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后,受到蒋介石冷落的国军高级将领,都有谁?
在蒋介石逃离大陆后,他想了一天一夜,都没有想明白,他怎么会输掉解放战争,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还是占领的地盘,以及获得国际的支持,他的蒋氏军事集团,都要优于我军。但是,四年的解放战争打下来,蒋介石是败得一塌糊涂,最后只能逃离,孤老海外。
经过几天几夜的反省,他终于得到了答案,就是自己身边的那些高级将领,拉帮结派,谋取私利,成为党国的毒瘤,最终导致大厦将倾。

其实,蒋介石得出的结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要知道,蒋介石输掉解放战争,原因一:内部成员十分腐败,就导致民不聊生,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原因二:国军集团派系林立,就导致在战场上,很难达到协同作战,甚至出现了见死不救的局面,只要是国军将领被围,大家都是坐山观虎斗。原因三:蒋介石的错误指挥,以及过多的干涉,就导致,前线作战将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仗。
诸多原因加在一起,让本来拥有一手好牌的蒋介石,最后彻底被打烂。当然,蒋介石是国军最高领导人,他肯定不会向属下承认是自己的错误。就比如,辽沈战役的失败,蒋介石把责任全部归于卫立煌。淮海战役的失败,蒋介石把责任全部归于刘峙与杜聿明。平津战役的失败肯定是傅作义了。

这样看来,蒋介石输掉解放战争,就会把责任全部推给那些国军高级将领。这样一来,就导致多数,跟着蒋介石一起赴台的国军高级将领,没有受到重用。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去台后,受到蒋介石冷落的国军高级将领,都有谁?(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刘峙,在淮海战役结束,仕途就开始走下坡路。他因输掉淮海战役,不敢回到南京,偷偷地去了印尼,身上所带的钱财,在路上也被小偷洗劫一空。无奈的刘峙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最后,轮流为教书匠,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在异国他乡的刘峙无依无靠,最终还是选择了赴台。
虽说,刘峙在台期间没有受到蒋介石的重用,但基本上的生活保障,还是没有问题的。1971年1月,刘峙病逝,享年79岁。

刘峙的一生也非常传奇,早期是蒋介石的得力干将,是属于绝对的名将。后来,成为大家眼中的逃跑将军,不过,蒋介石对他依然很器重。只是在解放战争结束后,刘峙开始受到蒋介石的冷落。
第二位何应钦,相信很多人对这位都比较了解吧,他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国军二号人物。但是,在抗战结束后,何应钦的位置慢慢地被陈诚取代,虽说也是官至高位,但没有啥实权。去台后的何应钦,也深知蒋介石对他不会再委以重任,就主动退出幕后,担任闲职。1987年10月,何应钦因病逝世,享年97岁。
第三位胡宗南,他是蒋介石在大陆期间,最受重用,最被器重的黄埔学生。军旅生涯中,创造了五个第一,被誉为是老蒋的天子门生第一人。可以说,在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胡宗南绝对受蒋介石的重用。可是,在老胡赴台后,地位一落千丈,受到蒋介石的冷落,担任闲职,过着按时报到,领薪水的日子。

第四位汤恩伯,他曾经也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军旅生涯鼎盛时期,手中掌握的兵力达到40万,成为名震一时的中原王。但是,就在解放战争结束后,这位中原王汤恩伯,在台期间受到了蒋介石的冷落,据说日子过得十分凄惨,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最后,还是在几位同僚的帮助下,给他凑了一点医药费,远赴日本治病。可谁曾想,一代中原王汤恩伯,最后却死在了手术台上。而关于他的死因,也流传着好几种说法。

第五位白崇禧,他也是国军高级将领,有一点不同的是,白崇禧还拥有地方军阀的背景,是桂系的大佬。虽说,官职很高,但始终没有进入蒋介石的嫡系圈子,加上多次反对蒋介石。因此,在台期间的白崇禧,受到蒋介石的冷落很正常。包括,拥有地方军阀背景的阎锡山,杨森,马鸿逵等人,都受到了蒋介石的冷落。
去台后的国军高级将领,受到了蒋介石的冷落,除了在解放战争时期,打了败仗外。再者就是他们的年龄也不小了,蒋介石要开始培养新势力,启用年轻人,为小蒋铺路。这可能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吧。
被誉为第一大将军省的江西,名将辈出,但最能打仗的是这七位虎将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建国后的1955年,被授予的开国将帅,多数籍贯都是来自这几个省,如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湖南走出的开国大将,数量最多,因此被誉为大将省,而四川是出元帅最多的一个省。据统计,十大元帅中的朱,陈,刘,聂四位元帅都是四川人。诺哈网2023-05-26 14:45:320000两位虎将在战争年代,留下的珍贵合影,他们都是全军的佼佼者
#头条创作挑战赛#这张比较罕见,而珍贵的照片,是拍摄于革命战争年代。照片中的两位将军,都是属于人民队伍中的勇猛之将,左边的是杨勇将军,右边的是李天佑将军。诺哈网2023-05-27 09:29:080000二野悍将是大校,四野悍将是少将,都是主力战将,为何军衔偏低
诺哈网2023-05-31 22:16:280000抗战时期,115师四虎将罕见合影,除林总外,另外三位都是谁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由此揭开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也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华大地上所有的武装力量都统一起来,共同对抗侵略者日寇。不管是之前的各地军阀,还是被蒋介石视为大敌的红军都纷纷表示愿意接受蒋介石的统一调配与改编。也就是在这历史背景下,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在此之前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成115师。诺哈网2023-05-29 05:16:030000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锦州战役,参战六位纵队司令,授予了什么军衔
1948年9月12日是决定,解放战争胜利最关键的一仗,辽沈战役就在这一天爆发了。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最重要的一场,也是最先爆发的一场大决战。这场战役的胜与败,对后来的平津战役,淮海战役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辽沈战役也成为当时双方最高军事长官最关注的一场大会战。诺哈网2023-06-01 10:35: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