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考点教考衔接课内教材与高考真题专题
一、主旨概括
主旨,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感情倾向。
在散文阅读题中,对主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主旨概括方法
概括主旨的格式一般为: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过记叙……,塑造了……形象)+写作意图(表达了……,抒发了……情感愿望)。
【高考真题】
【2021年新高考Ⅱ卷《放猖》/废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佚名】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6分)
【参考答案】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
【2017年课标Ⅱ卷《窗子以外》/林徽因】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二、特定信息概括
“特定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特定信息概括方法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概括指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清思路,检索概括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理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提炼加工,整合答案要点
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加工,分类整合。分类整合的标准: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6分,应有3个要点,基本上是1个要点2分;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加工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高考真题】
【2022年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萧红】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参考答案】①信件主要内容是追忆往事,时光流逝带来了恍惚感;②十年间,姐弟俩生活在漂泊中,世事无定带来了恍惚感;③弟弟从不懂事的“小孩子”成长为“小战士”,“我”既牵挂又欣慰,多种感情交织,也产生了恍惚感。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建水记》/于坚】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2018天津高考《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6分)
【参考答案】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2015年江苏卷《比邻而居》/王安忆】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
教考情境
情境化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在试题中加入了情境限制。命题者通过创设情境,在题目中埋入诸多限制性条件,在答案中也加入了不少限制性要求。这种题型与单纯的知识考查最大的不同在于组织结构的形式。前者是立体的,各个元素之间都有或多或少、各式各样的联系,有丰富的“化学反应”;而后者是平面的,是罗列与排序。这种题型需要动用多方面甚至多领域的能力去应对,不仅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还要能够通过多角度甄别上升至全局视角。
情境化试题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其情境化不仅体现在文本的呈现上,更体现在题干的设置上。解答这类试题,入境是前提,从文本中找答案,扣境表述是关键。
1.入境——进入试题设置的情境,清楚情境中的对象、交流限制等因素,明确任务要求。这里,特别强调有代入感,要走进问题情境,才能明白情境中的诸多要求和限制。
2.据文——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这一点与传统题型一样。
3.表达——紧扣情境组织语言,做到既合乎对象要求,又符合文本内容。
【高考真题】【2021年新高考Ⅱ卷《放猖》/废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佚名】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参考答案】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
探究题
一、探究范围
1、语句探究题 2、段落结构探究题 3、文章意蕴(主旨)探究题
4、作者创作意图探究题
5、个性化解读探究题
二、探究题总结:
1、建立起对这种题型的认知模式
(1)探究题的主要特点
①题干有标志。一般出现“探究”字样,有时出现“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请联系实例”等字样。
②思考有依据。要求依据文本内容作一定程度的探究,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发挥。
③观点有创新。要求有自己的思考,有不同于作者的看法,且稍有深度。
④答题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思考,答案要表述的意思一般不只有一层。
(2)探究题的主要题型
①探究赏析题。该题型是对文本的一些亮点,如篇章结构安排、语言特色、文学艺术处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与赏析。
②探究评价题。该题型是针对文本阅读中的某一疑点或难点,在对文本阅读、体会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认知,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探究拓展型。该题型是对由文本内向文本外所延伸的意义、价值的探究。
2.探究题答起来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但探究题属表述题,有基本的行文结构和模式:表述观点 分析论证 总结点题。
