21:23:410000从东风5到东风41,中国战略核打击力量如今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首枚"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瞬间,从现有公开资料来说,在当年的"580"任务中,该弹的实际飞行距离为9070公里(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4 13:54:270000“郑和宝船”被考古学家否定?中国海军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欧洲?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坚船利炮”——这四个字本来只是用于描述强大的海军力量的中性词,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四个字却往往会让人联想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凭借着“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一次次迫使落后的中国签下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海岸线,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几乎成了不设防的状态。诺哈网2023-06-01 03:01: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