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后,受到蒋介石冷落的国军高级将领,都有谁?
在蒋介石逃离大陆后,他想了一天一夜,都没有想明白,他怎么会输掉解放战争,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还是占领的地盘,以及获得国际的支持,他的蒋氏军事集团,都要优于我军。但是,四年的解放战争打下来,蒋介石是败得一塌糊涂,最后只能逃离,孤老海外。
经过几天几夜的反省,他终于得到了答案,就是自己身边的那些高级将领,拉帮结派,谋取私利,成为党国的毒瘤,最终导致大厦将倾。

其实,蒋介石得出的结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要知道,蒋介石输掉解放战争,原因一:内部成员十分腐败,就导致民不聊生,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原因二:国军集团派系林立,就导致在战场上,很难达到协同作战,甚至出现了见死不救的局面,只要是国军将领被围,大家都是坐山观虎斗。原因三:蒋介石的错误指挥,以及过多的干涉,就导致,前线作战将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仗。
诸多原因加在一起,让本来拥有一手好牌的蒋介石,最后彻底被打烂。当然,蒋介石是国军最高领导人,他肯定不会向属下承认是自己的错误。就比如,辽沈战役的失败,蒋介石把责任全部归于卫立煌。淮海战役的失败,蒋介石把责任全部归于刘峙与杜聿明。平津战役的失败肯定是傅作义了。

这样看来,蒋介石输掉解放战争,就会把责任全部推给那些国军高级将领。这样一来,就导致多数,跟着蒋介石一起赴台的国军高级将领,没有受到重用。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去台后,受到蒋介石冷落的国军高级将领,都有谁?(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刘峙,在淮海战役结束,仕途就开始走下坡路。他因输掉淮海战役,不敢回到南京,偷偷地去了印尼,身上所带的钱财,在路上也被小偷洗劫一空。无奈的刘峙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最后,轮流为教书匠,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在异国他乡的刘峙无依无靠,最终还是选择了赴台。
虽说,刘峙在台期间没有受到蒋介石的重用,但基本上的生活保障,还是没有问题的。1971年1月,刘峙病逝,享年79岁。

刘峙的一生也非常传奇,早期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是属于绝对的名将。后来,成为大家眼中的逃跑将军,不过,蒋介石对他依然很器重。只是在解放战争结束后,刘峙开始受到蒋介石的冷落。
第二位何应钦,相信很多人对这位都比较了解吧,他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国军二号人物。但是,在抗战结束后,何应钦的位置慢慢地被陈诚取代,虽说也是官至高位,但没有啥实权。去台后的何应钦,也深知蒋介石对他不会再委以重任,就主动退出幕后,担任闲职。1987年10月,何应钦因病逝世,享年97岁。
第三位胡宗南,他是蒋介石在大陆期间,最受重用,最被器重的黄埔学生。军旅生涯中,创造了五个第一,被誉为是老蒋的天子门生第一人。可以说,在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胡宗南绝对受蒋介石的重用。可是,在老胡赴台后,地位一落千丈,受到蒋介石的冷落,担任闲职,过着按时报到,领薪水的日子。

第四位汤恩伯,他曾经也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军旅生涯鼎盛时期,手中掌握的兵力达到40万,成为名震一时的中原王。但是,就在解放战争结束后,这位中原王汤恩伯,在台期间受到了蒋介石的冷落,据说日子过得十分凄惨,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最后,还是在几位同僚的帮助下,给他凑了一点医药费,远赴日本治病。可谁曾想,一代中原王汤恩伯,最后却死在了手术台上。而关于他的死因,也流传着好几种说法。

第五位白崇禧,他也是国军高级将领,有一点不同的是,白崇禧还拥有地方军阀的背景,是桂系的大佬。虽说,官职很高,但始终没有进入蒋介石的嫡系圈子,加上多次反对蒋介石。因此,在台期间的白崇禧,受到蒋介石的冷落很正常。包括,拥有地方军阀背景的阎锡山,杨森,马鸿逵等人,都受到了蒋介石的冷落。
去台后的国军高级将领,受到了蒋介石的冷落,除了在解放战争时期,打了败仗外。再者就是他们的年龄也不小了,蒋介石要开始培养新势力,启用年轻人,为小蒋铺路。这可能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吧。
革命战争年代,给两位元帅,担任副手的开国上将是谁?
1955年,共有55位将军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之后又增加了两位,共计57位将军,被称之为开国上将。57位开国上将,在革命战争年代,都是人民军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他们多数都是担任兵团司令或者政委,以及在其他工作岗位任职。总而言之,57位开国上将都为革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诺哈网2023-05-26 05:45:100000强将手下无弱兵,林总与粟司令麾下十大悍将,都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作为革命战争年代,人民队伍中,武力值最强的林总与粟司令是被公认的杰出军事指挥家。因为,他们二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指挥的每一场战斗,影响都很大,关系着革命事业的走向。就比如,影响最大的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皆是出自林总与粟司令之手。诺哈网2023-05-26 19:06:390000黄百韬的第7兵团十分顽固,但有一位师长选择了起义,他是谁
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都遇到了,自解放战争爆发以来,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初期,就碰到了硬钉子,它就是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这支兵团是由国军杂牌部队,整编第25师为基础扩建的,在豫东战役结束后,黄百韬兵团得到了扩编下辖第25军,第63军,第64军,只不过这三个军并非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都是由东北军,西北军,川军,粤军组建而成的,故而称之为杂牌军。诺哈网2023-05-29 02:26:310000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成立的五大行营,都是哪位国军大佬任主任
诺哈网2023-05-29 06:57:450000揭秘东北野战军,最具有战斗力的七个师,首任师长都是谁?
东北野战军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但是总司令一直由林总担任。同时,这支野战军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主力部队,为我国解放东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改编成第四野战军后又挥师南下,直捣两广之地,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诺哈网2023-06-01 03:21: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