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让“高精尖”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叶 青
触摸“精尖”,走进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免费体验红外热成像;洞察深邃,借助光学元器件探索光之奥秘;对话高端,院士专家与青少年一起点燃“科技传承”火炬……5月20日,2023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启动,现场一批“高精尖”展品让观众大饱眼福。
“希望公众抓住这次机遇,打开科技之门,探索科技奥秘,感受科技魅力,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视频寄语。陈俊龙、张季超、邱成利、姜鹏、刘维宁、韦建瑞、刘金山等科学家作为“科普爱心大使”出席开幕式。
在今年广州科技活动周举办期间,该市11区168家科普资源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今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将持续至5月31日,公众可在该市范围内体验超过430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科普有助于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有助于提升全民创新力。”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琶洲实验室副主任陈俊龙指出。他寄语青少年,要“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创新共享”,“崇尚科学能够深化对于世界的认识,学科交叉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少年需要跨越学科知识的边界”。
在今年广州科技活动周主会场,2023年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群众,VR体验区排起了长龙。此外,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带来了自主移动精准喷雾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可以替代人工进行城市防疫消杀、病虫害防治、农林植保等工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创新驱动,不舍昼夜。
今年广州科技活动周给公众带来了全天候、全时段的科普体验。
5月20日晚,广州科学之夜主场活动——“元宇宙 定向越野”奇妙夜举行。此外,该市23家科普资源单位同步开辟“科学之夜”分会场,包括广州动物园的“动物园奇妙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夜探索活动等。
近年来,广州坚持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聚焦“四个面向”,优化科技供给,强化科普能力,率先出台《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探索推动科普载体的建设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2022年全市225家科普基地开展了超过2.3万场科普活动,服务公众达1.67亿人次。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弓鸿午表示,希望全市各界共同用好科技活动周这个大舞台,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在青少年心灵中播撒科学与创新的种子,为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微软将利用元数据进行标记,帮助用户区分AI生成内容
品玩5月24日讯,微软今天宣布,将会推出新方法来帮助用户区别AI生成视频和图片。微软将通过标记元数据的方式,来区分由BingImageCreator和MicrosoftDesigner生成的图片和视频。该技术使用加密方法,通过嵌入有关来源的元数据,标记和签名AI生成的内容。目前微软尚未透露将会支持哪些格式的图片和视频,这项功能预计会在数月之后推出。PingWest品玩2023-05-28 10:51:200000咖啡不死,断臂求生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咖啡又热。进入7月,上海、北京等地的咖啡供给迅速恢复。来自星巴克的信息显示,从6月29日开始,在上海800多家星巴克已正式恢复堂食。瑞幸相关人士告诉虎嗅,截至目前上海门店基本都已复工,而在上海所有门店附近的分众楼宇,瑞幸的“大瑞节广告”遍布电梯。诺哈网2023-05-26 07:05:560000B站获支付牌照背后:靠支付业务赚钱难,监管合规需求迫切
哔哩哔哩(下称“B站”)近日取得互联网支付牌照,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引起市场猜测。据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消息,浙江甬易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称“甬易支付”)65.5%的国有股权在11月19日的公开拍卖中被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宽娱数码”)竞拍成功。宽娱数码为B站主体公司之一。0000神十四再叩苍穹!迎来哪些新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诺哈网2023-05-27 09:29:520000新能源“下沉”,打不起“价格战”
@科技新知原创作者丨王思原编辑丨伊页站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架桥上,放眼望去,十辆汽车中最少有一半都是绿牌;可回到低线城市的老家,找遍整个小区,都看不到几辆新能源车。类似的反差还有,高线城市路上跑的出租车,已经看不到燃油车的身影,网约车碰到油车的概率也微乎其微;而在老家,打到新能源车的次数寥寥无几,路上除了公交车,几乎都还没舍去“尾气排放”功能。诺哈网2023-05-26 07:52: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