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成精?有人给蘑菇插上电极,截获了一手蘑菇语
文章来源 | 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撰文 | 比邻星
你或许听过这么一个关于蘑菇的故事。
一位精神病患者喜欢打着伞蹲在潮湿的墙角,常年沉默不语。许多医生不理解他为何执着于打伞,直到有天一位心理医生学着他的样子,打伞蹲在旁边。病人缓缓凑过来问了句:你也是蘑菇吗?
用雨伞扮演的蘑菇开口说话,打开了患者对医生的心理防备。不过最近来自英国的一群科学家惊讶地发现,那些真真正正的蘑菇本菇,好像也有自己的语言!

谁听见蘑菇说话了?
近日,英国《卫报》的一则新闻称,来自英国布里斯托西英格兰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4种蘑菇的电生理实验结果显示,蘑菇可能会通过菌丝“说话”,并初步破译了它们的语言系统:大约有50个英文单词。
他们真的听到蘑菇的声音了?叽叽喳喳的那种吗?
那倒不是这样。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蘑菇的背景知识。蘑菇在分类上属于大型真菌,我们平时吃到的菇菇只是它的子实体,这是蘑菇的地上部分。而在蘑菇生长的基质里,地下部分还蔓延着纠缠在一起的菌丝。

蘑菇结构图,菌丝在地下缠绕 ©️Nebraska Statewide Arboretum
菌丝的作用类似于植物的根,它们遍布各处,能吸收寄主或土壤中的营养,有时还能为其他菇菇输送营养。某些种类的蘑菇,还会让菌丝形成特别的网来捕虫。

除了基础功能,科学家还发现了菌丝的附加属性:它们能传递电信号,就像神经纤维上的电脉冲那样。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会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在单个神经元上,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但这并不意味着电信号只属于神经系统,除了蘑菇,原生动物、水螅,甚至植物都会自发产生电脉冲信号。
换句话说,电信号或许是生物界一种普遍存在的沟通方式。于是,研究人员把密密麻麻的电极插进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类脐菇(幽灵真菌,Omphalotus nidiformis)、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菌丝和子实体里。

四菇合影:金针菇(左上)、虫草(右上)、类脐菇(左下)、裂褶菌(右下) 图源:Wikipedia
他们想记录下这些菇菇的电信号,并试图分析个中规律。

现代蘑菇语词典
4种蘑菇的确都产生了电信号,并且波形图各有特色。但无论哪种菇,放出的电信号都是成串且富有规律的,充满节奏感。每次电势尖峰之间平均的间隔时间为1.5小时,峰值平均电势约0.3毫伏。这样的放电行为不由让人联想到了大脑神经元。

研究者紧接着将采集的电信号转化为二进制数据。然后按照语言学逻辑,比照着英文语法和语言习惯,用算法拟合转化了这些数字信号。
虽然没破译出那些电流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他们对蘑菇语词库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蘑菇词库中大约有50个单词,其中高频词汇15~20个。有意思的是,不同蘑菇的语言并不相通。语言结构最复杂的当属裂褶菌,不仅话密,而且喜欢用高难度句。相比之下,金针菇和虫草菌就更显沉默寡言一些。

除了通过菌丝彼此交流,实验数据中还记录到了蘑菇通过菌丝与近旁水果的电信号来往。于是他们推测,电语言可能是蘑菇种群保持联络、交流环境信息的一种方式。此外,蘑菇身上还有其他的脉冲信号:营养运输脉冲,所以这些电脉冲的另一种解释是,与蘑菇的营养方式相关。当然还有第三种解释:这个蘑菇语词典其实啥也不是,人类想多了,蘑菇们懒得说话。

除了蘑菇,还有尖叫番茄
这篇论文网页的评论区,有一位自称有8年采蘑菇经验的专业人士称:“我早就觉得蘑菇会彼此交流,他们好像还会预测天气。”
虽然在餐桌上,你会把蘑菇当成“素菜”,但从生物亲缘关系角度看,它们更贴近动物。这样看来,蘑菇世界里或许还有很多高级的秘密。

