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细菌”可获取肠道健康信息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柏林5月15日电 (记者李山)近日,瑞士科学家利用基因改造过的细菌做数据记录器,在不干扰正常生理的情况下获取了不同饮食和疾病背景下小鼠肠道内微生物群的基因活动信息。该研究将推动非侵入式肠道疾病诊断的发展,并且表明转录记录具有生物医学研究和未来生物医学诊断应用的潜力。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对整个肠道的细菌基因表达模式进行无创测量,对于了解体内微生物群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很重要。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不干扰正常生理的方法来了解体内微生物群的动态信息。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对细菌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充当数据记录器并记录基因活动的信息,并在小鼠身上成功测试了这些细菌。这是未来在医学中使用“传感器细菌”的重要一步,例如诊断营养不良或了解哪种饮食适合患者。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生物工程教授蓝道尔·普拉特领导研发了这种所谓的“传感器细菌”。他改进了自己数年前研发的Record-seq技术,将一种有益的梭菌细菌的CRISPR阵列引入到肠道细菌大肠杆菌的菌株中。通过从RNA获取CRISPR间隔子进行的转录记录使工程化细菌能够连续记录细菌群体中基因表达的历史。
安德鲁·麦克弗森教授领导的伯尔尼大学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对小鼠进行了以这种方式修饰的肠道细菌的实验。该团队收集了实验动物的粪便样本,从中分离出细菌DNA,并使用高通量DNA测序对其进行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能够从大量数据中重建信使RNA片段的遗传信息。因此,科学家们能够非侵入性地确定肠道细菌在体内停留期间产生哪种信使RNA分子的频率,从而确定哪些基因是活跃的。
通过将“传感器细菌”分别施用于患有肠道炎症的小鼠和健康小鼠,研究人员能够识别肠道中的炎症反应,并确定切换到炎症模式的肠道细菌的特定信使RNA谱。在对喂食不同食物的小鼠进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还展示了细菌如何使它们的新陈代谢适应各自的营养供应。这项研究为饮食、炎症和体内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塑造哺乳动物宿主的健康提供了额外的视角。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可用于人体健康监测的“智能服装”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柔性可穿戴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即“智能服装”,可实现对身体震颤、脉搏、呼吸、手势及6种人体运动姿态的实时监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先进材料》。作为高度交叉融合的颠覆性科技形式,柔性电子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技术之一。柔性可穿戴电子系统作为新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人机交互、状态监测、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记者:许祖华、孙正好诺哈网2023-05-25 18:23:020000螨虫“时日无多”?英媒:螨虫DNA之间差异越来越小,或向灭绝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在人类皮肤上交配繁殖的螨虫可能“时日无多”。据英国《卫报》22日报道,科学家们对螨虫的DNA进行研究,发现其DNA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未来可能走向灭绝。0000患上致命癌症后,他们的癌细胞自行消失了
当降临人世不到1年的婴儿被诊断出严重威胁生命的癌症,对于整个家庭,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但令人费解的是,其中一些患儿的病症会出现神奇的变化:在不接受治疗的情况下,他们体内的肿瘤也会自行消失。这些孩子患上的,是一种极为凶险而常见的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这是婴幼儿中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在癌症导致的婴幼儿病例中,有15%都是神经母细胞瘤导致的。诺哈网2023-05-26 01:37:000000新研究:北美洲西南部遭遇1200年以来最严重干旱
新华社华盛顿2月15日电(记者谭晶晶)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14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北美洲西南部地区过去22年遭遇1200多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该区域的旱情很可能持续至2022年年末。诺哈网2023-05-26 01:17:51000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薄膜扬声器,重量轻耗电量小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最新研发一种薄如纸张的扬声器,它可以将任何表面变成一个音频源。这种薄膜扬声器产生的音频失真最小,且消耗能量仅是传统扬声器一小部分,研究小组演示了一款手掌大小的扬声器,重量大约是1角硬币,无论这片薄膜粘在什么物体表面,都能播放高质量音频。诺哈网2023-05-25 21:04: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