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杀死“地表最强生物”水熊虫?

有些东西没有毒,但有杀伤力。
撰文 | 栗子
审校 | 二七
水熊虫,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坚不可摧的动物。
在没有食物没有水的恶劣环境下,它把自己变成一个球,停止新陈代谢,就有机会继续存活长达30年。利用这种方法,水熊虫还能忍受接近绝对零度(-273℃)的低温,也擅长忍受缺氧,可在真空环境生存下去。
除此之外,即使被照射了相当于人类致死量1000倍的辐射,水熊虫也并无大碍。也有科学家把低温冷冻的水熊虫装进子弹,以超过每秒800米的速度射向目标,强烈的撞击依然没能杀死水熊虫。甚至有不少人怀疑,就算巨大的陨石砸下来,导致地球生命大规模灭绝,水熊虫都可能幸存。
那么,水熊虫真的没有致命的弱点吗?帮它们发现弱点,早已成为许多不信邪的科学家研究的方向。最近,两位来自波兰的研究者替水熊虫找到了一班“死亡列车”。
蜗牛怎么成了快车
水熊虫,正式的名字叫缓步动物(tardigrade),这不是一个物种,而是包含上千个物种的缓步动物门。
聚集在这个门下的,基本都是微型生物,体长大多在0.3~0.5毫米之间,超过1毫米就算巨大了。它们有8只脚,每只脚又有4~8根脚趾,运动能力出色,有时一秒能走两个体长的距离。但是碍于身型太过细小,时速通常只能以厘米计,才无奈被冠上“缓步动物”的称号。
这些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小动物,单凭自己的力量,应该很难去到遥远的地方。可事实是,地球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水熊虫的踪迹,不论是6000多米的高山,还是4000多米的深海。那么,它们也需借助一些比腿更高效的交通工具,把自己传送到世界各地,才能拥有今天的雄伟版图吧?
从前科学家就知道,许多小动物如一些线虫或螨类,可以附着在更大的动物身上,完成长途旅行——这种现象叫做携播(phoresy),取希腊语的“携带”(phorein)之意。而这一次,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的研究者们想要证实,缓步动物(即水熊虫)也有类似的行为。
团队用来做实验的水熊虫,来自一个名叫Milnesium inceptum的物种。为它准备的交通工具,则是森林葱蜗牛(Cepaea nemoralis)。科学家说,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这两个物种在自然界的栖息地有重合,它们喜爱的大气条件也十分接近:在湿度高的地方,蜗牛的表面也比较潮湿,这样的环境利于水熊虫保持活跃。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蜗牛的体型比水熊虫大,有搭载这类乘客的空间。如此一来,便有理由期待水熊虫能坐上蜗牛这班列车。
研究人员准备了三种盒子:A盒里放了水熊虫;B盒里放了水熊虫和蜗牛;C盒里除了水熊虫和蜗牛,还额外加入了一些从水泥墙上收集来的苔藓。毕竟,苔藓是水熊虫日常偏爱的住所之一。

科学家把这三种盒子各准备了30个,每个盒子里装着10只水熊虫。那么,一共有900只水熊虫要参与这项实验,而它们的初始位置都是在一个硅胶方块的范围之内。研究者将90个盒子放进饲养室里,等待了三天。
72小时过后,他们需要观察有多少只水熊虫移动了位置,有多少只还留在原地。结果发现,在不含蜗牛的A盒当中,水熊虫都没有离开硅胶方块;而在含有蜗牛的B盒与C盒当中,一部分水熊虫离开了硅胶方块。

