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次!中国空间站种出水稻种子,“太空种子”已抵京
记者 刘苏雅
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在着陆场交付空间应用系统,包括3个生物样品冷包和1个无容器样品袋。

该批样品于5日顺利运抵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经检查确认返回样品完好后,样品顺利交接至相关实验科学家手中。其中就包括了经过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
水稻首次在太空结籽
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未来载人深空探测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候选粮食作物,利用空间微重力进行水稻育种,是空间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种子既是人类的粮食,也是繁殖下一代植物的载体,人类要在空间长期生存,就必须要保证植物能够在空间完成世代交替。
此前,国际上在空间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而在中国空间站内,“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项目瞄准了水稻和拟南芥两种植物。
神十四乘组在轨期间,从7月29日注入营养液启动实验,至11月25日结束实验,水稻和拟南芥种子在中国空间站内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这一“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这是国际上首次完成的水稻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

期间,航天员在轨进行了三次样品采集,包括孕穗期水稻样品、拟南芥开花期样品及水稻和拟南芥种子成熟期样品。采集后,开花或孕穗期样品保存于零下80摄氏度的低温存储柜中,种子成熟期样品保存于4摄氏度低温存储柜。

水稻和拟南芥的在轨实验样品分别装在3个生物样品冷包中,随飞船返回地球。后续,科学家将对返回样品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代谢等相关分析,通过检测及分析研究,解析空间微重力对于拟南芥和水稻作用的规律和分子基础,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水稻在太空开花时间提前
水稻在太空中的长势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重点。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生长的水稻,其多种农艺性状都与地面有所不同。
其株型在空间变得更为松散,矮杆水稻变得更矮,高秆水稻的高度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水稻在空间开花时间比地面略有提前,但灌浆时间延长了10多天;大部分的颖壳不能关闭。开花时间和颖壳闭合在保障植物充分的生殖生长、获得高产优质种子方面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将利用返回样品进行进一步分析。
此外,航天员还在空间站内开展了再生稻实验,并获得了再生稻的种子,水稻剪株后仅20天就再生出了2个稻穗。研究人员认为,这为空间作物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证据,该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单位体积中的水稻产量,也是国际上首次在空间尝试的再生稻技术。
拟南芥在太空也顺利开花,科研人员首次对空间生物钟调控光周期开花的关键基因进行研究。后续还将进一步利用返回材料,对拟南芥适应空间环境的分子基础进行深入解析。
无容器材料实验柜稳定运行
在本次返回的无容器样品袋中,还装着4盒无容器材料实验样品,这是空间站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实验产生的样品。

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是国内首个、国际上第二台在轨成功运行的同类实验设施,到目前为止已实现在轨稳定运行590余天,顺利完成了7盒材料样品在轨实验,成功加热样品73颗。
中科院表示,通过长期在轨实验,空间应用系统突破并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获取了大量重要的科学数据,揭示了一批空间实验新现象,并通过地面分析研究,产出了一些初步成果,在国际著名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后续,科学家将继续加快开展新型金属合金深过冷凝固过程研究和热物性参数测量,以获得地面高性能制备工艺关键条件,指导地面新材料制备。
超过16亿!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做营销,大麦植发IPO靠什么呢?
文︱翠鸟资本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较大,熬夜已成为常态,使得年轻人的脱发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将增至3.43亿元,患病率将达到24.2%。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每5个人中就有1人脱发。0000热门中概股周五收盘普遍走高 新能源汽车股大涨
热门中概股周五收盘普遍走高,新能源汽车股大涨;瑞幸粉单涨5%,瑞幸咖啡此前称已经履行了1.8亿美元的民事处罚。该处罚是此前披露的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的和解协议所产生的。诺哈网2023-05-26 13:09:150000数字创作控制器Tourbox参展China P&E 推出全新配套软件
新浪数码讯5月14日消息,在本届2023CHINAP&E展会上,数字创作控制器TourBox发布了全新配套软件系统TourBoxConsole5.0,为摄影后期工作者创建全新的照片编辑管理全流程。TourBox是专为摄影师、剪辑师、绘师等数字创作者打造的通用型调控台,通过软硬一体的深度解决方案,打破创作者和软件之间陈旧的人机交互方式。诺哈网2023-05-25 19:21:230000Windows Copilot登场,ChatGPT默认用必应搜索,微软联手OpenAI的大宇宙来了
机器之心报道机器之心编辑部今年的微软Build大会,高度聚焦生成式AI,联手OpenAI打造一个大宇宙。最近几个月,微软一直忙于在自身的许多产品和服务中构建生成式AI,包括搜索引擎Bing、浏览器Edge、GitHub和Office生产力套件。在今天凌晨举行的微软Build2023大会上,这些成果终于出来了,且更进了一步:微软AI宇宙越来越完备了。0000和AI网聊10分钟被骗430万,真实诈骗案震惊全网,官方:AI诈骗成功率接近100%
杨净萧箫发自凹非寺量子位|公众号QbitAI防不胜防,10分钟就被AI骗走430万!这是这两天震惊全网的真实诈骗案件。据包头警方发布,一公司老板接到朋友的微信视频电话,由于长相和声音确认都是“本人”,他丝毫没有怀疑就把钱打了过去。结果一问朋友,对方根本不知道此事。这人才知道,原来诈骗者DeepFake了他朋友的面部和声音。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