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对加沙袭击仍在升级!拉美三国要和以色列断交,或蔓延至更多国家
来源:直新闻
本轮巴以冲突已持续20余天,死亡人数过万,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袭击仍在不断升级,加沙地带的难民营、联合国设立的学校甚至医院都遭到以色列炮火的轰炸。
当今22个阿拉伯国家中,只有埃及、约旦、阿联酋、巴林、摩洛哥五个国家和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11月1日,约旦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法迪发表声明说,约旦决定立即召回驻以色列大使,只有以色列停止对加沙地带的“战争”,并结束“它所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约旦大使才会返回特拉维夫。11月2日,巴林宣布召回驻以色列大使并暂停与以经济合作关系。此前,沙特已经暂停由美国推动的沙以关系正常化谈判。
而在约旦召回大使前的10月31日,与中东地区相隔万里之遥的拉丁美洲国家——玻利维亚,也突然宣布与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这是以色列邦交国中第一个在此轮巴以冲突发生后作出断交决定的国家,引起国际舆论高度关注。
几乎同一时间,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和智利总统博里奇分别发表声明,决定召回本国驻以大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智利这三个拉美国家认为,以色列在加沙的行为违反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并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加沙的袭击。
为何拉美国家率先对以色列作出强硬表态?有观察指出,自左翼总统莫拉莱斯上台以来,玻利维亚就采取了反美政策。而以色列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同时该国与伊朗的关系非常好。与玻利维亚相似,智利和哥伦比亚目前都由左翼政治人物执政。
中南美洲一直以来被美国视为所谓的“后院”,长期以来受到美国政治上的干预和经济上的控制。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2001年到2022年期间,美国与拉美国家的贸易规模为10743.08亿美元,是拉丁美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到目前为止,巴拿马、厄瓜多尔、萨尔瓦多三国都还没有自己国家的货币,以美元作为官方货币。说部分拉美国家的经济命脉系于美国也并不为过。但是,随着拉美国家的自主意识不断觉醒,美国与该地区矛盾和冲突的一面明显上升,拉美国家对美国的离心力不断加大。
其中,美国通过对巴西、墨西哥的铁铝征税,对巴西的棉花、橙汁实施贸易制裁等手段,打压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对美墨边境收紧移民管控政策,从特朗普修建边境墙到拜登重启该项目,极大伤害了拉美民众的感情;美国毒品管制局在未经墨西哥政府授权的情况下,派人渗透进当地贩毒集团,被墨西哥总统洛佩斯称之为“侮辱性、傲慢的干涉行为”;从1898年到1994年,美国政府在拉美国家策动至少41次的政权更迭,其中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就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一手“培养”的代理人。
去年6月,第九届美洲峰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为了造势,白宫还派遣特使出访拉美多国到处宣传“提振拉美经济”口号。但口号毕竟是口号,美方将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三国领导人排除在第九届美洲峰会之外的做法,遭到多个美洲国家领导人的批评和抵制。第九届美洲峰会因此成为史上最冷清的一届美洲峰会。


首届美洲峰会与第九届美洲峰会。
1994年,首届美洲峰会召开时,正值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国力处于冷战结束后的巅峰。如今美洲峰会风光不再,就连美国的邻国墨西哥都拒绝参加,一些国家领导人只派代表参会。这反映出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左翼政党在拉美国家重新掌握话语权

左起: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和巴西总统卢拉。
除了巴西和墨西哥,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智利、洪都拉斯、哥伦比亚等国左翼相继执政,再加上长期一直由左翼执政的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等国家,到2023年1月,拉美地区左翼执政国家约占地区总面积的90%、人口总数的90%。这其实不是左翼第一次全面执政,早在21世纪初、约三分之一的拉美国家的执政党都是左翼力量,这一情况被当时的《纽约时报》记者拉里·罗特称为“粉红浪潮”,21世纪的第二十个年头,左翼重新回归,可以称为“粉红浪潮2.0版”。
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前文提到的玻利维亚率先与以色列断交,哥伦比亚和智利召回大使的一幕。虽然中东局势对拉美国家发展影响甚微,但是玻利维亚三国敢于在阿拉伯国家表态之前率先站队,明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事实上,玻利维亚与以色列断交也不是第一回了。2009年玻利维亚就曾宣布同以色列断交,两次断交的原因都是巴以冲突中玻利维亚站在巴勒斯坦这一边。历史上看,只要是右翼力量控制政府,拉美国家就会追随美国,亲近以色列,而左翼上台后,则会同情巴勒斯坦。
玻利维亚断交后 下一个国家是谁?
