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投资修复期:封闭式产品发行大增,每日开放型产品未来会否成主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唐婧 北京报道
在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元年,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遭遇了两轮债市波动,短期内不少理财产品净值大幅下跌。经过今年以来几个月时间的修复,多数理财产品净值已逐步回升至此前的水平,但这种波动却给投资者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疤。
“去年10月下旬和11月期间,看着自己购买的某理财公司产品净值一直下跌,由于持有时间没有满足最短持有期,无法赎回,看着太难受了。”近期,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王女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所以今年购买理财产品还是比较谨慎,不能重复去年的错误,恶补理财知识后决定,要么是购买封闭式产品,要么购买灵活申赎类产品。
事实上,王女士所称封闭式产品也是今年以来理财公司发行产品类型中的绝对主力。国信证券数据显示,2月,新发行的理财产品类型中,封闭式理财产品占比90.16%,固定期限定开型、每日开放型、最小持有期型分别占比4.28%、2.21%、1.72%。
“封闭式产品大都采用摊余成本法或者混合估值法进行估值,这两类估值方法可以降低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主要是为了应对去年11月的债市波动而设计推出的。”一位大行理财公司产品设计部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雪花看来,摊余成本法、混合估值法封闭式理财产品虽然迎合了震荡行情下部分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但由于流动性相对不足,在资管新规期限匹配的要求下收益性有所受限,对投资者的长期吸引力有限。
而对于王女士所称灵活申赎类产品,即每日开放型产品,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这并非新产品类型,很多年前就有银行发行过,“不同于成本法估值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该类市值法估值的每日开放产品底层资产配置更灵活,收益率可能还会更高一些。”
收益率为何能高于现金管理类?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理财公司存量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有近150只,发行机构有国有大行理财公司,也有股份行理财公司和城商行理财公司。从发行时间看,2022年以来发行的产品有76只,2022年10月以来发行的产品有23只,发行节奏保持平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近日民生银行销售了民生理财发行的“民生理财荣竹混合灵活申赎”灵活申赎类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风险等级为三级,即中等风险水平,认购起点金额为1元,最低持有份额也没有限制,认购费、申购费均为0元,该系列业绩比较基准多为3.5%-8.0%(年化)。
对比来看,当前支付宝展示的国泰利是宝货币市场基金近1年的年化收益率多数时间低于2%,3月底以来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微信支付展示的易方达易理财货币A近1年的年化收益率多数时间也低于2%,3月底以来高于2%。
为何该系列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能达到3.5%-8.0%(年化)?该系列理财产品类型为混合类,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60%且不超过80%,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超过40%,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的比例不超过10%。
“每日开放产品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固定收益类资产会主要投资于债券,而且是中短久期的债券,获得固定的票面利息,收益率不会太高。同时利用权益类资产去市场寻找一些有绝对收益的板块和机会,如果没有机会就下调持仓比例,确保产品风险可控。”民生理财相关投资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
据了解,该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所说的投资方式是民生理财“长期稳健、绝对收益”投资理念的体现,根据该公司介绍,这一理念着力提升客户持有体验,视绝对收益为生命线,在投资管理过程中努力实现绝对回报,既守住业绩基准的生命线,又持续把握市场机会,为客户创造价值。
在涉及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方面,目前民生理财的FOF及权益投资团队的投资表现相对居前。截至2023年4月14日,根据南财理财通数据,在理财市场存续期超过一年的22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中,民生理财的金竹FOF一年持有期系列的某只产品表现最为出色,截至4月14日的近六个月净值增长率达到9.23%,位居榜首。
该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民生理财对今年的资本市场整体判断是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所以我们觉得在混合及权益类产品线上是可以积极作为的。”
需要说明的是,业绩比较基准是管理人基于过往投资经验及对理财产品存续期内市场波动的预判而对理财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理财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亦不构成管理人对理财产品的收益承诺。
是否会成为理财公司主流产品?
