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多久最有利于认知能力?
调整睡眠三要素,送你一份失眠自救指南
#连续3晚睡眠不足免疫功能低一半#【调整睡眠三要素,送你一份失眠自救指南】#熬夜会降低人体免疫力#想要第二天醒来精神饱满,充足优质的睡眠是关键!当睡眠不足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会“疲劳”。长时间的睡眠障碍,甚至可能会引发癌症。那么如何摆脱有关睡眠的烦恼?调整睡眠三要素,送你一份失眠自救指南↓↓↓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多数人如果晚上没睡好,第二天都会感觉昏昏沉沉、难以思考,无法正常地学习或工作。你可能会无法集中精力,记忆力也会显著下降。不过,如果你长年累月地睡不好,认知功能也许会因此衰退。
无论是婴儿还是老人,糟糕的睡眠都会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那么,我们究竟需要多少睡眠,大脑才能在长期内保持正常运转呢?期刊《自然衰老》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睡眠是维持正常大脑功能的重要一环。大脑会在睡眠过程中进行重组和“充电”。除了清除有毒副产物、强化免疫系统之外,睡眠还对“记忆巩固”过程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此期间,基于自身经历形成的记忆碎片会被转化为长期记忆。
保质保量的睡眠可以让我们精神满满、身心舒畅,还有利于提高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研究人员在观察3月龄至12月龄的婴儿时发现,在他们人生的头一年中,更优质的睡眠与更出色的行为表现之间具有关联性,比如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有效调节情绪的能力等等。这些都对认知功能的早期发育至关重要,包括“认知灵活度”(即快速切换思考视角的能力),并且关乎后续生活的幸福感。
睡眠的规律性似乎与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有关,其中涉及的脑区在我们清醒时虽处于活跃状态,但并未执行特定的任务。该网络中包含一些对认知功能十分重要的脑区,比如后扣带皮层(在开展认知任务期间会停止活动)、顶叶(负责处理感官信息)、以及前额皮层(与规划和复杂认知活动相关)。
有迹象显示,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睡眠质量差与该网络连接发生改变之间存在关联性。这一点很关键,因为大脑在青春期后期和成人早期仍会继续发育。因此该网络受到的干扰也许会对认知能力产生间接影响,如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更加复杂的认知处理能力等等。
睡眠规律发生改变是衰老的一项重要特征,比如睡不着、睡眠短等等。这些很可能是导致老年人出现认知衰退和精神障碍的原因之一。
睡多少最合适
此次发表的新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睡眠、认知和幸福感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在分析英国生物样本库中近50万名中老年人的情况后发现,睡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认知表现。不过,此次研究并未包含儿童和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大脑仍然在发育中,对最佳睡眠时长也许有着不同的要求。
此次研究的关键发现是,每晚7小时为最佳睡眠时长,在此基础上少睡或多睡都对认知和精神健康无益。睡眠刚好达到这一时长的人在认知测试中的平均表现更为优异(包括处理速度、视觉注意力和记忆力等等)。而且人们还需要一直保持每晚7小时的睡眠,时长不能波动太大。
话虽如此,人们在缺乏睡眠时的反应也不尽相同。研究人员发现,睡眠时长、认知能力和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受遗传因素和大脑结构调节。他们注意到,最容易受睡眠剥夺影响的脑区包括海马体(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以及前额皮层中与情绪控制相关的部分区域。
不过,虽然睡眠也许会对大脑产生影响,但反过来可能也成立。也许正是大脑中与睡眠和清醒调节相关的脑区由于衰老而缩减,导致上年纪后出现种种睡眠问题。例如,衰老也许会减少褪黑素的生成和分泌,而褪黑素负责控制睡眠节律。这项发现似乎与其它证据相符,说明睡眠长度和患阿尔茨海默症与痴呆症之间存在关联。
7小时睡眠对于预防痴呆症是最佳长度,而此次研究显示,充足的睡眠还可以通过保护记忆力缓解痴呆症状。这意味着,我们应当对老年精神障碍和痴呆症患者进行睡眠监测,借此改善他们的认知功能、精神健康和幸福感。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改善睡眠呢?
首先,我们可以确保卧室温度凉爽、通风良好。此外,睡前不要喝太多酒,也不要看惊悚片等刺激的东西。入睡时最好处于平静、舒缓的状态,想想令你开心和放松的事情,比如上次去海滩时的经历等等,这点对很多人都有用。
手机APP或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手段也可用来记录睡眠情况,确保每晚睡眠长度一致,从而改善精神健康。
所以说,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我们不妨先从监测自己的睡眠规律、保证每日7小时的睡眠做起。(叶子)
高楼为什么一直在晃,还那么吵?
最近,由于北京的疫情而不得不在家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望向窗外,还是一栋栋高耸的楼房,不过,这次走近窗边,才注意到大部分楼房上竖立着几根“管子”,或许是避雷针吧。如果是之前,我可能会认为它们都静静地矗立在闹市中,但现在,我眼前浮现的画面却是一些工程师拖着测量仪到楼顶上,然后告知世界:“高楼不可能不动。”而且,它们还在一直发出声音。撰文|王怡博审校|王昱一直在晃动诺哈网2023-05-25 18:58:230000詹姆斯·韦伯望远镜通过大气分析能锁定地外海洋世界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1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项最新发现可使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确定地外星球中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诺哈网2023-05-27 04:53:470000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诺哈网2023-05-27 09:35:390000人类试图教AI如何造小太阳,结果是......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最近,在核科学领域有一个大新闻。就连取得这项成就的科学家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amazing呀!“这个时刻我等了好久啦——第一次在核聚变研究上演示深度强化学习!”来自DeepMind的科学家DavidPfau激动的分享了自己的论文。(图片来源:机器之心)0000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
目前,已经有充分胚胎和化石证据证明我们的中耳是从鱼类的喷水孔演化而来,而鱼类的喷水孔又是从何而来?这是困扰学术界长达百年的世纪难题。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联合中、英、瑞(瑞典)三国科学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生态和演化前沿》发表了有关脊椎动物喷水孔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诺哈网2023-05-26 12:31: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