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42

7岁男孩一句话刺痛无数父母:孩子变成潜在的穷人,早在10岁前就有征兆

诺哈网2023-08-13 15:35:460

进化妈:当父母能够正视孩子的需求,孩子才能变得强大、丰盈、富足,在不经意间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作者:梁枝枝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这是我最近看到最让人心酸的视频。

河南焦作,一个7岁的小男孩,和妈妈逛超市的时候,想吃草莓,过称之后,妈妈看着草莓上的价钱说了句:“一盒14块8呢。”

男孩听到后,坚决要把草莓放回去。

妈妈心疼孩子太懂事,执意要把草莓放进购物车,而男孩忙着用手拒绝放进来,几次推搪之后。男孩灵机一动,推着购物车就往前跑。

嘴里喊着:“不要,太贵了,我不买不买了......”

事后,这位妈妈阐述很多时候孩子想吃什么或者想喝什么,妈妈都会唠叨一番价钱。

比如,孩子要买一瓶矿泉水,妈妈就会在旁边说:“妈妈送5个快递,才能够买一瓶矿泉水。”

久而久之,男孩对于金钱异常敏感,凡是价钱高的他都不买。

看着这个7岁男孩,为了区区14块8一盒的草莓,努力压抑内心欲望的样子,确实让人鼻子一酸。

就像评论区说的那样:被穷养的孩子,骨子里藏着自卑。

是啊。

父母因为孩子的一点点需求,就趁机说教一番。

如“妈妈不容易,妈妈要上几天班才能买这东西”诸如此类的话语。

任哪个孩子听了,都会心生愧疚,然后会拼命装出一副懂事的样子,嘴里说着我不需要。

殊不知,这样的教育,孩子表面上确实懂事了,却是以扼杀孩子一部分自我来实现的。

从此,孩子会收起自己的欲望,甚至连花钱都带有负罪感。

渐渐地,自卑,我不配、我没资格,这些词就像是一颗种子,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

确实,父母故意哭穷,是毁掉孩子一生的最快方式。

穷养出来的孩子

内心充满自卑感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的故事。

小时候,网友想要任何东西,妈妈总会责骂他,“咱家没那么好的条件”“就知道花钱的赔钱货”。

记得有次路过玩具店,他拽着妈妈的衣服,指着一个模型超人说:“妈妈,我想要。”

妈妈恶狠狠骂了句“讨债鬼”,便扔下网友自顾往前走。

任由网友在后面大哭大喊,可怜兮兮地看着这个模型超人,妈妈也不为所动。

久而久之,他克制自己的需求,变成妈妈心中懂事的孩子,可内心却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自信了。

长大后的他,会选择买便宜的衣服;上餐厅,会点最便宜的菜。

不是他抠门,而是骨子里他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

在工作中,明明是自己加班熬夜赶出来的项目,却给同事拿去领导面前邀功了,自己虽悲愤,却不敢吭一声。

对面自己喜欢的女孩,却始终不敢表白,只能默默地守护她。

总认为自己配不上她,也怕她看不上自己。

你看,穷养出来的孩子会给自己贴上“我不配,我不值得”的标签。

就这样,孩子会压抑内心的欲望和想法。

遇到不公的事不会去辩解,遇上喜欢的人或东西不会主动争取。

清华教授彭凯平一针见血指出:

“如果总是告诉孩子家里'缺’,我们没有别人好,其实是一种贫穷感的灌输。”

所谓贫穷感,就是一种穷人思维。

确实,父母刻意穷养孩子,不仅让孩子心生自卑,还会让他成为一个心穷的人。

充满匮乏感的孩子

长大后会出现报复性补偿

最近重温《人民的正义》,反贪局搜查赵德汉的那一幕让人特别震撼。

吃着炸酱面,住着老房子的处长赵德汉,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贪官,贪污的金额高达两亿三千多万。

赃款多到堆成一面墙,同时铺满整张床和塞满整个冰箱。

面对质问,他声泪俱下:“我一分钱都没花,不敢。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很多时候我看着这些钱,很满足。”

