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国家水网建设提速 助力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今年以来,水利投资持续发力,国家水网建设加快推进,综合效益不断显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开工11项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规模比去年同期增加252亿元。
随着一大批水利工程的建设,我国水资源调配能力不断增强,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过8900亿立方米。

一张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的国家水网正在加速构建。
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一直以来是我国的基本水情,而建设国家水网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根本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擘画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他指出,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进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

目前,我国已规划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规划中的西线工程沟通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初步形成了“四横三纵”的国家水网主骨架以及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配置格局。截至4月14日,南水北调东中线累计调水量超61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提高了北方缺水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
建设国家水网,关键是打通大动脉。
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项目——引江补汉工程今年已正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南水北调和三峡水库两大工程牵手,中线水源将更加充沛。

今年国家将抓紧完成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积极推动东线二期工程立项建设,推进西线工程规划编制并启动先期实施工程可研工作,进一步夯实国家水网主骨架。
骨干水网工程加速推进的同时,作为国家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水网和省、市、县水网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在安徽,连接长江、淮河的引江济淮航道控制性工程——蜀山船闸项目日前通过验收。这里是整个江淮运河全线落差最大的地方,长江、淮河之间来往的船舶,在这里搭乘船闸这个特殊的“电梯”,翻越12.7米落差的江淮分水岭,就能通达南北。

建设国家水网,还需要在畅通微循环上下绣花功夫。
为了加强国家水网的“毛细血管”建设,今年国家将着力补上民生水利工程的短板,打通水网建设“最后一公里”。
今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提升至88%,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57%。

今年,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水利部等部门正在加快编制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对124处大型灌区和1000多处中型灌区实施现代化改造,可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9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约1.2亿亩。
水润华夏,泽被万物。随着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公布
今天(4月11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了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与此前3月29日公布的拟中选结果一致,此次集采共有39种药品集采成功,中选结果将于2023年7月实施,具体执行日期以各地发布通知为准。通知强调,中选结果公布后,如经调查发现中选企业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将按照采购文件有关条款予以处理。(总台央视记者张萍怡哲)责任编辑:王树淼SN2420000习近平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刘华)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习近平指出,中方始终将欧盟视为国际格局中一支战略性力量,一直把发展中欧关系视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愿同欧方延续良好传统,保持密切沟通,增进战略互信,聚焦互利共赢合作,共同克服干扰和挑战,实现中欧关系高水平运行。0000第一观察 | 从总书记考察“渔业种子”透视大食物观
说起“种子”,人们自然会想到植物。一年前的这个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第一站前往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察看的便是农作物种子。而这次广东之行,总书记调研了另一类种子——渔业种子。总书记在湛江考察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主要开展南美白对虾、石斑鱼、军曹鱼、金鲳鱼等海水鱼虾的良种选育、种苗繁育等研究工作,专注于给渔业种子装上“中国芯”。新华网2023-04-13 12:24: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