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饱眼福,央视《军迷之眼》探秘空军歼-8F,“八爷”能再战十年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在“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牺牲22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军迷之眼》栏目走进北部战区航空兵某部,走近我们熟悉的歼-8系列战斗机,全景式展现歼-8部队的战备和训练任务。

必须指出,此次《军迷之眼》栏目做得非常棒,别的不说,单单是从拍摄镜头来看,就达到了国内航空摄影的最高水平。这大概是歼-8自装备部队以来,在镜头前最“酷”的一次,对于一位已经服役四十年的老兵,在服役生涯的最后阶段有这样一个感叹号,军迷们知足。
传奇与争议并存的歼-8
对于歼-8这位老兵来讲,在它的身上有太多的传奇,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太多的争议。

从“传奇”的角度看:歼-8是中国航空工业首款完全自行研制、脱离了以往仿制苏联米格机技术路线的大型战斗机。且到了歼-8II型之后,为了容纳大型火控雷达、改用机头进气,并对全机外形进行了修型,成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唯一一款双发、单座、机头进气战斗机,有“空中美男子”的美称;

同时,歼-8战机在上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还担负了配套国产首款中距弹PL-4、国产FWP-14型涡喷发动机、引进技术的A弹,首款国产成熟中距弹PL-11的配套任务。并完成了国产战机首次空中加油试飞,协助首款国产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SD-10的定型,在功劳簿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歼-8III木制原型机(图源:菜鸟耶夫斯基)

但是,从“争议”的角度看:无论是当时和格鲁曼公司合作无果而终的“和平珍珠”计划,还是90年代和歼-10并列为两个“争气机”项目、最后却同样无果而终的歼-8III项目;亦或是在歼-10型战斗机批产后、却依然在批产歼-8F这种当时的军迷难以理解的操作……

甚至还包括贯穿了本世纪最初十年的“南北之争”,让大家对这位“八爷”的观感远比歼-10复杂。但毫无疑问的是,歼-8系列战机的价值,无论是在型号研制上的价值,还是战术作用上的价值,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凸显。
歼-8的研制价值
在型号研制上:歼-8型战机虽然在刚研发出来的时候,一度被称为“大歼七”,甚至上世纪末有军迷还这么认为,实际上这两款型号内在大相径庭。

歼-8型战机通过有效的气动设计、外形减阻、翼型选择等,在后机身截面积相比歼-7型战机提高了一倍以上(毕竟一个双发一个单发)的情况下,却达成了比歼-7型更好的飞行性能。譬如,歼-8战机在最大可用马赫数上、在海平面爬升率上、在飞行包线全速段的盘旋性能上,都不同程度地好于作为对比的歼-7B型战斗机,更是好于作为对比的典型二代机幻影-3。

总的来看,歼-8B型战斗机作为一款八十年代中期推出的第二代战斗机,其机动性与美军六十年代推出的、公认为二代机中综合性能最强的F-4E型战斗机旗鼓相当。对于中国这个航空工业相对薄弱、自研型号少之又少的国家来讲,堪称了不起的成就。

同时,歼-8战斗机作为国产首款自研战斗机,还达成了多个成就。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首次空中加油试验成功,就是在歼-8D型战斗机上完成的。而歼-8D型战斗机也成为了我国首款具备空中加油以拓展作战半径的飞机,装备海军航空兵后,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在南海方向上的战略存在和控制能力;

又比如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其实我国首款具备使用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能力的国产战机不是歼-10。歼-10早期型号能够配套的仅有PL-11这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从21世纪初期的情况看,这种中距拦射能力已经严重不足;反而是歼-8F型战斗机通过修改雷达特设,首次实现了匹配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的能力。

这在中国空军中,是继苏-30MKK战斗机之后的第二型,也可以看出歼-8F战斗机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当时的中国军迷们期望,说希望歼-10和歼-8F打配合“一个负责远距离拦射,一个冲上去近身格斗”,不是没有原因的,也是有着深刻的内在因素的。
歼-8的战术价值
而从战术作用的价值上来说,其实《军迷之眼》栏目在采访了歼-8战斗机的飞行员之后,说的很明确了。别看歼-8战机已经有些老了,但是同样有它的技术优势:

首先是可靠,和军迷们更期望看到的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不同,对于部队来讲,一款性能一般但是极为可靠的装备,相比一款性能出彩但是三天两头趴窝的装备,部队肯定更喜欢前者。毕竟部队瞄准的是战场,武器交到手里不是留看的,是要拉出去打的。部队要求的,不是在准备好的时候能打,而是在受领命令之后随时能打。

这种情况下,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当然属于优先性能。目前的歼-8F/H型战斗机普遍服役15到20年左右甚至更年轻,算是年富力强,整体可靠性属于比较优秀的区间。对于部队来讲,起码当下它还属于当之无愧的一线主战装备。

