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为什么会杀死大量脑细胞?最新《自然》指出“真凶”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有1000万人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有1000万人本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论文,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核心问题提供了解释:为什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神经细胞会死亡?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发现不仅为深入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窗口,也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指出新的途径。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常威胁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造成患者认知能力衰退、记忆丧失、行为异常等症状,而且还会越来越严重。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这种疾病会导致大脑神经元走向不可逆转的死亡。
在这项新研究中,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和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研究团队通过测量大脑神经细胞出现的突变,提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细胞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异常快速的积累。
细胞在正常生长过程中,DNA不会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错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被称为体细胞突变的错误不断积累。大脑的神经细胞也不例外,在衰老的过程中以一定速率积累突变。
但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受到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患者大脑神经细胞积累的体细胞突变无论是速度还是类型都有所异常。针对受疾病影响的两个主要脑区——海马与前额叶皮层,研究人员对其中数百个神经元进行了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与没有神经系统疾病、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相比,受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神经细胞,DNA发生了更多改变,而且增加的大多是被称为单核苷酸变异(sSNV)的类型。
研究人员又继续追溯了这些突变的来源。理论上,神经细胞的大量突变通常来自DNA氧化增加。因此,根据指示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一个指标8-oxoguanine,研究人员进行了确认。结果显示,受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神经元确实氧化程度增加。
而从神经细胞大量积累突变的结果来看,研究人员初步分析发现,这些额外的改变会影响DNA编码的基因,造成基因失活以及细胞内蛋白质内稳态失衡,最终损害神经元功能。
“这些结果表明,受疾病影响的神经元有大量氧化损伤和体细胞突变,这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发展的重要原因。”研究人员指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元遭受到的基因组损伤,给细胞造成了巨大压力,引起神经细胞的功能障碍。这些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脑细胞在阿尔茨海默进展过程中死亡。”该研究的主要作者Michael B。 Miller博士总结说,“未来,我们迫切希望进一步阐明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中观察到的突变如何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并致力于找出针对这一途径的新疗法。”
参考资料:
[1] Michael B。 Miller et al。, (2022) Somatic genomic changes in single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ns。 Nature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640-1
[2] Genetic changes differed, increased in peopl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Retrieved Apr。 20, 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50090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
美欧拟携手将欧洲宇航员送上月球
科技日报北京6月16日电(记者刘霞)当地时间15日,欧洲空间局(ES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就携手将欧洲宇航员送上月球进行了讨论,双方同时签署了一项加强未来在月球探测领域开展合作的协议。0000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离世 享年87岁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7月3日电据香港《星岛日报》网站报道,作家沈西城3日下午在社交网站证实,著名作家倪匡离世,享年87岁。倪匡1935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倪匡以科幻小说家传户晓,最广为人知的则是《卫斯理系列》,从1962年到2004年,42年间他共出版了145本卫斯理小说。1992年倪匡移居美国,2006年从美国返回香港。2012年他获得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0000新研究发现体型小的蝎子更毒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夺宝奇兵4》,其中,在丛林中谨慎前行的印地安那·琼斯博士曾告诉被巨大蝎子叮后一惊一乍的“队友”,蝎子越大毒性越小。这句电影台词或许道明了一个科学事实。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发表于Toxins的研究首次表明,与挥舞强健大螯的大型蝎子相比,拥有较小螯的小型蝎子毒性更强。诺哈网2023-05-26 00:55:140000科学家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
目前,已经有充分胚胎和化石证据证明我们的中耳是从鱼类的喷水孔演化而来,而鱼类的喷水孔又是从何而来?这是困扰学术界长达百年的世纪难题。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联合中、英、瑞(瑞典)三国科学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生态和演化前沿》发表了有关脊椎动物喷水孔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人类的中耳曾经是鱼类用来呼吸的鳃。诺哈网2023-05-26 12:31:070000研究称心理变态也许是一种进化适应策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你也许在生活中遇见过这种人:他们心理变态,但聪明机智、魅力十足、功成名就。你第一次见到他们时,压根不会想到对方会擅长用这种套路骗过别人、利用别人来达成自己的欲望,并且这么做时内心毫无愧疚,反而洋洋自得。但这样的人真的有心理问题吗?诺哈网2023-05-25 18:26: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