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基因突变使人类更易患癌

《细胞通讯》发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人类从其他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成为不同物种后,DNA发生了微小的变化,这使得人类更容易患癌。
癌症在其他灵长类动物中相对少见。例如,对1901年至1932年间死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动物园的971只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尸检发现,只有8只患有肿瘤。
为了了解为什么人类更容易患癌症,纽约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Christine Iacobuzio-Donahue和同事比较了人类和12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之间的数百个基因。
他们发现,我们从黑猩猩中分离出来后,进化出一种叫做BRCA2的基因。BRCA2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因为它参与DNA修复。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人类BRCA2基因中一个DNA字母的改变,使其修复DNA的能力比其他灵长类基因下降了20%,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癌症发病率更高。
这一发现增加了关于BRCA2在人类癌症中作用的现有知识。例如,我们知道,携带某些BRCA2基因变体的人,其修复活动会进一步抑制,他们患癌症的风险更大,尤其是患乳腺癌和卵巢癌。
Iacobuzio Donahue说,在这个阶段,我们不知道为什么BRCA2在人类身上进化得不如其他灵长类动物活跃。一种可能性是,人类选择降低BRCA2活性来提高生育能力,因为研究表明,携带与癌症相关的BRCA2变体的女性似乎更容易怀孕。
她补充说,如果是这样,生育率的提高可能是以更高的癌症发病率为代价。
Iacobuzio Donahue说,BRCA2基因的单一突变可能是人类患癌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尽管人类的基因编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理论上我们可以重写BRCA2基因,使其更像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版本,从而降低癌症发病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2.110771
作者:李木子 来源:中国科学报
研究发现:植物的花寿命可能呈现缩短趋势
中新网昆明5月28日电(记者胡远航)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在花寿命生物地理格局及进化适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以及极端高温事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下,植物的花寿命可能呈现出缩短的趋势,进而加剧植物传粉不足,引起植物种群或地理分布的变化。诺哈网2023-05-26 11:45:110000古生物学家发现世界首例鳄鱼足印粪化石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远古世界》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篇题为“粪化石上的脚印,越南始新统地层中的罕见发现”的论文中,该所外籍博士生凯泽和多国学者联合报导了世界第一例鳄鱼足印粪化石。诺哈网2023-05-26 01:59:260000被硫酸毁掉半边脸的他是如何拿下博士学位,并获得天才奖的?
文章来源|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撰文七君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offitt图书馆有个“诡异”的地下室,这个不通风的地下室没有窗户,常常不开灯,但空气里却弥漫着浓浓的人味。这难道是什么神秘主义的集会中心吗?在这个大学地下室里确实住着一群“奇怪”的人,他们可以在地下室摸黑作业,而且形成了一个颇有凝聚力的小团体。他们其实是一群盲学生。诺哈网2023-05-26 00:25:370000超导芯片的曙光!超导体也能单向导电,曾被认为不可能
我们身处信息时代,计算能力不可或缺,但计算能耗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既然计算芯片中不断流淌的是随时变化的电流,那我们能否用超导体制造芯片?撰文|王昱诺哈网2023-05-25 19:08:550000只有一个缝,或者一堆孔:这些离谱眼镜究竟有什么用?
文章来源|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撰文Skin如果你看到有人戴着这样的眼镜,是不是也会满头问号。不过,戴着这样一副怪怪的眼镜可不是为了追求时尚,而是生活在北极圈的人们保护眼睛的重要工具。诺哈网2023-05-26 12:51: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