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有何影响?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银行理财产品近期发行规模正在逐渐回暖。与此同时,多款银行理财产品则相继提前终止运作。3月20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包括华夏理财、交银理财和盛京银行在内的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部分产品提前终止运作。
日前,华夏理财公告称,根据市场及投资运作情况,为最大程度保障投资者权益,经审慎评估,决定将 “华夏理财权益打新一年定开理财产品1号”于3月22日提前终止。
产品说明书中显示,该产品为开放式权益类产品,风险等级为PR4级(中高风险),成立于2021年3月24日,业绩比较基准为4.2%—5%。不过截至3月10日,该产品净值仅为1.0818。
说明书中对华夏理财有权提前终止产品的情况规定为:当本理财产品份额低于1000万份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国家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影响本理财产品正常运作;市场收益率大幅波动,可能或实质影响到产品所能实现的投资收益;理财资金所投资的相关资产提前终止,或本理财产品根据投资策略、交易结构触碰提前终止条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及国家政策规定的其他情形或华夏理财认为需要提前终止的其他情形。
而在不久前,交银理财也曾于3月3日发布《有关交银理财稳享6个月定开1号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公告。该产品为固收类产品,成立于2021年3月17日。根据市场以及投资运作情况,于3月13日提前终止。
此外,在3月1日盛京银行宣布,根据产品说明与理财业务协议书条款约定,决定提前终止“盛京银行添益系列理财产品六个月定开67期”。
所谓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就是一些有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在合同约定期限还没到时,就提前终止理财合同的现象;或者是一些无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不再继续履行合同,提前将理财产品清盘。
对此,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接受采访时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取消刚兑后对理财产品从设计到销售都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旦业绩不达预期,规模缩水严重,或者监管检查中出现大量违规风险,都有可能成为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
“比较多的情况是理财产品业绩不及预期,银行为了避免产品规模大幅缩水,或者投资者投诉都会选择提前终止。一般这种情况,对投资者而言能够帮其及时止损,减少因产品业绩不佳导致的资金损失程度。对理财子公司而言,可能会降低投资者对机构投研管理能力的信任。因此,理财子公司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做好投资者教育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投资水平。”王蓬博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在以往不常见,而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或将成为常态。对于少数净值波动较大的产品,通过提前终止有助于避免投资者的投资损失,既对投资者投资保护,也有助于维护机构市场声誉。
周茂华认为,从市场供需角度看,理财产品之间也存在优胜劣汰,少数理财产品主动退出市场,新发行有竞争力理财产品发行等都属于正常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经历“大面积破净”“赎回潮”的银行理财产品,近期发行规模正在持续回暖。
根据华泰证券研报数据显示, 2月全市场发行理财产品2998份,环比上涨28.6%,同比上涨36.6%,环比及同比增速较前一月上行明显;存续方面,2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3.61万份,较前一月末上涨0.9%;存续规模25.75万亿元,较前一月末上涨0.6%。
收益率方面,2月末全市场/理财子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较1月末分别下行4bp/5bp至3.81%/3.84%;2月理财产品破净比例延续1月下行趋势。此外,理财产品配置仍以债券类为主,占比63.7%,但配置比例有所回落。
周茂华认为,去年极端行情造成的波动已逐渐平稳,随着今年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回暖,理财净值“破净”比例下滑,理财市场在逐步回归常态,投资者的理财投资需求也在回暖。
责任编辑:宋源珺
4月理财规模重回增长,下半年冲量节奏发力或恢复29万亿以上
4月理财规模重回增长,下半年冲量节奏发力或恢复29万亿以上|银行理财观察⑨财联社4月25日讯(编辑李俊)本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新发数量已实现连续增长,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上周(4月17日-4月27日)全市场新发66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22款。诺哈网2023-05-25 17:40:130000杭银理财因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及销售管理等问题被罚45万元
4月21日消息,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因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及销售管理不规范、信息登记及数据报送不准确,被处以罚款人民币45万元。责任编辑:宋源珺诺哈网2023-05-25 18:01:380000银行苦估值久矣!“金特估”能否大象起舞
转自:北京商报“中特估”行情方兴未艾,“金特估”概念应运而生。一场座谈会释放出“中特估”催化利好大金融板块的信息,使得沉寂已久、位于估值低位的银行股似有逢春之势。作为“中特估”主题在金融领域的延伸,“金特估”重现了不久前“中特估”带来的利好行情,银行股等大金融板块股价一度高歌猛进。引得证券人士直言,“中特估”好比是“干柴”加“烈火”,而银行在“干柴”中最具燃烧潜力。0000银行理财子2022年成绩单比拼:净利润增长、产品规模集体“瘦身”
随着2022年银行年报渐次公布,其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业绩情况也浮出水面。从目前已公布的理财子公司数据来看,尽管去年债市波动引发理财赎回潮,但整体经营数据仍然相对稳健。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4月7日,已有15家银行发布了理财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其中有除民生理财、渝农商行未统计到增长数据外,有11家银行录得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宁银理财、农银理财的增速超过100%。诺哈网2023-05-25 19:17:250000存款利率下调、理财收益回升,储蓄意愿转向投资,天量存款将流向哪?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霜上海报道居民存款还在持续增加。不过近期存款利率在下调,理财和基金收益在回升,央行调查也显示居民投资和消费的意愿在增强,储蓄意愿下降。持续增加的存款会流向哪里?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