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方法助力数字孪生地球建设
本报讯(记者韩扬眉 通讯员刘晓倩)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李新、冯敏与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等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上发表文章,系统总结了大数据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进展和挑战。
文章分析了遥感、原位观测和实验分析、社会感知、模拟和再分析这四类地球大数据的特征,提出了能将自然-社会大数据纳入地球系统模型的大数据同化方法框架,探讨了通过深度学习、物理知会的机器学习、因果推断、深度强化学习解决地球系统科学中高维数、复杂性和非线性难题的关键。以上大数据分析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在可预测性、可迁移性、可解释性和决策支持方面的不足,为推动智能化数字孪生地球建设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
文章认为,大数据同化是融合地球大数据和地球系统模型的重要方法。大数据同化可以利用先进计算资源,实现机器学习与数据同化方法的共生集成,完成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型和多源地球观测(如遥感、台站、社会感知等)的相互融合,实现地球系统在洲际乃至全球时空尺度和物理意义上的一致表达,进而为数字孪生地球建设提供驱动引擎。
同时,文章分析了4种前沿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度学习、物理知会的机器学习、因果推理和深度强化学习的具体应用场景与方案,指出科学大数据分析方法将助力数据驱动新地学的发展。
最后,文章指出,数字孪生地球的建设需要深时、深地、深空的全面数据支撑。随着地球步入“人类世”时代,数字孪生地球的实现需要自然系统“硬”数据与社会系统“软”数据的无缝集成,从而捕捉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复杂交互,而科学、开放、共享的大数据科学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正是数字孪生地球的关键保障。实现数字孪生地球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更加广泛的跨学科合作和更加开放的科学环境有助于克服这些挑战,推动实现面向地球系统科学的人工智能工具。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3017-023-00409-w
做核磁共振,千万不能带枪
撰文|栗子审校|不周今年年初,巴西有一位40岁的中年男性,在陪同母亲看病的时候把手枪放在腰间,进入核磁共振室之后也没有把它取下来。在那里,手枪中的一粒子弹被激发,射入了他的腹部。受伤的男子被紧急送医,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最终伤重不治。诺哈网2023-05-25 16:52:210000老人按摩后紧急送医 只因过度使用这个“神器”
都说筋膜枪是按摩“神器”,但是“神器”使用不当也有风险。近日,长沙市第四医院岳麓院区急诊急救中心就收治了一名因过度使用筋膜枪按摩导致横纹肌溶解的患者。0000打破对称性带来的惊喜
来源:原理1911年,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丝(HeikeKamerlinghOnnes)最早注意到了超导现象。它起初被认为仅仅代表了一种科学的好奇,但随后,这种非同寻常的现象为物理学家带来了无数的理论挑战和实验惊喜。从20世纪中叶年著名的巴丁-库珀-施里弗(BCS)理论的发展,到1987年高温超导铜氧化物陶瓷的发现,超导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0000市场上的这些莓,我猜你叫不出名字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近些年每次去水果摊儿转一圈,总能发现几种长得很漂亮,但却根本叫不上名字的水果品种。今天搞了个“莓谱”,先来给大家盘一盘五花八门的“莓”。诺哈网2023-05-25 21:33:540000他发明了氟利昂和含铅汽油 最终又死于自己的发明
如果你曾看过我们之前关于含铅汽油的推送,或许会对一个人有印象:小托马斯·米奇利,含铅汽油的发明者。用一位作家的话说,这位发明家似乎“对令人遗憾的事情有一种几乎不可思议的直觉”,除了含铅汽油之外,他还发明了另一种影响全球健康的物质——氟利昂。撰文|二七审校|Clefable诺哈网2023-05-25 21:39: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