“分析论证”环节是主要的,它一般要求就文本的具体内容作合理分析,且分点分层列出自己的分析。
随文设题
情境化试题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其情境化不仅体现在文本的呈现上,更体现在题干的设置上。解答这类试题,入境是前提,从文本中找答案,扣境表述是关键。
2.入境——进入试题设置的情境,清楚情境中的对象、交流限制等因素,明确任务要求。这里,特别强调有代入感,要走进问题情境,才能明白情境中的诸多要求和限制。
2.据文——从文本中寻找答案,这一点与传统题型一样。
3.表达——紧扣情境组织语言,做到既合乎对象要求,又符合文本内容。
例题:
1、《踏雪寻梅》"互现法"是《史记》创造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篇目写,以各篇互现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请分析这三篇选文是如何"互现"王梅郁人物形象的。(6分)
①《吴山夜话》和《踏雪寻梅》互相照应,正因为王梅邨出身书香世家,嗜读书,所以才学识渊博,见解独到。②《吴山夜话》和《踏雪寻梅》互相照应,因为王梅邨耽溺于闲书,因书误事,导致晚年落魄清寒。③《捡书》与《踏雪寻梅》两文都突出刻画了王梅邨学识渊博的形象。④《捡书》与《踏雪寻梅》对比,由爱书如命到斩断书缘,更突出王梅邨因书误一生的沉痛转变。⑤《吴山夜话》与《捡书》共同突出王梅邨酷爱读书、极有天分的形象。(每条2分,答出任意三条即可给满分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看花的姿态》2003年,澳大利亚杰姆斯·乔伊斯基金会将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颁发给中国女作家迟子建。该奖项对她作品的评语是;"具有诗的意蕴。"请结合这句评语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这句话将“低沉而忧郁的歌声”与月色、夜鸟、花树等意象交融在一起,意境幽美而空灵;将歌声比作“夜鸟的翅膀”,化无形为有形,比喻十分独特而又生动。②这个句子形象地表现了愁予先生的歌声里传达出他那惆怅而美好的情怀,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一种幽寂而美好的意境之美和惆怅深沉的情怀之美。
3、《渔村的炊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散文审美性的。(6分)
①表达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文章真实记录了作者对渔村炊烟的感受与体验,表达了浓浓的乡愁,表现了温暖的亲情、邻里情以及对渔村发展的幸福感受。
②写出了饱满而独特的形象。文中的渔民勤劳能干、纯朴善良;渔村祥和宁静,炊烟袅袅,呈现出祥和温馨的画面。
③文字优美而富有韵味。本文语言简洁质朴,清新优美;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假如今天梁衡的梦想成真——整座庙宇真的被开辟成一个旅游场所,范仲淹当选了这里的城隍爷。请联系文本分析范仲淹当选的理由。(6分)
①内容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靖边地区沙尘肆虐的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风“刮得天昏地暗怕死个人。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②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用之前,主要写靖边城隍是保一方平安的神,有可能是使边地“边防巩固,人民安居”的范仲淹;之后的内容写治沙业绩巨大,有深化全文的作用。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治沙前后,对比明显,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出了新一代治沙人的卓越成就,赞美了国家的英明决策和强大力量。
5.梁衡在《梁衡理性散文选》自序中说:“散文美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第二层是抒情的美,第三层是哲理的美。”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的抒情美。(6分)
①城隍庙承载了百姓美好的治理思想。百姓认为城隍是一个城镇的主事,可以造福一方。②城隍庙是百姓劝人行善,遵从心中的道德的体现。文中城隍碑文讲,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③城隍庙是导人审美的艺术的寄托。城隍的泥塑人物生动,衣带如水,神清目明,是典型的艺术作品。
解密第四期:【修正版】2022年1月浙江高考(首考)英语试题应用文范文(下水作文)
【修正说明】由于之前从网上看到的应用文写作题目是学生出考场后根据回忆提供的,与真题有出入(少了一个“他”字),现在已经发现这个失误,所以重写了范文,再次上传,之前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因为少了“他”字的话,会理解成李华到爱尔兰参加中爱文化节,现已回国。而事实上,文化节是在中国举行,现在Chris已经回国。2022年1月浙江高考(首考)英语试题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0000高考作文高分技巧
高考作文想要获得高分,以下是几个注意事项:熟悉命题要求:仔细阅读命题要求,如字数、文体、主题等,确保自己的文章符合要求。明确中心思想: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即主题。在写作前可以先列出提纲或草稿,确保文章结构合理,中心思想突出。确保语言流畅:语言应简洁明了,但又不失精度。注意用词精准、语法准确,避免重复和冗长,同时也要注重段落之间的过渡。诺哈网2023-08-15 10:36:320000高三学生佳作|“快”与“慢”二元关系思辨作文
材料原文从前,“慢”是成事的基础——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欲速则不达”是孔子善意的提醒,“慢工出细活”更是品质的保证,总之,“一切慢慢来!快了出错划不来!”现在,“快”是前进的动力——有“快熟面”就不怕肚子饿,有“动车”“高速公路”就不怕塞车,有“宽频”就不怕资料下载中断,有“宅急送”就不怕物品交寄太晚,身边的事物都告诉我们:“快!否则你就跟不上时代!”诺哈网2023-07-31 08:07:2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