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之后,我终于不用做学霸:控制欲太强的父母,结果只能是双输
前两天,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条热搜:#36岁常青藤毕业确诊癌症后反而很开心#
话题引来8000多万浏览,看过的人都唏嘘不已。

在题主的叙述中,癌症带来的恐惧和痛苦,远远不及她在确诊前正承受的苦难煎熬。
别人避之不及的,反倒成了她可以逃出现实的“理由”。

从小,她就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天资聪颖,半生学霸。
但同时,很可悲的是:她有一双控制欲特别强的父母。
在被确诊癌症之前,她从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好好活过。
高考填志愿,她想学英文传译,但爸妈不同意,给她改成了国际金融,只因为那个专业更火,将来赚钱更容易。
到了大学,为了把不喜欢的专业学好,提高GPA,她刷了三遍中级会计,每天作业做到半夜。抑郁严重的时候,就坐在宿舍窗台,考虑要不要往下跳。
数百次,“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在她脑中天人交战。
跳了,就解脱了;可跳了,爸妈怎么办?
她是一个善良的孩子,爸妈可以强迫她,她却不舍得爸妈痛苦。

为了自救,她辅修了自己喜欢的中国文学,“随便一学”就是全班第一。
但很可惜,她在文学里的“全班第一”,只不过是爸妈眼里的“不值一提”“全无价值”。
为此,她大哭一场、改邪归正,放弃了父母眼中的“瞎折腾”。
毕业之后,她去了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工作,因为那里的薪水高;因为在那工作过,哪怕以后跳槽,简历的含金量都能蹭蹭拔高;因为在那工作,就可以继续做“别人家的孩子”、让爸妈在亲戚朋友面前脸上有光。
可四大的工作压力很大,经常需要加班。
年三十,别人都在一家团圆,她在一个人吭哧吭哧加班;
发烧了,别说请假看病回家休息了,工作做不完也得加班。
这,还不算最苦的。
最可怜的是:
她被加班逼到失控、受不了嚎啕大哭,给爸爸打电话求安慰时,爸爸也没说什么好话,反倒是一通臭骂:你怎么这么矫情。

为了圆爸妈的梦想,工作几年后,拼尽全力的她,拿到了中国最好的财经媒体记者的工作,同时,被常青藤大学研究生录取,专业,还是爸妈要求的金融。
不过,这一次,她没有了反抗的心思。
让学金融就学金融,让买房就买房,哪怕买了房就意味着为了房贷必须更努力赚钱。
从事金融工作后,压力更加巨大,她经常一个人做三个人的工作。
每天不到7点就出门,晚上9点到家,周六也得经常加班。
这份工作需要常年出差,她曾经一天去过三个城市,一年高铁行程长达5万公里,飞机里程>99%的人群。
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她在一年前就明显感觉身体吃不消,也曾尝试请假,但怎奈基本都没请成,临走前一天被领导要求取消请假,继续加班。
她拖着疼痛的身体撑了一年,等到过年放假倒下才去了医院。
确诊癌症的那一刻,她的第一感觉竟然是很开心,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歇一下了。
虽然“癌症”很疼、很痛、很凶险,但在它的阴影下,她,终于可以暂时不去考虑父母,暂时不用再咬牙强迫自己顺从,终于,“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癌症”,成了她自我救赎的出口。
站在人生第一道坎儿上,以健康和生命为注,她为自己活了一回。
人生第一次,她开始反抗父母:化疗后,她不顾父母反对搬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城市居住。

人生大好年华,就要面对绝症,何其不幸。半生挣扎,终于有了一个机会逃离父母安排的人生,她的眼神中似乎又充满了悲壮。

和她一样,被父母绑架人生的孩子,有很多。
就在上个月,四川一女子因被父母强制考公5年,不幸确诊精神分裂。
大学毕业后,因为父母一心想让她做公务员,正所谓“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家里有人好办事”,她“一次不成再考一次,一次不上岸再多游一会儿”地连续考公。
不幸的是,一直没有上岸。
大受打击的姑娘,承受不住接连失败,从去年开始就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最近和家人对话更是经常答非所问,臆想自己是局长。一进医院检查,就被确诊精神分裂,当时就入了院。
她的父母,本想要一个能光宗耀祖、庇佑门庭的姑娘,不曾想,弓满易折,弦紧易断,面子没挣到,里子也搭了进去。
本应青春正好的大学毕业生,穿上了期期艾艾的病号服,心理防线的那根弦一旦崩断,哪怕是想恢复最简单、最平常的生活和工作,可能都要面临种种艰难……
如果说自曝得癌症的姑娘,第一个扛不住的是身体;
那么,这位姑娘,头一个举白旗的则是精神,cpu都干烧了。
只不过,殊途同归,她们都是倒在“控制欲极强父母”脚下的牺牲品,也是父母“控制欲”下的被迫顺从者。
2018年,一个男孩,则因为反抗父母的“控制”,引发了全国关注。
王猛,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的特征:
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光环背后,则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
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
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为了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写了一篇“万字长文”。
整篇文章15000余字,控诉的都是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班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王猛没按要求着装。
“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
在穿衣的事情上,这还不是孤例。
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要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选择。

五六年级时,王猛对奥数很有感觉,而一开始母亲并不乐意让他去,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
“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父母,就是要让王猛生活在他们的圈子里。
为了摆脱父母的控制,高中时,王猛曾多次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都遭到了父母拒绝。
尽管后来考上北大,以为终于能逃离父母的“控制”,可事实是:
“就在离开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
之后,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照顾”他: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更可怕的是,这种“控制”,还都只是为了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考虑之列。
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他遭到同学和亲戚的多次取笑,“但面对取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不以为然。”
大学前,王猛被迫参加父母“邀请”的一次毕业旅行。一路上,他妈妈都在不停讲述他如何优秀以及她是如何培养的。
可当天晚上,导游当着全团二三十个人的面提出“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的住宿安排时,他的爸妈却一句话都没说,任凭因为平常打压而导致性格有缺陷的王猛僵在那。

