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供应链卷起来!
“降本增效”,供应链卷起来!
今年车市竞争极为惨烈。3月的“降价潮”拉开了白热化竞争的序幕,当时降价更多的是针对在售车型和库存车,而如今,新车上市发布,配置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好,而价格,也越来越“实在”了。
5月15日,哈弗枭龙(配置|询价)系列正式上市,枭龙起售价13.98万元,枭龙MAX(配置|询价)起售价15.98万元,比价格更值得关注的,枭龙MAX实现了四驱两驱同价。按照长城汽车的说法,这打破了过往豪华品牌对四驱车型的定价权,向“四驱=加价”的市场基本盘发起挑战。

这是激烈市场竞争下,车企“上演价格战,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一个缩影。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上,共有车企84家,在售品牌124个,在售的车型 817款,具体款型近2000多种,整体规划产能5,214万台,平均的产能利用率是45.7%,所以行业整体过剩,导致终端市场竞争的加剧是必然趋势。叠加有效需求不足,车企自然就会卷价格,或者说卷性价比。
今年以来,很多上市新车的价格都超预期地低,可以说不断在刷新价格的“下限”。
以比亚迪为例,今年2月,秦PLUS DM-i冠军版上市,以“9.98万元”的起售价,吹响了“油电同价”的号角,后续上市的多款冠军版车型的指导价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5月上市的海豹(配置|询价)冠军版,指导价整体下降了2.3-4万元。

终端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压力,已经快速地传导到了供应链。如果说2022年供应链的核心词是”保供“,那么2023年供应链的核心词就是“降本增效”。
正常情况下,车企每年都会要求供应商进行“年降”,幅度一般在3%-5%左右,这几乎已经成为行业惯例。今年3月中旬,价格战开打之后,盖世汽车做了关于“供应链降本”的行业调研,近3000位行业用户参与,其中74%的用户表示,相较往年,今年车企提出的降本要求明显提升。从降本幅度来看,超半数的企业被要求年降的幅度在5-10%。还有企业提出,因为疫情三年没有降价,今年被要求一次性降20%以上。车企我们也做了走访和调研,整体目标都在10%以上。
而在最近博世集团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在中国市场上,份额远比盈利更加重要。某种程度上,这也代表了绝大部分企业的心声。不管愿意与否,却不得不加入“降本增效”的内卷当中。毕竟是淘汰赛,如果出局了,一切皆无可能。
最近在外面交流很多,大家的普遍共识是:降价是一个决策,降本是一门技术。
降本的方式有很多,常规操作包括:通过商务谈判降低采购成本、选用成本更优的原材料、垂直整合供应链、提高国产化率、集采,扩大规模、产品/系统集成化/模块化、减员增效、提升数字化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更可行或者现在大家越来越看重的,是创新技术降本。这方面特斯拉就是很好的案例,特斯拉通过改进汽车设计,使制造工艺尽可能简单。例如通过电池技术迭代(升级到4680及CTC底盘),特斯拉单车已节省约1-2万元;通过车身一体化压铸的改造,虽然初期投入比较大,但是大幅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生产工艺,规模化生产情况下,成本显著下降。

目前,车企也在积极加速这方面的探索和实施,进行了跟进。而供应链的厂商也在持续探索降本新技术,例如蜂巢能源就号称,通过电池结构设计创新,其龙鳞甲电池的高度集成设计降低了体积与重量,使得成组率达到76%,有效降低了电池成本。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降本的新思路也不断涌出,舱泊一体、行泊一体愈加火热,并走向进一步融合;毫米波雷达卷向“单芯片”,激光雷达要做平台化,诸如此类的做法,其实也都是在谋求成本的进一步优化。

总而言之,汽车供应链正掀起一场围绕降本的技术大比拼,需要创新,需要碰撞,能在这个过程中杀出重围的企业,会有更大的机会形成规模化,快速全球化。盖世汽车也会持续关注这个话题,如果有好的解决方案的朋友们,欢迎和我们联系 。
(本文来自于盖世汽车网)
首批自动驾驶车辆在上海嘉定高快速路“跑”起来
5月9日,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发车启动仪式举办同时,丰田汽车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裹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utoX安途)两家企业获得首批“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通知书”。0000美国WTI原油周一收高1.5% 结束三连跌
北京时间16日凌晨,美国WTI与欧洲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一收高,二者均结束了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下的行情。分析师指出,美国债务上限谈判为全球原油价格带来了重大风险,它既可能造成更广泛的经济后果,也对美元价值产生了较大影响,而美元走势与原油定价息息相关。尽管如此,对美国两党达成债务上限协议的乐观预期,以及美国为恢复战略石油储备而回购石油的可能性,均为石油提供了支撑。0000东风新能源汽车4月1814辆,同比增46.6%
5月8日消息,东风汽车于今日发布2023年4月份产销数据快报,4月汽车合计销量12030辆,上年同期7044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814辆,上年同期1237辆,同比增长46.6%。0000客串过《生活大爆炸》的马斯克,会出现在特斯拉的广告里吗?
“我们将尝试投一点广告,看看效果如何。”马斯克在特斯拉2023年股东大会上说出的这句话,在现场引起了巨大反响,就连两款新车、继续担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两大重磅消息都显得黯然失色。盖世汽车网2023-05-26 15:54:520000理想汽车一季度净赚9亿多,80后“大嘴”李想会否放炮
来源:蓝腾财经日前,号称“汽车界大嘴”的李想似乎被惹怒了,连续猛曝车市营销的“黑料”,引发行业一阵热议。参考阅读蓝腾财经近日刊发的《敢吃50%回扣,李想撕下汽车营销界的“底裤”》一文,很多人会说,李想不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