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北美洲西南部遭遇1200年以来最严重干旱
诺哈网2023-05-26 01:17:510阅

新华社华盛顿2月15日电(记者谭晶晶)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14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北美洲西南部地区过去22年遭遇1200多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该区域的旱情很可能持续至2022年年末。
研究显示,自2000年以来,受降水量少和高温天气影响,北美洲西南部地区经历异常干旱,2021年的旱情尤为严重。自2000年至2021年的22个水文年,该地区的平均降水量比1950年至1999年50年间水平下降8.3%,气温较平均水平升高0.91摄氏度。这22个水文年成为该地区至少自公元800年以来最为干旱的22年。
水文年是指每年10月至次年9月的12个自然月。
研究指出,自2000年来,北美洲西南部地区一直经历旱情,可部分归因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2021年夏天,位于科罗拉多河流域的北美洲两大水库——米德湖和鲍威尔湖的水位降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研究主要作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学家帕克·威廉姆斯表示,如果不是气候变化,这个区域也不会遭遇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之一。所有气候模型均显示,当温室气体被排入大气,气温上升,更易导致生态系统中水资源的流失。
来源:新华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他用自己的血喂蚊子,6年研究终发Nature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赵广立从23岁到29岁,赵志磊几乎整个人都醉心于研究咬人的蚊子。“……脑子里一直在思考正在研究的问题,尽一切努力去获得新的进展,我不止一次梦到我正在研究的课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这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坦言自己比较喜欢那种独树一帜的研究:从一种拥有某项神奇能力的生物出发,然后揭示出比较普适的规律。诺哈网2023-05-27 01:56:330000长颈鹿脖子为什么这么长?中国科学家最新《科学》揭晓全新答案
超过2米长的颈部构成了长颈鹿最突出的特征,也让它们成为今天地球上最高大的动物。那么,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脖子是怎么演出而来的?今天,在一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IVPP)的研究团队从一种奇特的长颈鹿祖先中,发现了长颈鹿颈部演化的全新证据。研究指出,雄性的求偶竞争是长颈鹿颈部演化的重要驱动力。诺哈网2023-05-26 11:22:060001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都带了啥上天
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000076.8米!西藏发现中国大陆已知最高的树
据西藏墨脱县林业和草原局,通过和北京大学牵头的科研团队合作,墨脱县境内的背崩乡格林村记录到了一棵高达76.8米的不丹松,刷新了此前位于云南高黎贡山的72米秃杉树王的纪录,是目前中国大陆已知的最高的一棵树,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树王”。来源:人民日报诺哈网2023-05-26 13:48:400000长3米,中国最大早三叠世鱼龙重现天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韩凤禄与合作者近日报道了一具来自中国广西百色市隆林县者保地区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这个世界范围内的全新属种被命名为“粗壮百色鱼龙”。该鱼龙长达3米、外形憨萌,具有更强的游泳能力,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生物和医学领域开放获取期刊PeerJ。诺哈网2023-05-25 19:47: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