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的第7兵团十分顽固,但有一位师长选择了起义,他是谁
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都遇到了,自解放战争爆发以来,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初期,就碰到了硬钉子,它就是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这支兵团是由国军杂牌部队,整编第25师为基础扩建的,在豫东战役结束后,黄百韬兵团得到了扩编下辖第25军,第63军,第64军,只不过这三个军并非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都是由东北军,西北军,川军,粤军组建而成的,故而称之为杂牌军。
在淮海战役爆发后,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从之前的三个军,又增加了第44军,第100军(这支部队是蒋介石的嫡系军,前身是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在淮海战役拥有五个军的黄百韬兵团,打起仗了也十分勇猛。别看黄百韬兵团是杂牌部队,但在悍将黄百韬的领导下,成为淮海战役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相信大家都知道,华东野战军将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包围于碾庄地区后,就开始展开了围剿。本以为这场围歼战打个三五天就会结束,因为,华东野战军派出战斗力较强的华野第四纵队(司令员陶勇),第六纵队(司令员王必成),第八纵队(司令员王建安,后张仁初),第九纵队(司令员聂风智),第13纵队(司令员周志坚),进行围歼。但最后谁都没想到,此战前后历时17天,华东野战军付出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才吃掉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伤亡数量如此之大,这恐怕是自解放战争爆发以来,华野伤亡数量最多的一次歼灭战。要知道,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华东野战军歼灭杜聿明军事集团,也没有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杜聿明军事集团,其中的第二兵团也是属于一支王牌兵团,最后却被华东野战军轻松击败,兵团司令员邱清泉,在双方激战中被击毙。

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之所以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是因为这支兵团从司令官黄百韬,到军长,再到师长各级将官都十分顽固,是蒋介石的忠实粉丝。所以,在他们被包围后,都选择拼死抵抗,拒不投降。要知道,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各将官大多数都是宁愿自毙,也不投降。如兵团司令员黄百韬见大势已去,选择了自毙。第六十三军军长陈章在激战中战死,第100军第44师刘声鹤在绝望中选择自毙。

黄百韬第七兵团将官被俘虏的也有很多,兵团参谋长魏翱,第25军第44师师长曾正我,第44军军长王泽浚,及126师师长李秾,第63军第152师师长雷秀民,第64军军长刘镇湘,及159师师长刘绍武,钟世谦,第100军第63师师长盛超等第七兵团的军官都是宁愿被俘,也不投降。剩下的其他师长,及军长都成功突破华东野战军的包围圈。足以可见,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全体将官都十分顽固,也就是因为他们的拼死抵抗,导致这场围歼战持续了17天,让华野损失6万兵力,才吃掉这股敌人。

不过有一位师长,在碾庄战斗中选择了起义,他就是第44军第150师师长赵壁光。是一位川军将领,在淮海战役之碾庄战斗中,见第七兵团大势已去,他带领全师选择了起义。加入人民军的赵壁光因是四川人,后还跟随第二野战军共同解放大西南。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四川西充县副县长职务,投入祖国的地方建设事业。
1973年,是哪八个军区进行了调整,各军区司令员又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1973年,上级决定将八个军区的司令员进行对换。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各大军区司令员接触新鲜事物,不可以,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了,否则就成了老油条。在这样的背景下,八个军区的司令员进行了调整。被调整的八个军区,分别是沈阳,北京,济南,武汉,南京,广州,福州,兰州八个大军区。诺哈网2023-05-26 23:33:410000作为解放战争中,各大野战军司令员最得意的战将都有谁?
诺哈网2023-05-31 23:20:370000韩先楚与刘震两位将军的老班长陈先瑞,在解放后,授予了什么军衔
开国将军韩先楚与刘震,都是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勇猛之将,巧合的是两位将军都是来自同一个军,同一个师,同一个团,同一个营,同一个班。而这个军,就是红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红二十五军。诺哈网2023-05-28 01:03:200000为何说这三位少将的军衔偏低,看看他们曾经担任的职务,就明白了
1955年,共有一千多名将领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虽然,少将这个军衔级别不是很高,但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将领,那都是有功于革命的人物,也是在战场上九死一生,见证革命的胜利,见证新中国的成立。不过,在开国少将中,有三位少将,在战争年代,曾经担任的职务还是挺高的,但由于某些原因,最终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诺哈网2023-05-28 21:09:4000001955年授予的开国上将,哪十位虎将,当场就被任命为军区令员
其实在建国后,各大军区司令员一职,都是由开国上将或者是开国中将担任,当然了,也有少数的开国少将也担任过军区司令员。不过,在1955年授予的开国上将人员里,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上将比较多。但是,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最先任命为军区司令员的虎将,只有十位。并且是在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的同一年,当场就被任命为某个军区司令员。能够率先担任军区司令员一职的开国上将,必定都是猛将。诺哈网2023-06-01 03:01: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