其次是部分性能出彩,这在对歼-8战机飞行员的采访中可见一斑。比如一些飞行员对于歼-8F的描述中,就有描述起飞时“推背感很强”。得益于歼-8战机较高的推重比性能和第二代战机普遍强调的高速拦截能力,歼-8F战斗机的“推背感”想来是所言不虚。
“歼-8F枪挑F-22A”

又比如一名飞行员对于歼-8F性能的描述,指出歼-8F在高空条件下,有它自己的战术优势。这其实跟军迷们长久以来的传言、说歼-8F战斗机可以在高空凭借自己的下视下射能力搞“高来高去”,打了就走不谋而合。

其实歼-8F型战斗机还有一个独门绝技,高空高速——意味着它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多。这几个条件结合起来,能够给歼-8系列战斗机带来怎样的战术优势,让歼-8F战斗机适宜承担怎样的战术任务不言而喻。这也是为何歼-7系列战机在中国空军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反而歼-8系列战机依旧在空军战术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因素。
歼-8终将远去
那么歼-8系列战机,未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呢?在《军迷之眼》栏目播出后,还有些军迷在大伊万的微博底下留言,畅想给歼-8战机更换新型航空发动机、配套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和第四代综合航电系统、加PL-15甚至超远程空对空导弹,作为类似于俄罗斯空天军米格-31BM一类的截击机使用的可能性。
高空高速截击机的典型代表:俄罗斯米格-31

其实以大伊万的观点来看,这个看不到什么必要性:歼-8系列战机的截击能力相对出色,是针对于歼-7来说的,它的截击能力也许和歼-11相当,但是必然赶不上歼-20型战斗机。未来,歼-20进一步发展到后续改进型之后,其截击性能只会更强,超过歼-8F型战斗机两代都不是问题。

靠歼-8战斗机继续担负截击机的作战使命,且不说中国空军在未来的战术体系中,还有没有截击机的位置。就以歼-8战斗机的性能来讲,它的性能完全可以被其它机型取代,且其它机型在同类性能上可以做的更好。
网友设想的歼教-8和歼教-8II(图源:微博@feel的小步舞曲)

又以歼-8系列战斗机的改进成本来说,飞机的改进和军舰的改进是差不多的,一架飞机最值钱的不是机体,而是航电系统和航发。如果按照军迷们期望的,把歼-8战机改进到三代半战斗机的水平,换航发、换航电、机体延寿,那这改进跟新造一架三代半战斗机似乎没啥区别。

既然有这个钱,为何不多买一些歼-16甚至歼-20战机?这还没有计算如果要给歼-8换发,从第二代的涡喷换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涡扇,需要重新计算进气流量……说白了,就是要重新匹配进气道甚至设计整个中前段机身,否则进气流量不足或者进气流场问题,换发也可能导致性能发挥不出来。这跟歼-8大改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所耗费的资金肯定不会少。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歼-8的主机所就提出过歼-8大改的问题。从当时的改进技术方案看,给歼-8换机翼、增加边条翼、换发、加前缘机动襟翼、配套先进火控雷达和空对空导弹等,跟目前军迷们对歼-8的改进希望差不多。甚至到了本世纪初,歼-8总师顾诵芬院士在接受某杂志采访的时候,依然心心念念地表示,歼-8如果挂上一些好导弹,战斗力不会比第三代战斗机差。

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歼-8大改最后没有得到空军的首肯。而现在过了30多年,在中国空军型号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想在把歼-8拿出来继续改进,得到空军支持的可能性只会更低。歼-8系列战斗机只会像军迷之眼里提到的那样,正在逐步走向自己寿命的末期,留下中国航空工业历史上的一个感叹号。
空中巨兽,俄罗斯研发新型运输机,载重180吨远超伊尔76
《军武次卫面》作者:机甲888▲俄罗斯研发中的“大象”大型战略军用运输机飞行状态下的概念图(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2 06:38:550000过气网红,和055同日服役无人关注,最新型052D都有哪些亮点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888▲随着"淄博"舰的服役,中国海军的驱逐舰装备体系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4 07:33:480000小步快跑,边造边改进,中国093核潜艇多种改型让人惊叹
核潜艇作为大国水下核力量的象征,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各有核国家的大力发展,而中国虽然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且相应的技术也比较落后于美俄等核潜艇强国,但经过了长时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近年来也有了相应的新成果出现,这就是09III系列攻击型核潜艇。传说中09III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艇以及其下水仪式传说中09III攻击型核潜艇的首艇的开工纪念章诺哈网2023-06-05 08:20:130000治愈病毒患者究竟花多少钱?普通人负担不起,中国免费治疗做榜样
【军武次位面】:风满楼近日,据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新闻周刊网站上一篇文章显示,54%的共和党议员希望由中国出钱为全球抗疫消费买单,或至少支付其中一部分款项。又根据最新的美国《拉斯穆森报告》显示,有42%的美国选民支持由中国来支付疫情病毒产生的费用,有36%的人对这个决策表示否定,22%的人选择中立。▲《华盛顿观察家》发表不恰当言论诺哈网2023-06-05 00:50: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