对于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会否与封闭式理财产品一样,成为理财公司产品发行的主流产品,民生理财相关投资部门负责人认为,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会逐步成为银行理财的重要产品线,即最小持有期和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会部分替代当前的固定期限定开型和封闭式产品。
“但也不会在短期内就能做到替代,当前理财投资者对于固定期限定开型和封闭式理财产品的需求还很大。”该负责人同时强调称,至少在3-5年内,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会逐步增多,但不能替代。
另一家大行理财公司产品研发部负责人也表示,当前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对于理财公司来说并非好的发展方向,这类产品不太符合理财投资者的投资习惯,每天看着净值波动,就会有操作的冲动,持有期限可能不会太长。“银行理财公司可能会慢慢向基金公司演变,但还是有个过程。”
该大行理财公司产品研发部负责人还强调,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对于理财投资者来说,会提高其投资交易能力的要求,而银行理财投资者客群传统习惯于被动持有理财产品来获取绝对收益,投资习惯和每日开放型产品对客群的要求相对不符。“如何做好二者平衡是一个难题。”
对于上述难题,民生理财相关投资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系列理财产品(民生理财荣竹混合灵活申赎系列)投资策略目标是力争净值曲线平稳向上,“当然这不同于股票或者基金产品的曲线,波动性会很大,择时错误就会被套,这个理财产品的净值曲线斜率相对较平稳,不会很陡峭。”
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在市场波动加大时可能还会发生大额赎回的情况,为避免巨额赎回,民生理财理财产品说明书通常会明确,在产品存续期内的任一开放日,若该理财产品的有效赎回申请份额总数扣除有效申购申请份额总数超过该理财产品上一开放日总份额的10%,管理人可以根据理财产品当时的资产组合状况决定全额赎回、部分延期办理赎回、暂停接受赎回申请或延缓支付赎回款项。
此外,该系列产品根据份额持有期限设置了赎回费用,以在大幅赎回发生时保护存量投资者利益,同时鼓励投资者持有较长期限,不过于频繁的交易。份额持有期限180天(含)以上时,不收取赎回费。赎回费用由投资者承担并于赎回份额时支付。
(作者:李愿,唐婧 编辑:周鹏峰)
四家合资理财公司管理规模约760亿元,投资风格差异大
转自:券中社证券时报券中社讯,四家合资理财公司近日披露的2022年末存续规模合计约760亿元,其中汇华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的管理规模分别为509.67亿元、180.82亿元和67.4亿元,去年中开业的高盛工银理财存续余额约1.51亿元。0000理财行业头部座次洗牌,股份行理财公司包揽前三名
独家|理财行业头部座次洗牌,股份行理财公司包揽前三名转自:券中社证券时报券中社讯,今日,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并汇总了六大国有行理财公司,以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信银、浦银共12家理财公司(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的一季度末存续余额数据:截至今年3月末,上述公司的管理规模为16.0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同口径的17.92亿元减少了1.9万亿元。0000部分贷款利率低于理财利率 银行消费贷到底在“卷”什么?
中新经纬4月28日电(魏薇实习生周月池)“您的7.8折闪电贷利率折扣券即将到期,请及时使用。”在北京西城区工作的赵女士收到了一家银行手机APP发来的通知,使用优惠后,闪电贷的年利率(单利)在4.05%。“这不是最低的,中国银行给我的利率是3.9%、建设银行3.85%,还有一家银行3.65%。”临近五一,赵女士被各种银行的消费贷产品信息“轰炸”,难免有些动心。诺哈网2023-05-25 17:05:310000网友买卖银行贷款利率优惠券,“薅羊毛”也“违法”
华夏时报记者付乐冉学东北京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银行纷纷下调消费贷利率,推出优惠券,而部分优惠券利率低至3.2%,为不少消费者节约了资金使用成本。然而,这些本是用户福利的活动却成为了别有用心之人“薅羊毛”的工具。近日,《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在部分社交平台,出现了消费者求购利率优惠券,还有用户转让优惠券,也有黄牛发现了“商机”,通过低吸高抛获利。0000多家银行一单难求!利率降低催生“存款特种兵” 大额存单为何持续走俏?
“去年还可以看到利率3.5%左右的大额存单,当时还觉得收益率不算高,没想到今年下降到3.1%了。”近日,一位银行客户经理感慨。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大额存单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该产品的销售却依然十分火爆。多家银行的大额存单“一单难求”,额度很快售罄,甚至出现上线几分钟就额度不足的情况。分析人士认为,伴随利率市场化,银行净息差收窄,大额存单这类对于银行来说成本较高的负债,是利率调降的首选。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