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6

研究称心理变态也许是一种进化适应策略

诺哈网2023-05-25 18:26:020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你也许在生活中遇见过这种人:他们心理变态,但聪明机智、魅力十足、功成名就。你第一次见到他们时,压根不会想到对方会擅长用这种套路骗过别人、利用别人来达成自己的欲望,并且这么做时内心毫无愧疚,反而洋洋自得。

但这样的人真的有心理问题吗?

莱斯利·普尔曼和同事们最近对一项假说展开了评估。该假说提出,心理变态也许并不是一种精神障碍,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活策略。为此,他们分析了精神障碍者常有的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特征——左撇子。

心理变态和精神障碍

心理变态的特征是在情绪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缺陷,例如麻木不仁、狂妄自大、缺少同理心和自责感,有时还会做出攻击和暴力等反常行为,一般通过面谈或问卷调查来诊断,包括评估某人的自私程度、是否会毫不内疚地利用他人、以及生活方式等等。

虽然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坏人混蛋,但只有不到5%的人(甚至可能连1%都不到)能真的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到“变态”的程度。

普尔曼和同事们从进化角度分析了构成精神障碍的要素,并且申明,只有有害的障碍才能算作精神障碍。换句话说,患者的行为不能仅是反常而已,还必须让其无法执行人类进化出的、对自己有益的功能。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要将心理变态视为精神障碍,心理变态必须对某人的正常功能或幸福感有所损害才行。

心理变态的害处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心理变态者很难维持人际关系,容易早逝,锒铛入狱的概率也较高。此外,考虑到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心理变态大概是仅次于精神分裂症的公共健康问题。

不仅如此,心理变态的种种特征还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和世卫组织证实认定的精神障碍标准。不过反社会人格障碍和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对违法和暴力等明显反社会行为的影响更大,二者均有难以共情、缺少罪恶感、撒谎成性等特征。

为何说心理变态也许是一种适应性的生活策略

不过,我们有一定理由相信,心理变态也许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进化适应方式。

假设现在是公元前6000年。在你生活的部落中,大部分人都诚实可信、为人着想,但食物却不够所有人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愿意从其他人那里骗得一些食物,你存活下去的几率就会更大,将这种擅长欺骗的基因传给后代的概率也更大。

即使在今天,心理变态的特征在华尔街之类的环境中也许依然普遍存在、甚至对人颇有“助益”。如果这些人能将自己的暴力或犯罪行为伪装得很好,那就更是如此了。

精神障碍由何所致?

为了评估某种行为是否属于精神障碍,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精神障碍的成因有哪些。

科学家仍在寻找各种可能的原因,不过,神经发育过程中遭遇的扰动可能有一定影响。这些干扰可能发生在出生前、也可能在出生后,而且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母亲在孕期出现的感染或压力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儿童时期营养不良、头部受伤、或遭受了情绪创伤等等。神经发育干扰与多种精神障碍有关,包括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对神经发育干扰进行直接评估是很困难的,一般需要用专门的设备进行脑部扫描,或者针对某人的童年遭遇、在母体内的经历等收集详细数据才行。

不过,神经发育干扰有一项典型特征——左利手,俗称左撇子。该现象常与母亲孕期压力、出生时并发症、以及体重低有关。与右撇子的人相比,左撇子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一系列精神疾病。并且这种差异还不算小:左撇子约占总人口的11%,但据估计,约40%的精神病患者都是左撇子。(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左撇子也许创造力更强。)

左利手和“左右利手”(即双手同样灵活)之所以与精神障碍存在关联,也许是因为它们是由脑功能在发育过程中未能有效侧化导致的。脑功能侧化有许多好处,比如避免重复、明确不同脑区分工等等。

研究结论

为验证自己的假说,普尔曼及其团队对此前16项研究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整合,这些研究共涉及1818名来自不同种族的受试者。他们评估了这些人的左利手情况和心理变态程度,并计算了心理变态者中左利手或左右利手者所占的比例。

结果显示,心理变态与左利手之间的关联并不显著。虽然这个比例与非心理变态者相比的确有一定差异,但不足以下定论。

如果研究对象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心理变态程度较高的人属于左利手的概率要稍高一些。但在精神病患者群体中,左利手者所占比例却略低于非心理变态者中的左利手比例。总之,这些差异都太过微小,很可能只是概率问题。

小心解读

这项大规模分析没能在心理变态与左利手建立起关联。这也支持了普尔曼等人的假说,即心理变态是一种适应性的生存策略,在进化过程中随着基因代代相传,而不是由神经发育干扰造成的精神障碍。

不过,这些发现的说服力比较有限,原因有几点。首先,研究数据的确呈现出了一定规律,表明心理变态程度较高的人属于左利手的概率更高。不过此次研究的样本量也许还不够大,不足以展现出真正的差异。

此外,心理变态者中属于非右利手的比例与罪犯和精神病患者其实差不多。但如果说心理变态不是精神障碍的话,那么心理变态者中非右利手的概率应该低一些才对(毕竟后面两个群体也许存在更多精神健康障碍,因此非右利手的概率也应该比一般人群更高)。

放宽视野

还有一种有趣的可能性:心理变态也许是有用的,但只有当人们控制住自己的暴力和犯罪行为时,才能更好地发挥用处。这一点也得到了普尔曼团队研究发现的支持——心理变态特征(例如麻木不仁、毫无愧疚感)更明显的人属于左利手或左右利手的概率略低一些,而行为变态(如做出暴力或犯罪行为)特征更明显的人的概率则更高一些。虽然这些结果同样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这样的结论似乎是挺合理的。

虽然光凭这一项研究不足以证明心理变态是一种适应性的、以进化为基础的生活策略,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比如有数据指出,心理变态程度较高的人更可能展开目标明确的计划犯罪、而非一时兴起,通常将自身利益和子女利益置于第一位,而且子女数量往往较多。

所以,像我们开头描述的这种人也许根本不是什么精神障碍患者,只是自私自利的混蛋罢了。(叶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