后来,王猛说:
“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
“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知名心理学家李雪说:
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确实,看了上述那么多令人唏嘘的悲剧,学乐君实在忍不住想问:
若ta们的父母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当初,还会那么强硬地去控制自己的孩子吗?
这些孩子,要么如同36岁患癌女硕士一样,承受身心的痛苦,内心积攒怨念与愤怒。
要么如同北大王猛一样,羽翼丰满之后愤而决裂,与父母老死不相往来。
任何一种结果,都不是父母想要的结局。
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养育孩子的结果,从长远来看只能是双输:要么孩子长大之后不开心,要么就会失去这个孩子。
因为没有一个灵魂,愿意被别人的意志束缚,每个生命,生来都想成为他自己。
哪怕你是他的父母,也都没有权利去规定另外一个人应该怎么活。

另一个严酷的事实是:
我们今天做父母的,谁都不知道孩子将来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所以用我们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来判断未来是怎么样的,实在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
十年前没有微信,二十年前没有支付宝,现在的社会,你能想象到吗?
教育,从来不是站在现在看将来,因为将来谁都看不清楚,很多时候,是站在将来看今天的。
在教养孩子这件事上,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
育儿先育己,父母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我们所能提供的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场域本身,就是给孩子最优秀的老师。
父母的职责,向来都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他们成为自己最好的样子。
我们有必要提供良好的教养环境,给孩子创造风口,让孩子起飞,但不能直接把孩子推下悬崖。
36岁女硕士患癌的帖子最后,分享了她的几点人生感悟:
√ 不要太听父母话,不要为了面子和其他人的眼光活着。因为你只能活一次。
√ 自己的快乐和健康永远放第一位。你生来就值得被爱,没有任何前提。
× 不要因为暂时没有得到他人无条件的爱,就自暴自弃、觉得自己不值得,去做出让步、去牺牲自己的快乐、健康、自由取悦别人,去委屈自己。任何人都不值得你这样做,包括父母、孩子、老公、老板……anyone.
× 不开心 长期熬夜真的会得癌症。
她,用“健康”为代价,向世人展示了真实又残酷的前半生。
我们祝愿患癌女子和精神分裂的姑娘都能早日战胜病魔,心结已除,往后就都是活给自己的美好人生;
也愿每一个孩子都能遇到一双“通情达理”的家长,在自己的选择和他们的意见相左时,他们能说出“我不支持你的选择,但是如果你选择了,我会支持你。”

女子毕业9年“抠”出南京两套房?为此她被网友骂上热搜
文丨优宝去年双十一,在很多人大肆“剁手”准备节后“吃土”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根本不需要为此烦恼。只是这些人实现的方式有些另类:“我已经到达了最低档次的财富自由,不是因为我挣得多,而是花得少。”32岁的王神爱以极简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很多想要省钱、攒钱的人心目中的大神。更因为靠“抠”在南京买下2套房子而登上了微博热搜。诺哈网2023-08-10 15:36:540000你们有没有为即将出生的宝宝准备好万全的准备呢?
婴儿出生第一年可是非常关键的阶段,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婴儿出生第一年的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实用案例。首先,宝宝的饮食是非常关键的。一定要为宝宝提供足够的母乳或是配方奶,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同时,坚决不要给宝宝添加任何辅食或是水,以免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记得每次喂奶后要帮宝宝拍嗝,避免吞咽过多空气引起不适。诺哈网2023-08-23 11:31:530001人贩子在古代是什么下场?
微博|@视觉志作者|逗逗龙2007年10月9日的晚上,4岁的孙卓穿着一身新衣服,开心地从地上捡起一颗糖。他把糖揣进衣兜里,一抬头,发现前面不远处竟还有一颗。他小跑着过去,捡起第二颗糖果……人贩子就这样,一块一块地丢下糖果,轻易地拐走了孙卓。孙卓的父亲孙海洋走遍全国,寻子14年。终于在昨天上午和孩子相认,他抱着孙卓嚎啕大哭。人贩子姓吴,已经落网。接下来,这个人会面临怎样的惩罚?诺哈网2023-08-13 12:15:460000长大后没出息的孩子,多半遇到了低层次的父母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家里多了一个孩子,不仅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还是父母多了一份教养的责任。孩子的第一句话,是父母教的,孩子的第一步,是父母扶着走的,孩子的第一个爱好,是父母引导的;孩子的学习观,是深受父母影响的。到底如何教养孩子,很多父母都为难,也会迷茫。当孩子长大了,回头看,就会明白,没出息的孩子,多半遇到了低层次的父母。01居高临下的父母,无视孩子的天性。诺哈网2023-08-03 13:05:460000家庭没有规矩,孩子就没有原则,没有规矩的家庭,比贫穷还可怕
人生在世,修身养性,与人交往,处处都离不开规矩,可以说世间万物,皆有规矩,规矩是一种标准,规矩是一份守则。人若没有规矩,就会走入困境;家若没有规矩,就会支离破碎;国若没有规矩,就会败落灭亡。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懂规矩,遭人厌烦,所以,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把规矩铭记在心,只有懂规矩,才能塑造好形象,只有守规矩,才能拥有好人生。诺哈网2023-08-01 12:15: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