心理学有个词叫“稀缺心态”。意思是内心越缺什么,就会在乎什么。

就像曾经挨过饿的人不断囤积粮食一样,疯狂补偿着小时候欠缺的东西。

就像赵德汉最终的结果,明知犯法,亦甘愿沦为金钱的奴隶,最后断送自己的前途。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网友从小就想吃街边炸串,无奈妈妈总是拒绝她“垃圾食品,不卫生”。

出来工作后,她总是三天两头跑去街边吃炸串,三无零食一箱箱囤着吃。

二十几岁人,体重已超150斤,并患有胃病,高血脂。

父母一味拒绝孩子,殊不知,这种打着为孩子好的其名,却是给孩子心里默默种上渴望的种子。

长大后,他们会把曾经未被满足的物品,一堆堆囤着,一次次尝着,他们的内心便会留下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黑洞。

《少年派》有句台词说的极好:“小孩也需要钱压兜,身板才能直起来。”

是的,那些从小充满匮乏感的孩子,就是他们从小就没有自由分配的零花钱。

以至于长大了,他们就会出现报复性补偿行为。

养出内心富足的孩子

是为人父母最好的教育

前段时间,B站UP主何同学采访苹果CEO蒂姆·库克的视频冲上热搜。

在采访中,何同学就苹果产品体验上与库克展开深入的讨论,期间还讨论“毕业生如何找到热爱的工作”这些社会性问题。

全程纯英文的提问,互动,何同学始终淡定自信,对于库克的回答,他亦能用观众更能理解的话语解释给观众听。

很多人会问,凭什么是他?是的,凭什么这位何同学能到得到这个时代的青睐。

翻看他在B站的所有视频后才发现,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必然的结果。

每一条爆火的视频,他都需要花费至少一个半月才能完成。

从选题,构思,对科技测评的分析,每一个细节他都严格把关,以至于达不到他想要的呈现效果,得重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直到拍到满意才算完成。

如今,何同学在B站拥有将近900万粉丝,被评为2020年度最佳作品奖UP主。

谈及成功,何同学在CCTV4的报道中坦言父母是影响他最深的人。

从小,何同学就特别喜欢研究电子产品,家里的手机,平板电脑都让他刷过机,越狱,甚至还经常捣鼓里面的零件。

只要市面上出了哪款新机,父母就算是省吃俭用都会满足孩子的意愿。

很多父母认为,不仅花钱给孩子买设备,还让他随意折腾捣鼓是烧钱又不务正业的行为。

殊不知,正是父母给孩子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还允许他各种拆装捣鼓。

何同学才能在视频中游刃有余地细说电子产品的优劣之分, 平日更会制作电子设备以满足自己的拍摄需求。

网上有句话说得很好:

“那些被及时满足的孩子往往因为内心富足,所以更温和,更好协商,也更懂得感受当下的幸福。”

是的,那个被爱填满的孩子,因为相信自己能配得上一切美好。

在人生道路上他会表现得更努力,也更出色,从而在未来收获更多的鲜花和掌声。

习惯压抑自己欲望,努力装出一副很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们习惯委曲求全,宁愿自己委屈也要极力讨好别人;他们自认为不配得到美好,一生都活在匮乏感当中。

《穷人缺什么》一书中说道:

“人穷,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

穷养会放大孩子对钱的渴望,他除了会让男孩有物质上的贫瘠感,更是精神上的禁锢。

当一个孩子永远把金钱看得最重的时候,他的思想会变窄,格局会变小。

相反,那些内心富足的孩子,父母不仅满足了他的物欲,还在精神上给予他无限的支持。

可以让他有余力放眼未来,努力探索,不断地在未来人生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

所以,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

当父母能够正视孩子的需求,孩子才能变得强大、丰盈、富足,在不经意间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作者简介:梁枝枝,富书专栏作者,左手带娃,右手写作,想通过写作改变人生的全职妈妈,文章首发公众号:爸妈进化论(ID:bmjhlc),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