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失火时,应该往上跑还是往下跑?别等悲剧发生了还不知道…
随着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
绝大部分人的工作和生活
在楼房建筑或高层建筑中
由于人流量大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
会存在着诸多的火灾隐患

辽宁大连的一座高层建筑
——凯旋国际大厦
在去年发生火情
消防部门派出了24个消防站
以及近400名消防员
历经7个多小时
才将凯旋国际大厦的火势扑灭
大火无情
高楼一旦失火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跑
但是在高楼里
究竟该往上跑还是往下跑呢?
为何高层建筑失火后
灭火救援工作如此费时费力呢?

今天是
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
重视防灾减灾
守护生命底线
这些急救知识希望你用不到
但一定要知道
高层起火,为何难以施救?
高层建筑起火一般由于生产生活违反安全制度用火不慎/用电不当、自然现象引发、人为纵火等原因造成的。
为什么说高楼起火难以施救呢?比起普通低层建筑着火,高层建筑失火具有以下的特点:
1、烟囱效应增加氧气流通
高层建筑内部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会有多个楼梯间、电梯机井、排风道等竖向井道,这些井道具有烟囱的特征。在建筑物失火后,建筑内部的热空气与建筑物外部的冷空气形成密度差,从而形成压力差,压力差迫使建筑物内的热空气沿着竖向管道向上流动,然后从建筑物顶部的排风口等排出,此时会在起火点附近形成负压区,建筑物外部的低温低密度的新鲜空气从建筑物的底部被吸入,这样的空气流动会把更多的新鲜空气带入到建筑物内部,即为烟囱效应,氧气源源不断的涌进,从而助长火势。高层建筑的高度越高,烟囱效应就越明显。

2、高处风力大火势蔓延快
上海市消防局经过测试显示,高度百米的建筑物失火,火势在30秒内即可从底部从竖向井道扩散至顶层,整栋建筑瞬时即可成为一个“立体火场”,高层建筑的90米处风速可达到15米/秒,并且楼层越高,风速就会越大,从而加速火势的蔓延。
3、受举高车辆举高的限制
目前国内的举高消防车的高度约为50米,个别车辆的举高可达80米,世界生产和使用的举高消防车最大作业高度为110米,而居民建筑和商用建筑的层高一般为3-4米,因此举高消防车辆一般只能救援14层以下的楼层,而更高楼层失火救援工作将受到限制。
4、消防员体力受限
当火灾发生时,电力系统关闭或失灵,电梯等电力设备无法使用,虽然训练有素的消防员可徒步上至建筑物的12层或更高,但消防员还需要携带着个人防护装置和灭火救援器材爬楼梯进行救援,这些至少20千克的额外负重,就会大大的消耗消防员的体力,降低了救援效率。
5、受损受困人员疏散困难
据测算,在每层有120人并且仅有一个疏散楼梯的情况下,如发生火灾,将15层楼里面的所有人都疏散到地面需要19分钟,建筑物层高30层则需要疏散39分钟,50层的建筑疏散需要超过一个小时,而在火灾发生的实际情况中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火灾发生后逃生最高效和安全的时间是7分钟,因此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高楼失火,应该往上跑还是往下跑?
如果身处高层建筑物,在发生火灾后该如何自救呢?以下四点逃生建议:
▶当遇到火情时,要保持冷静,拨打火警119,说明起火原因、地点、火势大小,同时要清醒分析火灾形势,迅速从安全通道逃生。
▶10层以下的被困人员可立即通过疏散通道逃生,在火势不大的情况下,可用水淋湿被褥或毛毯,裹在身体上,同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采取弯腰俯身的方式前行,防止浓烟熏呛,减少燃烧产生毒气的影响;若火势很大,千万不可因过于激动而盲目选择跳楼的方式,一定要遵循7米跳楼原则——只要高于7米就不要指望通过跳楼去逃生。
▶10层以上的人员,在火势不大的情况下,并且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方,可以先转移至天台,从天台进入相邻单元的建筑内,乘坐电梯逃至室外;若火势较大,由于“烟囱效应”则千万不可通过楼道逃生,应该找到安全、醒目的阳台或窗口,等待消防员的救援。

▶超过100米的建筑一般都会有避难层,发生火灾后,可以进入避难层避难。如果所有安全通道都被切断,卫生间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险场所,紧急情况下也可以将卫生间门窗紧闭,并把缝隙堵严,打开所有水龙头,有浴缸的话可以躺在浴缸中暂时避险,为消防人员的救援争取时间。
如何预防着火?
既然高层建筑着火后,救援难度大,因此防患于未然是关键因,做好高层建筑失火的防范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加强高层建筑物的防火设施管理,定期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和其他联动控制设备测试和检修,确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泵出水管阀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
加强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建筑物内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任何时刻都处于畅通状态,常闭式防火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增强防火安全意识,避免生产生活中因违反安全制度用火不慎/用电不当导致的火灾,同时提升处置紧急突发情况和火灾自救的能力。
增强对装修材料的质量控制,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对建筑物内部装修,切忌采用可燃或易燃以及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材料进行装修。
在外出差或旅游时,入住高层酒店首先要是到处查看,将安全出口布置图熟记于心,有时间的话还可以模拟走一遍逃生路线,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就可以迅速逃生。
本文封面及文中有水印的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
本文专家:杨超,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博士
本文审稿:刘永佳,哈尔滨市森林消防支队副支队长、灭火救援指挥部部长
来源:科普中国
地球上也许还现存一个尚未确定的新人族物种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04年,科学家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发现了一种个头矮小的人种化石,震撼了整个科学界。这个人种随后被命名为弗洛勒斯人(Homofloresiensis)。它们生活在更新世晚期,很显然属于生活在这片东南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类。但从某些方面来看,这个人种又与南方古猿、甚至黑猩猩有些相似之处。诺哈网2023-05-25 19:06:250000科普:“一粒沙”中的星系团——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到了什么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人类总是充满了好奇:宇宙究竟是如何起源的?有没有地外生命存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正是带着这种使命,开启了它的太空旅程。如今,它拍到了迄今最遥远、最清晰的宇宙红外图像。诺哈网2023-05-27 05:51:280000空气污染影响全球99%人口
世界卫生组织(WHO)4月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99%的人口都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高于4年前的90%。在全球1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印度占据9个城市,并且是由PM2.5微小污染物造成的。诺哈网2023-05-25 19:09:090000恐龙的体型为什么那么大?是否存在上限?
“恐龙为什么那么大?”是科学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也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挑战性的科学前沿问题之一。地球上最大的恐龙到底有多大?今天地球上最大的陆生动物是非洲草原象(Loxodontaafricana),这个大家伙的平均肩高3.2米,体重6吨,站在它们的面前,我们总是感叹自己的渺小。当非洲草原象站在最大的恐龙面前的时候,非洲草原象就要感叹自己的渺小啦。诺哈网2023-05-26 17:28:550000减肥最火的季节,有多少人被「低碳水饮食」欺骗?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后所谓“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编身边不少小伙伴都开启了减肥计划。前段时间,“减肥千万别只吃水煮菜”的话题上了热搜,一位博主坚持一段时间不吃碳水,只吃水煮菜,最后体重没减轻,反而出现精神恍惚,虚弱无力的表现。诺哈网2023-05-25 21:54: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