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饮茶,可缓解失眠带来的菌群、代谢紊乱

5月30日,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郑钜圣团队联合中山大学教授陈裕明团队、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周宏伟团队以《肠道菌群—胆汁酸轴连接了慢性失眠与心血管代谢病的正向关联》为题,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该研究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胆汁酸轴可能介导了慢性失眠对心血管代谢病的不良影响,鉴定出介导慢性失眠与心血管代谢病正向关联的主要菌属和胆汁酸,并发现长期饮茶习惯有助于缓解慢性失眠带来的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失衡。

郑钜圣团队与多个国内团队开展合作,以广州居民营养与健康队列(Guangzhou Nutrition and Health Study, GNHS)为发现队列,以广东微生物组计划队列(Guangdong Gut Microbiome Project, GGMP)为验证队列,利用多点随访数据(平均6.2年)和高通量多组学数据,发现了长期慢性失眠导致的肠道微生物组和胆汁酸代谢物变化规律,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和胆汁酸在慢性失眠-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联系中的关键中介作用。
GNHS队列是一个包含四千多名参与者的广州中老年人队列(45~75岁),从2008-2013年间基线招募开始,每三年对所有的参与者进行跟踪随访。GGMP队列是一个包含一万多名参与者的大型人群队列(18~97岁),参与者分别来自广东省的14个不同地域。
该研究发现了慢性失眠影响的肠道微生物组和胆汁酸标记物,并首次提示慢性失眠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胆汁酸轴从而升高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6年的长期饮食随访信息显示,长期饮茶习惯有助于缓解慢性失眠带来的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紊乱。以上发现为预防或治疗慢性失眠对代谢健康的不良影响,提供了新的应对策略以及潜在干预靶点。
据悉,西湖大学助理研究员蒋增良、中山大学博士生卓来宝以及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何彦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郑钜圣、陈裕明、周宏伟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0712-x
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巨星陨落!痛别黄文虎院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机械动力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同志,于2022年5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诺哈网2023-05-25 18:51:030000外媒:NASA第二次发布韦布空间望远镜全彩照
参考消息网7月13日报道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12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12日第二次发布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传回的一批全彩色照片。NASA局长纳尔逊说:“今天早上,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将看到这个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新发现。每一张都将使人类看到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宇宙。”0000多国相继发现猴痘病例 什么是猴痘?如何预防?
继5月7日英国宣布发现首例猴痘确诊病例后,多个国家也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例,且可能存在多条传播链。多国报告猴痘病例✦1当地时间5月19日,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公共卫生局负责人表示,上周在该地区发现了17例疑似猴痘病例,已经要求卫生部门对猴痘保持警惕。2当地时间5月18日,西班牙卫生大臣达莉亚斯报告称,西班牙国家微生物学中心对疑似猴痘感染病例身上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后,已确定7例阳性病例。诺哈网2023-05-25 20:06:340000脚底的哪个部位最怕痒?怎么自己挠就没那么痒了呢?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撰文Skin今年的一项新研究里,有13位参与者经历了一场又好笑又痛苦的实验:被人挠痒痒。这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一项研究,而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我们脚底的哪个部位最怕痒?当你给皮肤一些刺激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痒”,还伴随着一些大笑、抽搐、退缩和鸡皮疙瘩。这种痒痒的感觉似乎特别上头,有很多人都对它欲罢不能。诺哈网2023-05-26 00:55:040000哺乳动物爱啃树皮,植物长刺来御敌
植物为什么长刺?很多时候是为了抵御食草哺乳动物的进食。哺乳动物啃食树皮的现象广泛存在,而被脱皮的树木对哺乳动物和树木种群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影响,但植物刺在抵御树皮啃食方面的作用还缺乏相关的科研评估。为此,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的科研团队对多树种树干刺策略进行了一项形态学调查,近日,相关成果发表在了《植物学年鉴》上。诺哈网2023-05-25 22:03: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