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来源之谜告破!付巧妹团队揭秘五千年演化史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陆上丝绸之路以来,新疆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关键的地理位置也让这里成为亚欧大陆东西部文化、经济贸易以及人群交流的重要枢纽。事实上,近些年的考古证据表明,早在丝绸之路之前,新疆已经出现了东西方人群的融合:例如在青铜时代(5000~3500年前),塔里木盆地的干尸已经出现了西方的纺织特征。东西方人群漫长而复杂的交流历史,使得追溯新疆人群的演化历史成为一道难题。
现在,遗传学研究手段的进步终于让科学家揭开真相。本周,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领导的联合团队,通过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的古基因组研究,揭开了五千年来新疆人群的演化历史。这一结果也向我们展示了新疆地区多元化的文化与人群交融特征。
这项研究使用的研究材料,来自新疆不同地区的39处考古遗址。研究团队从这些遗址的人类骨骼中,收集了201个古代人类的古基因组样本。这些样本来自5043-515年前,为研究新疆人5000年来的演化历程提供了理想的测序材料。
就在去年,《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通过对4000年前塔里木盆地干尸的研究指出,青铜时代该地区人群携带来自2.5万年前,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的古北亚欧人的成分。(相关阅读:推翻所有猜想!《自然》:塔里木盆地干尸来源之谜终告破)而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对青铜时代新疆西北部人群的测序结果表明,这些人不仅包含了塔里木盆地本地人群的成分,还融合了来自3个不同方向的人群成分:来自北方的南西伯利亚,属于欧亚草原文明的阿凡纳谢沃(Afanasievo)人群;来自西方的中亚人群(与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文明区相关);以及来自东北方向的东北亚人群(Shamanka)。
在最新研究中,作者还在新疆北部发现了几乎只含有古东亚和北亚成分的个体,这说明在当时,这些地区的人群已经有着高度流动性。因此,这项研究描绘了这样的图景:在青铜时代的新疆,来自欧亚草原、中亚和东北亚的人群汇聚在这里,并且与新疆本地的人群融合。
研究团队还发现,在青铜时代晚期(约3500~3000年前),新疆人群的来源发生了一些变化:来自欧亚草原西部,与安德罗诺沃(Andronovo)文明相关的人群开始涌入,此外,来自西伯利亚南部的成分比例也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几个青铜时代早期的个体是未经融合的阿凡纳谢沃人群后代。这些人群很可能将属于印欧语系的吐火罗文传入新疆。而后,印欧语在新疆的消失时间与其进入西欧的时间类似。因此,这项研究也有助于厘清新疆地区的语言演化历史。
大约3000年前,青铜时代结束,铁器时代到来。这时,新疆人的遗传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反映了哪些人群与文化的交流过程?
相比于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约3000~2000年前)新疆人的一个明显趋势是,来自东亚和中亚人群的成分明显增加,并且东亚成分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此外,由西向东,新疆人中来自东亚的成分也在逐渐增加。这样的变化可能与当时匈奴人向西迁移有关。
在铁器时代,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源自伊朗的游牧民族塞人(Saka)的遗传成分开始出现在新疆人群中,这也解释了他们使用的印度-伊朗语系是如何进入新疆地区的。
这项研究还分析了古代新疆人的表型。从青铜时代起,被研究的个体多数长有深棕色至黑色的头发和棕色眼睛。而在铁器时代,由于安德罗诺沃人的进入,新疆西部和北部的少数人出现了金发、蓝眼睛和较浅的肤色。
我们看到,新疆人群融合了来自欧亚草原、东亚、中亚的遗传成分。尽管过去两千年的文化不断演变,但这样的遗传成分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这部跨越5000年的历史画卷中,最为令人惊叹的一点在于,尽管新疆人群的遗传成分发生了多次变化,但这样的转变并不是基于人群的替代,而是建立在连续融合的基础上:新进入的文明群体与当地已有的人群交流、融合,最终让新疆成为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熔炉”。
参考资料:
[1] Vikas Kumar et al, Bronze and Iron Age population movements underlie Xinjiang population history, Science (2022)。 DOI: 10.1126/science.abk1534
[2] 5,000-year population history of Xinjiang brought to light in new ancient DNA study。 Retrieved Mar 31st, 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47799
[3] 古DNA研究揭示五千年来新疆人群演化历史。 Retrieved Apr 1st, 2022 from http://www.ivpp.ac.cn/xwdt/kyjz/202204/t20220401_6417473.html
『珍藏版』Science综述|睡眠大脑的记忆调控
来源:BioArt撰文|姜红责编|酶美睡眠是人类和动物王国的基础生理活动。我们的身体可以是处于静止的、不动的,但是大脑却是可以十分活跃。哲学家把大脑的状态分成四个阶段:清醒(Awakening),睡眠(Sleep),沉睡(Slumber)和最高境界(Supreme)。睡眠是有多重要呢,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家和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就有经典的美妙地关于睡眠的台词:0000探险史上的“泰坦尼克号”找到了,沉没百年仍完整精致
在南极海域沉没,某种程度上说它的名气可以比拟为探险界的泰坦尼克号这艘被禁锢在海底一个多世纪的大船终于在2022年3月被重新发现世纪沉船“坚忍号”找到:最复杂的搜寻本刊记者/仇广宇发于2022.3.28总第1037期《中国新闻周刊》“这个发现简直无法再令人兴奋了,以后我的生活可能会走上一条下坡路。”诺哈网2023-05-25 21:45:430000苹果手机史上最大屏幕!iPhone 16外形渲染设计图来了:大到震撼
快科技5月23日消息,苹果对于iPhone屏幕的升级也是没有停止,而近7寸的手机也很快实现。现在,SonnyDickson最近与9to5Mac分享了一个据称是更大的iPhone16ProMax(有可能被打造成iPhone16Ultra)的CAD模型,并用来制作渲染图,显示苹果2024年最大的iPhone机型可能有多大。诺哈网2023-05-26 06:57:090000科学大家|他不爱上学,27岁获首届诺奖提名,还是位贵公子!
今天的故事,我可以挺着胸脯保证,把你看过的所有富二代霸总主题的影视小说加在一起,都不及它精彩。配角阵容之豪华,远超你的想象,关键是,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男主是欧洲新贵之家的第三代继承人,诞生于一座豪华的巴洛克宫殿。他天赋异禀,唯独钟情于科学,即使没有接受过正规学院教育、没有一张正式文凭,却能在27岁就秒杀居里夫人等一众大神,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并在8年后获奖。诺哈网2023-05-26 00:57:380000恐龙如何换牙?古生物学者揭秘古老角龙换牙方式
新华社武汉5月9日电(记者李伟)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一生只换一次牙。亿万年前,恐龙又是如何换牙的?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地球科学学院韩凤禄副教授研究团队联合中外科研人员,研究了早期角龙的牙齿形态和替换特征,揭秘了早期角龙的换牙方式。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生物学期刊《电子生命》在线发表。诺哈网2023-05-25 19:53: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