不过还有研究发现,纯正的植物似乎也会“发声”。这次是真的声音,不是电流。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烟草和番茄的植株附近放置了收声设备,发现这些植物会偶尔发出频率在20~150千赫兹的超声波。
假如植株被割破了,发出超声波的频率明显增大,番茄平均每小时会尖叫25声。而假如连续10天不浇水,饥渴的番茄植株每小时更是会发出35声尖叫。神奇的是,通过分析声波的波形、频率,研究人员发现植株处于不同状态时,发出的声波各有特点。看起来就像是在“喊疼”或者“喊渴”


至于番茄为什么会尖叫,至今原因不明。研究团队给出了一种猜测:可能是流动于植株的液体内气泡爆破发出的声音。
不知道番茄和蘑菇在说什么很正常,毕竟全世界380万种真菌里,有超过90%是目前科学所未知的。
话说回来,你连猫在说什么都听不懂,还谈什么蘑菇语呢?


参考资料:
1。 Adamatzky Andrew2022Language of fungi derived from their electrical spiking activityR。 Soc。 open sci.9211926211926 https://doi.org/10.1098/rsos.211926
2.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22/apr/06/fungi-electrical-impulses-human-language-study
3。 https://nfs.unl.edu/mushrooms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o8sPOgCBg
5。 Plants emit informative airborne sounds under stress
I。 Khait, O。 Lewin-Epstein, R。 Sharon, K。 Saban, R。 Perelman, A。 Boonman, Y。 Yovel, L。 Hadany
bioRxiv 507590; doi: https://doi.org/10.1101/507590
6.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scientists-record-stressed-out-plants-emitting-ultrasonic-squeals-180973716/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 steamforkids)
叫声强度够了才能飞?群鸦通过鸣叫达成集体起飞“共识”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情景,黄昏时分,群鸟在叫声中忽然集体飞向高空,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发出了起飞指令一样。近日,一项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研究显示,对数百只聚集栖息的寒鸦来说,逐渐增强的叫声,可能有助于鸟群就何时起飞达成“共识”。“群鸟同时离开是一个惊人的景象。天空突然布满了黑鸟,就像一场黑色的暴风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AlexThornton说。诺哈网2023-05-26 12:04:15000017岁女司机撞飞爱心人父
当地时间上周四晚八点,加州罗克林市斯坦福农场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17岁女司机撞飞了一名下车赶鸭子的男司机:一位目睹事件全程的未成年人在父母的陪伴下接受了采访,当时鸭妈妈带着小鸭子站在马路当中不知所措,有位男士下车把鸭子赶到马路边,少年用手机拍下了这位爱心人士生前最后一张照片:诺哈网2023-05-26 06:10:090001苹果WWDC23终极“剧透”:iOS 17登场 首款头显万众期待
5月23日,苹果公司在官网公布了2023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的日程安排,包括主题演讲和PlatformsStateoftheUnion发布时间。诺哈网2023-05-25 22:52:550000做好持久战准备!小米自研芯片决心不动摇:盘点小米造芯之路
快科技5月25日消息,日前,小米公司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一季度营收594.77亿元,同比下降18.9%,经调整净利润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在小米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对近期友商的芯片问题感到遗憾,对勇敢尝试表示尊重,小米对芯片高度关注,也一直在尝试芯片业务自研。诺哈网2023-05-25 20:22:210000冲击暗化可使球粒陨石小行星变为碳质小行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4日上午消息,据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类型陨石的潜在来源,其特征可能有助于解释近地小行星分类的某些差异。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出现火球爆炸,在地球上留下一种非常罕见的陨石,该陨石和其他类似陨石的区别在于它存在暗色矿脉,这一形成过程被称为“冲击暗化”。然而,此前行星科学家仍无法确定这些特殊陨石源于何种类型的小行星。诺哈网2023-05-26 08:43: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