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团队“巨型稻”在天津正式插秧
诺哈网2023-05-25 18:12:021阅
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长沙试验田“巨型稻”亩产可破千公斤
#长沙试验田巨型稻亩产可破千公斤#【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长沙试验田“巨型稻”亩产可破千公斤】9月23日将迎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长沙县路口镇隆平稻作公园的试验田里,袁隆平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巨型稻”已结出了饱满的稻穗,将在下月开始收割,预计亩产最高可突破1000公斤。袁隆平院士生前“禾下乘凉”的美好愿望正在走向现实。@N视频
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棚育苗,日前,由袁隆平团队带来的“巨型稻”开始在天津市宁河区正式插秧,这也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大面积试种。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东白庄村,百亩水田里一片忙碌。农户们认真地将袁隆平团队带来的“巨型稻”秧苗稳妥地插入土壤中。作为首次在京津冀地区试种的新品种,与普通水稻秧苗相比,“巨型稻”的秧苗更加粗壮。即使是从事水稻种植十多年的农户,如此粗壮的苗种也是第一次遇到。

“巨型稻”比一般水稻要求的行距、间距要宽。这就意味着普通农机不能直接使用,但纯人工插秧效率又无法提高。为解决这一难题,当地农户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对插秧机械进行了反复多次调整,经过不懈尝试,插秧机终于可以适用于巨型稻的种植。为确保数量、效果双达标,现场采取了传统手工插秧与机械插秧并行的模式,于是人与器械“共舞”的景象在稻田中上演。
今年4月,袁隆平团队选择天津宁河作为巨型稻的育秧地,对总计100斤稻种进行育苗。据专家介绍,巨型稻不仅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抗倒伏、超耐盐碱等特性,稻秆未来都可作为饲料等途径加以利用。不仅如此,足够高的“巨型稻”还可以增加稻田的蓄水深度,让水田内不仅可养殖鱼、虾,还可以养蛙、养鸭,让立体养殖更加丰富。而面对这个被种下的新品种,已有当地的农户跃跃欲试。
央视新闻客户端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大脑植入物可帮助完全“封闭患者”实现交流沟通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卢伽雷氏症又叫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对于患者是一场噩梦,患者身体一块肌肉都动不了,甚至眼睛都无法睁开,自己的身体是“完全封闭”的,仍存在意识,却无法通过任何方式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诺哈网2023-05-26 03:25:570000困扰了吃货多年的问题:掉在绿化带里的红果是杨梅的亲属吗?
撰文七君有个问题相信困扰大家很久了:平时我们看到路上掉下来的类似杨梅的红果果,是杨梅的外甥吗,可以吃吗?这种果子吧,其实是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的。不过,构树是桑科的植物,杨梅(Myricarubra)则是杨梅科的植物,它俩不是近亲。不过它俩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都原产自我国。诺哈网2023-05-25 20:32:360000人体肺部存在新类型细胞,能“变形”成任何细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类型人体细胞隐藏在肺部脆弱的分支通道中,并证实这些新发现的细胞在保持呼吸系统正常运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逆转某些与吸烟相关疾病产生的影响。诺哈网2023-05-25 21:13:230000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将再上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4日透露,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于5日上午发射,发射时间瞄准北京时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其中,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事迹简介诺哈网2023-05-27 09:53:310000高等植物能否在太空结果? 科学家在问天实验舱做了这项实验
作者:金叶子植物开花结果离不开地球上的环境,进入太空后,它们将如何生长?在过去六十多年中,科学家们对于在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进行了20多种植物的培养实验。早期人们的空间植物培养实验主要目标是如何在空间环境中养活植物,使其能够萌发、生长、开花和产生种子,如今这些目标都一一实现了。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