于是,科学家便相信,水熊虫的长距离移动,需要依靠蜗牛的帮助。虽然,蜗牛的运动以慢著称,但对小小的缓步动物来说,依附在蜗牛身上,就算是搭乘高速列车了。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注意到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那些移出方格的水熊虫,有不少已经去世了。对此,科学家提出的第一个推测是,活着的水熊虫可以用脚把自己牢牢固定在表面,这样蜗牛就很难把它运走走,而死去的水熊虫更容易与表面分离开来,也是给蜗牛运输创造了机会。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车上有某种东西,能要乘客的命。
杀死水熊虫的秘密
科学家怀疑,蜗牛身上的粘液对一些水熊虫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于是,他们用蜗牛的粘液,考验了一些水熊虫。假如你还记得文章开头曾经提到,水熊虫在缺乏水分的恶劣环境下,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球,停止新陈代谢,科学家考验的正是这种状态的水熊虫。
具体来说,是科学家让蜗牛爬过水熊虫生活的环境,留下自己的粘液;再把蜗牛请离,等到24小时后,对“假死”的水熊虫们做水化处理,看它们会不会“复活”。结果发现,碰到蜗牛粘液的那些球,只有34%活了过来,其他都去世了。相比之下,没淋过蜗牛粘液的对照组,有98%的水熊虫都在水化处理后成功复苏。
接触过蜗牛粘液的水熊虫,死亡率比较高。而蜗牛粘液的主要成分就是水。科学家怀疑,原因是粘液干得太快:当蜗牛路过“假死”的水熊虫,是在给它补水,但如果粘液迅速变干,就会令水熊虫来不及对补水过程与再度脱水做出有效的反应。此时,水熊虫难以用正确的姿势再次成球,死亡率高也就可以解释了。
不过,研究只证实这种方法能杀掉“假死”的水熊虫,且不是百发百中。即便蜗牛粘液也能杀死部分活跃的水熊虫,只要有一只幸运儿存活下来,它就有机会乘着蜗牛列车,把自己送到下一个地方,为水熊虫大家族拓展新的版图。
反应慢的话,可能有生命危险哦。
封面来源:NPS/Diane Nelson
原论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08265-2
参考链接: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316379-tardigrades-can-hitch-hike-on-snails-to-travel-longer-distances/
本文转自《环球科学》
微信PC版3.9.5更新发布:新增锁定功能实用
快科技5月24日消息,近日,微信开始向部分Windows用户推送3.9.5版本更新。在此次更新后,微信电脑版左下角菜单处出现了锁定功能的表示,点击后将显示Windows微信已被锁定。在此状态下,用户将无法直接在电脑上对微信进行任何操作,有效解决了有事需要离开时,微信的隐私安全。而如果想要解除该功能,用户也可在手机微信的会话列表顶部状态栏中,直接进行解锁,并不需要繁琐的操作。诺哈网2023-05-26 00:55:250000英美等国报告多例猴痘病例 世卫组织警告可能更多
英国卫生安全局18日发表公报说,该国再增两例人感染猴痘病例(下称猴痘病例),目前已累计9例确诊。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8日确认美国出现今年以来本国首例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当晚表示,英国有可能出现更多猴痘病例。英国卫生安全局当天说,新增的两例猴痘病例分别来自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在5月6日至15日,英国已确诊7例猴痘病例。该国最近发现的病例没有去过猴痘流行的国家旅行,可能是通过社区传播感染。诺哈网2023-05-25 20:15:420000钠离子电池可惜了:叫好不叫座
快科技5月22日讯,锂电池真正的取代者目前尚未出现,不过,随着宁德时代等头部厂商选择布局钠离子产业,它被认为是在廉价电动车领域锂电池方案的有力竞争者。不过,乘联会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钠离子电池上车热情并不高。从2021年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发布到2023上海车展,明确释放采用钠离子电池上车的信息不多。此前,仅有奇瑞iCar、思皓花仙子两款车型明确了钠离子电池落地计划。诺哈网2023-05-26 07:06:2500003999元 惠普推出27寸暗影精灵电竞显示器:4K 144Hz面板
快科技5月24日消息,惠普推出了新款暗影精灵电竞显示器。价格为3999元。据介绍,新款显示器采用FASTIPS面板,4K(3840x2160)分辨率,支持144Hz高刷新率,400nit亮度。色彩显示方面,它覆盖95%DCI-P3电影级色域,99%sRGB色域,支持HDR400,另外通过了已通过NIVIDIAG-SYNC兼容性测试和FreeSync技术认证。诺哈网2023-05-26 02:38:010000“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开课
10月12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地面主课堂,学生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供图/新华社如何用2米长的吸管喝果汁,水球如何在太空变“懒”?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演示水球变“懒”等神奇现象诺哈网2023-05-26 09:33: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