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全国的十大将军县,数量与质量较高的将军县,是哪一个!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1955年授予的开国将军中,他们多数都是来自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省份。由于这几个省下辖的县,走出的开国将军特别多,故此,被大家称之为将军县。
江西下辖的兴国,吉安,永新。湖北下辖的黄安(因走出的开国将军特别多后改称红安),大悟。湖南下辖的平江县,浏阳。安徽下辖的金寨,六安。河南下辖的新县。据统计,这十个县,是出开国将军数量最多的县,故此被称之为十大将军县。

兴国,吉安,永新,这三个县,之所以走出那么多开国将军,是因为在革命早期,这三个地方是红军的大本营。自然,来自这三个县的青少年,因受到红军的影响,都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在经过战与火的洗礼后,最终成为一代开国将军。
黄安,大悟,金寨,六安,新县,这五个县,能够走出那么多开国将军。是因为在革命早期,我党同志在大别山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也是红四方面军的发祥地。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该根据地面积仅次于瑞金苏区。而且,这五个县的地理位置,是处于湖北,安徽,河南的交界处。这个地方绵绵大山数千里,被称之为大别山。

平江与浏阳,这两个县是挨着的。要知道,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彭老总,滕代远,黄公略等人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这样一来,来自平江与浏阳的青少年,因受到红军队伍的影响,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在经过战与火的洗礼后,最终成为一代开国将军。
闻名全国的十大将军县,在革命战争年代,出了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的黄安县(后改称红安)被誉为是第一大将军县。要知道,这个将军县,共产生了61位开国将军,位居十大将军县之首。与此同时,从红安县走出的开国将军,质量也要高于其它九个将军县。

来自红安县的开国上将就达到六位,并且他们都是人民军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被誉为第一虎将的韩先楚,就是湖北红安县人,他的战术指挥才能,在开国将军中绝对是名列前茅。包括,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的战功,都是属于人民军队中的佼佼者。
人民军队中最年轻的兵团司令陈锡联,也是湖北红安人。年纪轻轻就成为兵团司令指挥官,足以可见,他的军事造诣也是很突出的。并且,陈锡联还是六位上将中,在建国后发展最好的一位,首任炮兵司令,20年的大军区司令员,副总理,被毛爷爷委以重任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第四兵团副司令员郭天民,第三兵团政委谢富治,第四野战军的后勤工作者周纯全。这四位开国上将皆是湖北红安人,王将军与郭将军是标准的军事主官。谢富治与周纯全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从事政工工作,其中的谢富治先后给陈赓,陈锡联担任过政委。并且作为文官,他也是第一个成为大军区司令员的政工将领。在1955年,谢富治任昆明军区司令员。
著名的开国中将秦基伟也是湖北红安人,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建国后成为大军区司令员,最高职务是国防部长,1988年晋升上将军衔。
来自湖北红安剩余的十位开国中将分别是王近山,刘飞,刘昌毅,李天焕,张天云、张仁初,胡奇才,徐深吉,徐斌洲,詹才芳。

王近山是第二野战军的一把尖刀,也是王牌第12军的军长,属于标准的虎将。军事作战能力,以及立下的战功都可以与开国上将媲美。刘飞是王牌第20军的首任军长,徐斌洲是志愿军第39军的政委,张仁初是王牌第26军的军长。可见,来自湖北红安的开国中将,都是属于人民军队历史上的王牌战将。
王诚汉,江腾蛟,张竭诚,周世忠,熊应堂等开国少将都是来自湖北红安。其中的王诚汉在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总结:闻名全国的十大将军县,数量与质量较高的将军县,是红安。
史上最憋屈的黄埔生,升职慢,打了胜仗还受到蒋介石的处罚
都说,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是蒋介石最倚重的嫡系将领,号称是天子门生,在国民革命军中,被誉为是穿上黄马褂的将领,十分得蒋介石器重,尽管打了败仗,蒋介石也依然不会责罚他们,反而重用。当然了,大多数黄埔生还是很得蒋介石器重,不过,也有个别的黄埔生,在抗战时期违抗了军令或者贻误战机,被蒋介石处决的黄埔生。诺哈网2023-06-01 01:40:390000刘帅不拘一格,三次登门邀请,这位国军将领出山当教员
诺哈网2023-06-02 12:55:410000输掉三大战役的国军统帅,两位加入我党,一位落魄成教书匠
诺哈网2023-05-29 20:42:310000五大野战军下辖的53个纵队,都是哪位将领任司令员?
在全军还没有改编之前,五大野战军下辖的部队,都是以纵队为编制,还没有像后来那样统一整编,按照数字顺序排列。据统计,在1949年之前,鼎盛时期的五大野战军,共下辖53个纵队,它们都是属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主力军,也是消灭,挫败反动派军事集团的尖刀,都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诺哈网2023-05-26 07:25:350000全国公认的十位抗日名将,为何只有三位黄埔生,有资格入选
全国公认的十大抗日名将,有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5军军长杜聿明,新38师师长孙立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第74军军长王耀武,西北军将领赵登禹。诺哈网2023-06-01 22:51: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