以色列媒体《新消息报》预计尼加拉瓜也可能宣布与以色列断交。尼加拉瓜今年以来加强了与伊朗等反美国家的关系,伊朗总统莱希6月份访问拉美三国其中一站就是尼加拉瓜。没过多久,尼加拉瓜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交了一封由尼总统签名的索赔信件,要求美国支付超过120亿美元的赔偿款,以履行国际法院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为尼加拉瓜内战提供资金一事作出的判决。此事当然没有下文了,但是铁了心要和美国对着干的尼加拉瓜,正好利用巴以冲突刷刷存在感。
还有分析指,哥伦比亚的可能性也不小。除了该国总统佩特罗的左翼色彩浓厚之外,哥伦比亚与以色列还一段恩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两个名叫亚伊尔·克莱因和拉法尔·艾森的以色列人被指控在哥伦比亚训练毒贩和右翼民兵的敢死队,犯下了“发动了屠杀和种族灭绝”这一罪行。后来,哥伦比亚政府试图从以色列引渡他,但没有成功。这笔恩怨至今仍未理清,哥伦比亚人摆明了不甘心,如果巴以局势进一步失控,不排除哥伦比亚是下一个与以色列断交的国家。不过,以色列是哥伦比亚军备的主要供应国,这一点上,以色列也有足够“拿捏”后者的底气,所以哥伦比亚目前只是撤回大使,静观其变。
以色列媒体以及外交和地区政策研究人员的估计,不排除此次巴以冲突将扩大以色列与更多国家之间外交紧张关系的可能性,预计这种紧张局势还将蔓延至中东地区,甚至波及与以色列有正常关系的国家。
冲突还在持续,以色列的朋友圈正面临挑战。
作者丨杨颖,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责任编辑:崔理斯
巴以冲突,这个阿拉伯大国成为关键变数
据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10月18日说,埃及总统塞西同意开放进入加沙的拉法口岸,允许第一批人道主义援助卡车通过。首批卡车数量为20辆,计划在当地时间10月20日通过。以色列方面已证实同意了这一协议。另据报道,埃及总统塞西10月18日表示,他不会允许任何来自加沙的难民大规模涌入,称这将开创“巴勒斯坦人从约旦河西岸流离失所迁往约旦”的先例。新京报2023-10-20 14:45:280000普京谈论对“瓦格纳事件”的立场和与普里戈任的会晤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14日援引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私营军事公司在俄罗斯的法律地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该在政府和国家杜马进行讨论。普京还表达了他对6月24日事件的立场。他说:“对于俄罗斯社会来说,一切都非常简单、明了。‘瓦格纳’的普通战士在战斗中表现英勇。他们卷入这些事件,令人遗憾。”界面新闻2023-07-14 08:08:170000乌克兰军方:多个方向发起反攻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汉娜·马利亚尔表示,乌克兰军队利用周六莫斯科的动荡局势,同时向多个方向发起反攻,包括巴赫穆特和亚希丁。她表示,“各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没有透露更多细节。相关报道:瓦格纳“叛乱”,对俄罗斯和乌克兰意味着什么?(澎湃新闻)环球网2023-06-25 09:25:380001日媒:熊出没伤人创纪录,日本拟发放捕熊补贴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日本时事通讯社16日报道,因2023财年熊伤人事件刷新纪录,日本环境省当天宣布,将亚洲黑熊和棕熊列入国家提供部分狩猎费用补助的“指定管理鸟兽”名单。这是自2014年将梅花鹿和野猪列入名单后的首次追加。0000以色列代表公开展示“斩首视频”,泰国抗议:没有应有的尊重
(观察者网讯)日前,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展示了一段据称是“哈马斯斩首泰国工人”的视频,引发泰国方面强烈不满。据《曼谷邮报》等泰媒报道,泰国外交部10月29日发表声明,批评埃尔丹的行为“没有给予死者及其家属应有的尊重”。泰国总理也指责以方“不应火上浇油”。观察者网2023-10-31 16:12: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