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各国央行大举囤黄金,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
黄金是无可争议的最可靠的避险资产。

文 | 徐立凡
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据世界黄金协会称,今年10月,各国央行继续大举购买黄金,全球官方黄金储备量一个月里净增加42吨。
世界黄金协会列举了土耳其、波兰、印度、捷克等一些国家央行10月份增持黄金的例子。实际上,10月31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勾勒的图景更清晰。
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黄金337吨,为有史以来第三高的季度净购金量。而2023年前三个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同比增长了14%,达到创纪录的800吨。其中,购买量超过1吨的有11家央行。中国、波兰和土耳其央行位居前三位,分别增储181吨、57吨和39吨。
各国央行一直是黄金的重要购买者。据统计,各国央行的持金量约占有史以来全球黄金开采总量的五分之一。央行囤黄金不稀奇,但现在各国央行囤黄金的逻辑与以往不尽相同。
今年以来,期货黄金和现货黄金(一种国际性的理财产品)屡屡突破前期新高,到12月4日,纽约黄金期货和伦敦现货黄金更是刷出了历史新高。但各国央行购买黄金的兴头依然不减。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两场地缘冲突引发抢购黄金潮
黄金是无可争议的最可靠的避险资产。不过地缘政治冲突未必就一定会导致黄金价格飙升。统计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爆发的战争,导致黄金价格上升的大约只占一半。
像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期间黄金价格是下降的,而叙利亚内战、利比亚战争期间黄金价格是上涨的。
回顾一下21世纪以来战争与黄金价格的关联度,似乎可以发现,由美国主导发动的战争通常不会导致黄金价格飙升。这或许是因为实力悬殊不致引发市场动荡的缘故。至于有没有纽约和伦敦的黄金交易商掌握了国际黄金定价权的因素,读者可以自己判断。
而去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和今年10月爆发的巴以冲突,这两场貌似美国不在场的重大地缘冲突,就刺激了黄金价格的上涨。
去年2月初国际市场黄金价格还是每盎司1800美元左右,俄乌冲突爆发后到3月初,一度冲破了每盎司2000美元。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2022年各国央行黄金净购入量达1136吨,创下了195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今年9月底时,国际金价还一度跌破了每盎司1850美元。到10月6日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元计金价回升到了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尽管今年各国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可能低于2022年,但由于全球央行持续大举买入黄金,持金量可能创下一个新纪录。
显然,俄乌和巴以两场地缘冲突的长期化和由此带来的外溢效应,是促使各国央行大举囤黄金的原因之一。

美元信用下降是更重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美元信用的下降,为各国央行大举购买黄金提供了更重要的理由。
美元资产可靠,黄金价格就下跌;美元资产有了风险,黄金价格就上涨,这是有规律的。
截至今年10月,美债规模已达到创纪录的33.5万亿美元,其中,约25%的美债为外国或地区持有。美国无数次提高债务上限,等于以新还旧,导致美债占美国GDP之比超过了120%,远超60%的国际警戒线。
过去,美债号称是最具有流动性的“无风险资产”,现在则要打上一个大问号。无限提高债务上限,等于让国际社会共同承担其潜在风险。人们不免会担心,未来美国会不会以各种方式赖掉欠账。俄乌冲突后美国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等行动,表明美元资产也可以成为美国政府的地缘政治工具。
此外,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11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推至22年来的最高水平。今年7月后,美联储已连续3次暂停加息。市场普遍预期,明年3月或6月后,美联储可能开启降息周期。
美元资产信用下降,以及美元降息后可能带来的资产减值风险,让各国央行纷纷出售美元,改买黄金。这不仅是维护资产安全的需要,也有利于遏制境内资金因美元加息大规模外流。
从这个角度看,各国央行购买黄金也有针对美元波动博弈的一面。

中国增持黄金尤其必要
当然,不同国家的央行增持或减持黄金也是由各自不同的情况决定的。
像委内瑞拉央行近年减持黄金就是为了向国际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抵押品,以应对美国制裁。斯里兰卡央行减持手中不多的黄金是为了还债,等等。
还有一些国家的央行减持黄金是为了增加市场供应量,用于科技产品制造,或铸造黄金饰品满足民间需求。
中国作为近年来黄金市场最大的买主之一,动作格外引人瞩目。到11月,中国已连续13个月增持黄金,累计增持了894万盎司。这也引发了不少猜测。
但仅从一个指标就可看出,中国央行增持黄金尤其有必要。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截至10月底,中国央行黄金储备为2214.6吨,占外汇储备之比为4.3%。这大大低于其他国家央行的占比。
在黄金储备多的前20大央行中,美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之比高达69.5%,德国68.6%,法国67.1%,意大利65.8%,葡萄牙和乌兹别克斯坦更是高达70%以上。
基本来说,西方国家央行的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大多超过50%,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央行的黄金占比也在8%至10%之间。而中国占比低于西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
另一个例外是日本。日本央行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之比只有4.4%。但中国的经济外部环境、地缘挑战与日本并不一样,因此,对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要求也高得多。
增持黄金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持金融市场投资弹性,也是为人民币国际化作准备。同时,还是在为经济和消费的下一次扩张作准备。毕竟,科技制造和民间对于黄金的需求都很旺盛。
世界黄金协会预计,2024年各国央行还会继续囤黄金。这是不是会反映为黄金市场价格继续“暴走”不得而知,但却能反映出更宏观的外汇储备战略考量。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苏丹冲突双方继续在中部地区交火 人道局势急剧恶化
当地时间17日,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继续在中部杰济拉州首府瓦德迈达尼市以东的乌姆阿利拉地区交火。苏丹武装部队当天称击退了快速支援部队的进攻,造成对方数百人死伤。快速支援部队则宣称,已控制杰济拉州东部部分地区。瓦德迈达尼市区当天遭遇多轮炮击,部分街区的水、电中断,所有店铺均已关闭,大部分医院停止服务。当地政府呼吁民众躲在家中。0000媒体:关注诺贝尔文学奖,“凑热闹”也是有意义的
来源:澎湃新闻瑞典文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挪威作家约恩·福瑟。随后,他的作品在中国“身价大涨”。在某旧书买卖平台上,约恩·福瑟的两本戏剧选《有人将至》和《秋之梦》,标价被“炒”到离谱,最高的一本定价达3600元,而它的原价才55元。新浪新闻综合2023-10-07 10:11:160000这份调查报告出炉,约翰逊政治生涯终结?
当地时间6月15日,英国下议院特权委员会发布一份与“派对门”丑闻相关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约翰逊在“派对门”问题上故意误导议会。英国保守党高层认为,特权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将“终结约翰逊的政治生涯”。约翰逊则批评这份调查报告“缺乏证据”,是“政治迫害”。报告提出的停职处罚无法生效新京报2023-06-16 00:57:050000他又给马斯克发难:“星盾”在台湾停运,给个说法
来源:观察者网【文/观察者网熊超然】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2月24日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下称“中国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MikeGallagher),再次向马斯克所执掌的企业发难。新浪新闻综合2024-02-26 23:55:390000美《外交政策》杂志:对制裁的热爱将使美国走向衰败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7月24日文章,原题:对制裁的热衷将导致美国衰败设想这样一个画面:一个由所有被美国制裁的政府和官员以及相关人员参加的全球峰会。这张全家福将包括来自非洲、亚洲、拉美和中东的领导人,看起来与七国集团等全球聚会没有什么不同。制裁不断增多环球网2023-07-27 09:56: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